保养标准 单位:mm
项 目 标准值 使用极限值
张紧器臂凸出量 12 ——
发电机齿带
张紧器臂压入量(98~196N) ≤1 ——
进气 37.39 36.89
凸轮高
凸轮轴 排气 36.83 36.33
轴径 45.0
下表面平面度 0.03 0.2
表面研磨极限*气缸体与气缸盖的研磨量合计 —— * 0.2
全高 119.9-120.1
气缸盖
气缸盖螺栓长度 97.4 ≤99.4
进气 1.0 0.5
边缘厚度
排气 1.2 0.7
气门杆直径 6.0 ——
进气 0.02-0.05 0.10
气门杆与导管的径向间隙
排气 0.03-0.07 0.15
倾斜角 45°-45.5° ——
进气 112.30 111.80
气门
高度
排气 114.11 113.61
自由高 51.0 50.0
气门弹簧 工作预紧力/工作高度 公斤/mm 27.2/44.2 ——
垂直度 ≤2° ≤4°
接触带宽 0.9-1.3 ——
内径 6.0 ——
外径 11.0 ——
压入高 14.0 ——
气门导管
气门杆凸出量 49.3 49.8
侧隙 驱动齿轮 0.08-0.14 ——
机油泵
从动齿轮 0.06-0.12 ——
活塞 活塞间隙 0.02-0.04 ——
No.1 环 0.02-0.06 0.1
侧隙
No.2 环 0.02-0.06 0.1
No.1 环 0.25-0.35 0.8
No.2 环 0.40-0.55 0.8
活塞环
端隙
油环 0.10-0.40 1.0
外径 22.0 ——
活塞销 压入力 公斤 755-1750 ——
压入温度 室温 ——
曲轴 曲轴销游隙 0.02-0.05 0.1
连杆 大端侧隙 0.10-0.25 0.4
轴向间隙 0.05-0.18 0.25
主轴径 57 ——
连杆轴径 45 ——
曲轴
主轴径向间隙 0.02-0.04 0.1
上表面平面度 0.05 0.1
上表面研磨极限*气缸体与气缸盖的研磨量合计 —— * 0.2
气缸体 全高 290±0.1 ——
气缸孔内径 86.50~86.53 ——
气缸体 缸孔圆柱度 0.01 ——
发电机 转子线圈电阻 3-5 ——
发动机-一般规格 11-4
项 目 标准值 使用极限值
0.05
O.S.
11.05-11.07
0.25
O.S.
11.25-11.27
气门导管安装孔(进气门与排气门)的加大
二次加工尺寸
0.50
O.S.
11.50-11.52
0.30
O.S.
34.435-34.455
进气门座圈孔加大的二次加工尺寸
0.60
O.S.
34.735-34.755
0.30
O.S.
31.935-31.955
气缸盖
排气门座圈孔加大的二次加工尺寸
0.60
O.S.
32.235-32.255
备注
O.S.:加大直径
发动机-一般规格 11-5
拧紧力矩
拧紧部位 力 矩 (公斤米)
发电机、点火系统
交流发电机紧固螺栓
撑臂螺栓
枢轴螺母
曲轴皮带轮螺栓
火花塞
点火线圈螺栓
2.4
2.4
2.3
2.5
2.5
1.1
正时齿带
正时齿带前下盖
张紧带轮螺栓
张紧轮臂螺栓
自动张紧轮螺栓
中间带轮螺栓
张紧轮支架
正时齿带后盖
正时齿带指示器
机油泵齿带轮
曲轴齿带轮螺栓
张紧器“B”
平衡轴齿带轮
凸轮轴齿带轮螺栓
平衡轴齿带轮
1.1
4.9
2.2
2.4
3.6
4.9
1.1
0.9
5.5
12.0
1.9
4.6
9.0
4.6
燃油系统
节气门
燃油分配管组件
1.9
1.2
进气歧管
发动机吊环螺栓
发动机冷却水温感应塞
出水口管接头螺栓
进气歧管螺栓
水温传感器
1.9
3.0
2.0
2.0
3.0
排气歧管
排气歧管盖螺栓
进水口管接头螺栓
排气歧管螺母 ( M8)
排气歧管螺母 ( M10)
冷却水旁通管接头螺栓
冷却水管组件螺栓
节温器外壳螺栓
水泵螺栓
1.4
2.4
3.0
5.0
2.4
1.3
2.4
1.4
摇臂和凸轮轴
摇杆盖螺栓
摇臂和凸轮轴总成螺栓
止推盖螺钉
0.4
3.2
1.9
气缸盖和气门
气缸盖螺栓 2.0+90°+90°
前盖、机油泵
放油塞
油底壳
机油集滤器螺栓和螺母
4.5
0.7
1.9
发动机-一般规格 11-6
拧紧部位 力 矩 (公斤米)
油压开关
泄压塞
机油滤清器支架螺栓
前盖螺栓
塞
法兰螺栓
机油泵盖螺栓
机油泵盖螺钉
1.0
4.5
1.9
2.4
2.4
3.7
1.6
1.0
活塞、连杆总成
连杆螺母 2.0+90°~100°
曲轴、气缸体、飞轮和驱动板
飞轮螺栓
后盖板安装螺栓
油封盖安装螺栓
主轴承盖螺栓
13.5
1.1
1.1
2.5+90°~100°
发动机-一般规格 11-7
新的拧紧方法-螺栓塑性区域拧紧法
一种新的拧紧方法-塑性区域拧紧法被用于发动机的某些零件中。这些螺栓的拧紧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方
法。
拧紧这些螺栓时,一定要遵守文中阐明的使用极限。
·下列螺栓使用塑性区域拧紧法:
(1) 气缸盖螺栓
(2) 主轴承盖螺栓
(3) 连杆螺栓
·拧紧方法:
将各螺栓拧到规定的扭矩之后,再拧紧90~100°(气缸盖螺栓为2 个90°)。区域不同时,拧紧方
法不同。要遵守文中阐明的方法。
密封胶
使用位置 使用牌号
出水口管接头
冷却水旁通管接头
水温表单元
油压开关
油底壳
油封盖
水温传感器
MD970389 或与之相当
MD970389 或与之相当
3M ATD No.8660 或与之相当
3M ATD No.8660 或与之相当
MD970389 或与之相当
MD970389 或与之相当
3M NUT LOCKING No.4171 或与之相当
发动机-专用工具 11-8
专用工具
工具 编号 名称 用途
MB990767 曲轴皮带轮扳手
固定凸轮轴齿带轮时用
MD998719
MB990938 手柄 与MD998776 一同使用
MD990685 力矩扳手 正时齿带张紧用MD998783
MD998162 螺塞扳手 拆装前盖塞用
MD998285 曲轴前油封导管
安装曲轴前油封用
MD998375
MD998375 曲轴前油封安装器 曲轴前油封的安装
MD998713 凸轮轴油封安装器 凸轮轴油封的安装
MD998719 皮带轮固定销
凸轮轴齿带轮的固定用
MB990767
发动机-专用工具 11-9
工具 编号 名称 用途
MD998727 油底壳拆卸器 油底壳的拆卸
MD998371 平衡轴轴承拉出器 反向平衡轴前轴承的拆卸
MD998372 平衡轴轴承拉出器 反向平衡轴后轴承的拆卸
MD998772 气门弹簧压缩器 拆装气门和相关零件
MD998774 气门油封安装器 气门油封的安装
MD998776 曲轴后油封安装器
安装曲轴后油封用
MB990938
MD998778 曲轴齿带轮拉出器 曲轴齿带轮的拆卸
MD998780 活塞安装工具 拆装活塞销
MD998781 飞轮止动器 固定飞轮和驱动盘
MD998783 螺塞扳手固定器 拆装前盖螺塞时用
发动机-专用工具 11-10
工具 编号 名称 用途
MB991603 平衡轴轴承拉出器限制器
反向平衡轴后轴承拆卸与
安装导向限制,和MD998372
一起使用
MB991654 气缸盖螺栓扳手(12) 拆卸与安装气缸盖螺栓
MD998440 检漏试验器 液压挺柱的检漏试验
MD998441 液压挺柱保持器 液压挺柱的空气放出
MD998442 液压挺柱金属线 液压挺柱的空气放出
MD998443 液压挺柱保持器
拆卸与安装摇臂轴组件时
液压挺柱保持器
MD998705 平衡轴轴承安装器
反向平衡轴前后轴承的安
装
MD998785 正时齿带轮止动器 平衡轴轴齿带轮的保持
发动机-交流发电机、点火系统 11-11
交流发电机、点火系统
拆卸与安装
拆卸步骤
1. 驱动皮带
2. 水泵皮带轮
3. 动力转向泵皮带轮
4. 交流发电机支撑
5. 交流发电机
6. 曲轴皮带轮
7. 火花塞电缆
8. 火花塞
9. 点火线圈
10. 正时齿带前上盖
11. 点火线圈支架
A D
E
1
2
3
6
10
8
7
5
4
9
11
23N.m
23N.m
24N.m
11N.m
25N.m
25N.m
11N.m
发动机-正时齿带 11-12
拆卸须知
曲轴螺栓的拆卸
(1) 利用专用工具固定飞轮。
(2) 拆卸曲轴螺栓。
安装须知
曲轴螺栓的安装
(1) 利用专用工具固定飞轮。
(2) 安装曲轴螺栓。
利用挠度指示器或者张力规使驱动皮带张力调
到标准值。
标准值
新皮带⋯⋯⋯⋯⋯⋯⋯⋯⋯⋯⋯5.5-7.5mm
用过的皮带⋯⋯⋯⋯⋯⋯⋯⋯⋯7.5-8.5mm
标准值
新皮带⋯⋯⋯⋯⋯⋯⋯⋯⋯⋯⋯50-70 公斤
用过的皮带⋯⋯⋯⋯⋯⋯⋯⋯⋯35-45 公斤
A
6EN0596
100N
D
E
发动机-正时齿带 11-13
11N.m
45N.m
19N.m 88N.m
162N.m
48N.m
48N.m
24N.m
11N.m
22N.m
35N.m
54N.m
8.8N.m
11
14
15
16
18
17
13
8
20
2
12
19
3
9
10
7
6
5
4
1
正时齿带
拆卸与安装
拆卸步骤
1. 正时齿带前下盖
2. 正时齿带
3. 张紧带轮
4. 张紧臂
5. 自动张紧器
6. 中间带轮
7. 张紧带轮支架
8. 正时齿带后盖
9. 正时齿带指示器
10. 油泵齿带轮
11. 曲轴螺栓**
12. 曲轴齿带轮
13. 法兰
14. 张紧器B
15. 正时齿带B
16. 平衡轴齿带轮
17. 衬套
18. 曲轴齿带轮B
19. 凸轮轴齿带轮螺栓
20. 凸轮轴齿带轮
H
G
A
B F
C E
D
C
B
A
E
F
G
D
H
发动机-正时齿带 11-14
拆卸须知
正时齿带的拆卸
(1) 记下齿带旋转方向以期复装时无误。
注:
·齿带上粘附水或油脂会急剧减低齿带使用
寿命。所以拆卸后,应十分注意不要让水
或油脂附着和污染齿带、齿带轮、张紧器
等。不要清洗这些零件。若污染严重,须
换新件。
·若这些零件上发现水或油脂,应检查前盖
油封、凸轮轴油封以及水泵有无泄漏。
油泵齿带轮的拆卸
(1) 拆卸气缸体侧的旋塞。
(2) 插入直径8mm 的十字螺丝刀,用以固定左侧
平衡轴。
(3) 拆卸油泵齿带轮螺母。
(4) 拆卸油泵齿带轮。
曲轴螺栓的拆卸
(1) 使用专用工具,固定飞轮。
(2) 拆卸曲轴螺栓。使用专用工具支撑飞轮。
曲轴齿带轮的拆卸
(1)若因粘着不易拆卸,请使用专用工具。
正时齿带B 拆卸
(1) 记下齿带旋转方向以期复装时无误。
注:
.齿带上粘附水或油脂会急剧减低齿带使用寿
命。所以拆卸后,应十分注意不要让水或油脂附
着和污染齿带、齿带轮、张紧器等。不要清洗这
些零件。若污染严重,须换新件。
A
B
C
D
E
发动机-正时齿带 11-15
·若这些零件上发现水或油脂,应检查前盖
油封、凸轮轴油封以及水泵有无泄漏。
平衡轴齿带轮拆卸
(1) 使用如图所示工具,固定平衡轴齿带轮。
(2) 拆卸平衡轴齿带轮。
曲轴齿带轮B 拆卸
(1)若因粘着不易拆卸,请使用专用工具。
凸轮轴齿带轮螺栓的拆卸
(1) 使用专用工具,固定凸轮轴正时齿带轮。
(2) 拆卸凸轮轴齿带轮螺栓。
F
G
H
发动机-正时齿带 11-16
检查
正时齿带
仔细检查齿带各个部分,如有下述损伤时请换用
新齿带。
(1) 背面橡胶老化反光,指甲划过无痕迹,没有
弹力。
(2) 背面橡胶有裂痕
(3) 帆布有裂痕、剥痕
(4) 带齿底部有裂痕
(5) 齿带侧面有裂痕
(6) 齿带侧面异常磨损。当齿带侧面如快刀切过
一样整齐时为正常。
(7) 带齿部异常磨损。
(8) 掉齿。
自动张紧器
(1) 检查自动张紧器有无泄漏,必要时更换新
件。
(2) 检查杆端有无磨损或损伤,必要时更换新
件。
发动机-正时齿带 11-17
(3) 测量杆的突出量。若不符合标准,更换新的
自动张紧器。
标准值:12mm
(4) 用98~196N 的力将杆压下,同时测量杆的
位移量。
(5) 如果杆位移量比在(3)项测量的数值小1mm
以上,应更换自动张紧器。
标准值:≤1mm
(6) 用带有软钳口的虎钳夹紧自动张紧器。
注意:
·自动张紧器底端有螺塞突出,应在虎钳和
螺塞之间插入平垫板,防止两者的直接接
触。
(7) 旋转虎钳手柄使自动张紧器杆推入。若推入
极为容易,应换新自动张紧器。推入杆时,
应感到有些阻力。
安装须知
凸轮轴齿带轮螺栓的拧紧
(1) 使用专用工具,固定凸轮轴齿带轮。
(2) 把凸轮轴齿带轮螺栓拧紧到规定的扭矩。
衬套安装
(1)安装衬套时,将有倒角的一侧朝向油封。
6EN0161
B
A
12mm
98~196N
杆位移量
衬套 油封
平衡轴
倒角
发动机-正时齿带 11-18
平衡轴齿带轮安装
(1) 用如图所示的工具固定平衡轴齿带轮。
(2) 拧紧螺栓至规定的扭矩。
正时齿带B 安装
(1) 将曲轴齿带轮B 及平衡轴齿带轮的标记分别与
前盖上的标记对正。
(2) 在曲轴齿带轮B 及平衡轴齿带轮上安装正时齿
带B。张紧一侧不允许有松弛。
(3) 确认张紧器轮中心与螺栓中心的位置如图所
示。
(4) 在用手指对着正时齿带张紧器一侧施加力的同
时,向箭头方向移动张紧器B。此时拧紧螺栓使
张紧器B 固定。注意在拧紧螺栓时,不要让轴
与齿带轮一起转动使齿带过紧。
(5) 确认齿带轮与前盖上的标记对齐
(6) 用食指压下正时齿带B 的张紧器一侧的中央部分,
齿带压下量为5~7mm。
C
D
正时标记
(前盖) 正时标记
正时标记
齿带压下量
正时标记
张紧器“B”
张紧器轮中心
螺栓中心
发动机-正时齿带 11-19
曲轴螺栓的拧紧
(1) 使用专用工具固定飞轮。
(2) 安装曲轴螺栓。
机油泵齿带轮安装
(1) 将十字螺丝刀塞如气缸体左侧塞孔,阻止使平
衡轴转动。
(2) 安装机油泵齿带轮。
(3) 在螺母与轴承的结合面涂抹机油。
(4) 按照规定的力拧紧矩螺母。
自动张紧器的安装
(1) 若自动张紧器杆在伸出位置,应按照下述步
骤使其缩回。
(2) 用带有软钳口的虎钳夹紧自动张紧器。
注意:
·自动张紧器底端有螺塞突出,应在虎钳和
螺塞之间插入平垫板,防止两者的直接接
触。
(3) 利用虎钳慢慢地将杆推入,直到杆的孔 与
油缸的孔 对齐为止。
(4) 将钢丝(直径为1.4mm)插进对齐的孔中。
(5) 用虎钳拆卸自动张紧器。
(6) 将自动张紧器安装在前盖上,用规定力矩拧
紧螺栓。
注意:
·将钢丝留在自动张紧器中。
A
B
E
F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