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防撞箱)
(a) 禁止对车架零件进行热修理
(1) 本车架采用防锈高强度钢板。因此,如果使用乙炔喷灯
或其他加热源对车架零件进行热修理,则会改变钢板
晶体结构,从而导致钢板的强度降低。同时,用于防
止车身生锈的镀锌层也会遭到破坏。这会导致钢板表
面氧化,使其防锈性能降低。
(b) 何时更换车架零件
注意:
更换发生扭结的车架零件。
提示:
什么是扭结?
由于变形角度很大,不能通过拉或锤的方法使钢板恢复原状
的严重变形叫做扭结。
IN.indd 2 2009-12-29 15:10:08
导言IN-
(c) 禁止维修车门侧防撞梁
(1) 防撞梁设计为保持原状时可 100% 发挥其性能。
然而,如果防撞梁经过维修,其性能可能会与事故前
不同。
禁止进行维修的零件:
车门侧防撞梁
(d) 禁止维修保险杠加强件
(1) 保险杠加强件设计为保持原状时可 100% 发挥其性能。
然而,如果保险杠加强件经过维修,其性能可能会与
事故前不同。
禁止进行维修的零件:
保险杠加强件
IN.indd 3 2009-12-29 15:10:08
IN- 导言
3. 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注意事项
(a) 检查和维修高压电路的注意事项
警告:
车辆配备了在 650 V 电压下工作的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使用 HV 蓄电池,蓄电池电解液为含氢氧化钾
的强碱溶液。务必要按照本手册中的说明正确操作该系统。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伤害或电击。
(1) 技师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才能维修和检查高压系统。
(2) 所有高压线束和连接器均为橙色。HV 蓄电池和其他高压零部件均带有“高压”警告标签。不要随意触碰
这些线束或零部件。
(3) 高压电路的线束或连接器有故障时,不要尝试维修线束或连接器。更换损坏或故障高压电缆或连接器。
(4) 在检查或维修高压系统之前,务必遵守所有安全措施,例如戴好绝缘手套和拆下维修塞以防止电击。将拆
下的维修塞放在口袋中,以防止其他技师在您维修车辆时将其意外重新连接。
A142844
注意:
拆下维修塞把手后,除非修理手册规定,否则不要将电源开关置于 ON (READY) 位置,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
故障。
(5) 拆下维修塞后,要等待 10 分钟才能触碰任一高压连接器和端子。
提示:
使带转换器的逆变器总成内的高压电容器放电至少需要 10 分钟。
IN.indd 4 2009-12-29 15:10:08
导言IN-
(6) 使用绝缘手套前,务必通过执行以下程序检查其是否有破裂、磨损或其他形式的损坏。
D102843
1. 将手套侧放。
2. 向上卷开口 2 或 3 次。
3. 对折开口以将其封死。
4. 确认没有空气泄漏。
(7) 维修车辆时,不要携带自动铅笔或刻度尺之类的金属物品,以免这些物品意外掉落导致短路。
(8) 触碰裸露的高压端子前,要戴好绝缘手套并用检测仪确定该端子的电压为 0 V。
D103076
(9) 断开或露出高压连接器或端子后,要立即使用绝缘胶带
将其绝缘。
(10) 应将高压端子的螺栓和螺母紧固至规定扭矩。扭矩不足
或过大均可能导致故障。
(11) 使用“警告:高压,请勿触碰”的标牌告知其他技师正在检查和/或维修高压系统。
IN.indd 5 2009-12-29 15:10:09
IN- 导言
D102311
警告:
高电压请勿触碰。
负责人:
警告:
高电压请勿触碰。
负责人:
对 HV 系统执行作业时,对折该标牌并将其放在车顶。
IN.indd 6 2009-12-29 15:10:09
导言IN-
(12) 维修高压系统后和重新安装维修塞前,再次检查并确认没有任何零件或工具遗留在系统内、已紧固好高压
端子并正确连接了连接器。
(13) 安装混合动力系统零部件时,例如 HV 蓄电池,确保连接的所有极性正确。
(b) 车辆碰撞损坏后应采取的措施
警告:
车辆配备了在 650 V 电压下工作的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使用 HV 蓄电池,蓄电池电解液为含氢氧化钾
的强碱溶液。务必要按照本手册中的说明正确操作该系统。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伤害或电击。
(1) 事故现场应准备的物品。
● 防护服(绝缘手套、橡胶手套、护目镜和安全鞋)
● 20 L (21.1 US qts, 17.6 Imp.qts) 饱和硼酸溶液(将 800 g (1.7 lb) 硼酸粉末放在容器中用水溶解)
● 红色石蕊试纸
● ABC 灭火器(可有效扑灭油火及电火)
● 抹布或布条(用于擦除电解液)
● 绝缘胶带(用于电缆绝缘)
● 电子检测仪
(2) 在事故现场应采取的措施
警告:
不要触碰可能为高压电缆的裸露电缆。如果必须触碰电缆或不可避免意外触碰电缆,则戴好绝缘手套并使
用绝缘胶带将电缆绝缘。
● 不要触碰可能为高压电缆的裸露电缆。如果必须触碰电缆或不可避免意外触碰电缆,则戴好绝缘手套
并使用绝缘胶带将电缆绝缘。
● 如果车辆起火,则用 ABC 灭火器将火扑灭。如果试图用少量的水灭火,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会更加
危险。用大量的水灭火或等待消防队员灭火。
● 目视检查 HV 蓄电池及其临近区域是否有电解液泄漏。不要触碰任何泄漏的液体,因其可能是强碱性
电解液。
● 只有将车辆从水中拖出之后,才可以对其进行作业。
1. 检查混合动力车辆蓄电池的临近区域是否有电解液泄漏。
警告:
不要触碰任何泄漏的液体,因其可能是强碱性电解液。戴好橡胶手套和护目镜,用饱和硼酸溶液中和
泄漏的液体,然后用红色石蕊试纸测试该液体。检查并确认试纸未变成蓝色。用抹布或布条擦去中和
的液体。
2. 如果怀疑任一高压零部件和电缆损坏,则按照以下程序切断高压电路。
警告:
务必佩戴绝缘手套、护目镜,穿好安全鞋。
IN.indd 7 2009-12-29 15:10:09
IN- 导言
3. 将电源开关置于 OFF 位置。
提示:
如果不能将电源开关置于 OFF 位置,则从发动机室继电
器盒上拆下 IGCT 保险丝。确认 READY 灯熄灭。
4. 从辅助蓄电池负极端子上断开电缆。
5. 佩戴绝缘手套,然后拆下维修塞。
注意:
拆下维修塞把手后,除非修理手册规定,否则不要将电源
开关置于 ON (READY) 位置,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故障。
发动机室继电器盒
辅助蓄电池
HV 蓄电池
线束组
混合动力车辆
带马达和支架的水泵总成
带转换器的逆变器总成
带马达的压缩机总成
D103741E01
D101369E02
IGCT 保险丝
IN.indd 8 2009-12-29 15:10:10
导言IN-
(3) 移走损坏的车辆
如果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则用拖车拖走车辆。
● 一个或多个高压零部件及电缆损坏。
● 与驱动系统、传动桥或燃油系统有关的零部件损坏。
● 主警告灯点亮。
● 尝试将电源开关置于 ON (READY) 位置时,READY 灯不亮。
警告:
用拖车拖走车辆前,从辅助蓄电池的负极 (-) 端子上断开电缆并拆下维修塞。
注意:
如果 READY 灯熄灭或者在驾驶时出现异常噪声、异味或强烈振动,则执行以下程序:
1. 将车辆停放在安全位置。
2. 将换档杆移至 P 并施加驻车制动。
3. 将电源开关置于 OFF 位置并从辅助蓄电池负极 (-) 端子上断开电缆。
4. 在佩戴绝缘手套的情况下拆下维修塞。
(4) 移走损坏的车辆后需采取的措施
1. 程序
如果在路面上发现任何液体,则可能是泄漏的强碱性电解液。戴好橡胶手套和护目镜,用饱和硼酸溶
液中和泄漏的液体,然后用红色石蕊试纸测试该液体。检查并确认试纸未变成蓝色。用抹布或布条擦
去中和的液体。
(5) 应准备的物品(维修损坏的车辆时)
● 防护服(绝缘手套、橡胶手套、护目镜和安全鞋)
● 20 L (21.1 US qts, 17.6 Imp.qts) 饱和硼酸溶液(将 800 g (1.7 lb) 硼酸粉末放在容器中用水溶解)
● 红色石蕊试纸
● 抹布或布条(用于擦除电解液)
● 绝缘胶带(用于电缆绝缘)
● 电子检测仪
IN.indd 9 2009-12-29 15:10:10
IN-10 导言
(6) 维修损坏的车辆时应遵守的注意事项
警告:
务必遵照说明以确保安全。
1. 佩戴绝缘手套或橡胶手套、护目镜,穿好安全鞋。
2. 检查 HV 蓄电池及其临近区域是否有电解液泄漏。
警告:
● 不要触碰任何泄漏的液体,因其可能是强碱性电解液。戴好橡胶手套和护目镜,用饱和硼酸溶液
中和泄漏的液体,然后用红色石蕊试纸测试该液体。检查并确认试纸未变成蓝色。用抹布或布条
擦去中和的液体。
● 如果皮肤接触到电解液,则用饱和硼酸溶液或大量清水进行冲洗。如果衣物接触到电解液,则立
即将该衣物脱掉。
● 如果电解液进入眼睛,要大声呼救。 不要揉擦眼睛。 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然后去医院就医。
3. 不要触碰可能为高压电缆的裸露电缆。如果必须触碰电缆或不可避免意外触碰电缆,则遵循以下说明:
1) 佩戴绝缘手套和护目镜,2) 用电子检测仪测量电缆和车身搭铁之间的电压,和 3) 使用绝缘胶带将
电缆绝缘。
4. 如果怀疑任一高压零部件和电缆损坏,则按照以下程序切断高压电路。
警告:
不要触碰可能为高压电缆的裸露电缆。如果必须触碰电缆或不可避免意外触碰电缆,则戴好绝缘手套
并使用绝缘胶带将电缆绝缘。
D101369E02
IGCT 保险丝
5. 将电源开关置于 OFF 位置。
提示:
如果不能将电源开关置于 OFF 位置,则从发动机室继电
器盒上拆下 IGCT 保险丝。确认 READY 灯熄灭。
6. 从辅助蓄电池负极端子上断开电缆。
7. 佩戴绝缘手套,然后拆下维修塞。
注意:
拆下维修塞把手后,除非修理手册规定,否则不要将电源
开关置于 ON (READY) 位置,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故障。
IN.indd 10 2009-12-29 15:10:10
导言IN-11
(7) 报废车辆时的注意事项
1. 报废 HV 蓄电池
报废车辆时,从车辆上拆下 HV 蓄电池,并将蓄电池返回至制造商指定的地点。同时应将所有损坏的
HV 蓄电池返回至指定地点。
警告:
● 拆下 HV 蓄电池后,使其远离水。水可能会使蓄电池发热,从而导致起火。
● 如果对车辆及其 HV 蓄电池报废不当或随意丢弃,则可能会导致电击等事故。 因此,应确保通过
授权的经销商将 HV 蓄电池返回至指定的回收地点。
(8) 牵引车辆时应遵守的注意事项
1. 牵引损坏的车辆时,应使其前轮和后轮离开地面。
警告:
如果在牵引损坏的车辆时使其车轮接触地面,可能会导致马达发电。根据车辆损坏的性质,这种电流
可能会泄漏并导致起火。
(9) 在 4 个车轮着地的情况下牵引车辆
警告:
● 在 4 个车轮着地的情况下,如果需要使用绳索牵引车辆,则牵引速度不能超过 30 km/h (19 mph),
且只能牵引较短距离,然后用卡车牵引车辆。
● 将电源开关置于 ON (IG) 位置并将换档杆移至 N。
● 如果损坏的车辆在牵引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则立即停止牵引。
IN.indd 11 2009-12-29 15:10:10
IN-12 导言
(c) 牵引车辆时
(1) 使用以下方法之一牵引车辆。
(2) 如果车辆的底盘或传动系统有故障,则使用方法 1(平板卡车)。
注意:
不要使用除上述方法外的任何其他牵引方法。
条件
牵引方法
1. 平板卡车
2. 车轮举升式卡车
从前面(使用台车)
3. 车轮举升式卡车
从前面(未使用台车)
从后面
驻车制动换档杆状态
施加
施加
解除
任一
任一
P
D103443E02
IN.indd 12 2009-12-29 15:10:10
导言IN-13
(3) 如果找不到拖车,在紧急情况下可暂时使用固定至紧急拖吊环的拉索或链条牵引车辆。仅在硬化路面上尝
试此方法且以低于 30 km/h (19 mph) 的速度行驶较短距离。
驾驶员必须在车内转向和刹车。 车辆的车轮、传动系统、车桥、转向和制动系统必须状态良好。
1. 紧急牵引程序
i. 将电源开关置于 ON (IG) 位置。
ii. 踩下制动踏板,并将换档杆移至 N。
iii. 解除驻车制动。
iv. 缓慢松开制动踏板。
注意:
● 牵引车辆时应非常小心。
避免突然起动或不稳定的驾驶操作,因为这样会对紧急拖吊环和拉索或链条产生过大的拉力。
● 如果混合动力系统关闭,则制动和转向系统的动力辅助功能将不起作用,从而使转向和制动更加
困难。
● 不要将电源开关置于 OFF 位置。
如果将电源开关置于 OFF 位置,则可能导致驻车锁止接合,从而造成危险或引发事故。
D103444
(4) 下面所示的牵引方法具有危险性,并可能损坏车辆,因此
不要使用。
1. 不要在仅前轮着地的情况下进行牵引。
2. 不要采用吊起式牵引方法从车辆前部或后部进行牵
引。
注意:
如果采用这些牵引方法从车辆前部或后部进行牵引,
则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 传动系统可能会过热且损坏。
● 如果采用吊起式拖车,则可能导致车身损坏。
IN.indd 13 2009-12-29 15:10:10
IN-14 导言
4. 正确维修的注意事项
(a) 相邻零部件的拆卸
(1) 为防止车身和零件损坏,拆下相邻零部件前,必须在
车身和拆卸工具上粘贴保护胶带。
注意:
如果漆膜损坏,则确保重新喷涂。
冲孔机
新焊点位置
旧焊点位置
(b) 焊接前的防锈处理
(1) 在焊接部位的接触面上涂抹焊接底漆以防生锈。
注意:
不要在接触面以外的区域涂抹焊接底漆。
(c) 塞焊打孔
(1) 无法进行点焊的部位,可使用冲孔机或钻头打孔,以便
进行塞焊作业。
焊接部位的厚度塞焊孔的直径
小于 1.0 mm (0.04 in.) 大于 5 mm (0.20 in.)
1.0 至 1.6 mm(0.04 至 0.06 in.) 大于 6.5 mm (0.26 in.)
1.7 至 2.3 mm(0.07 至 0.09 in.) 大于 8 mm (0.31 in.)
大于 2.4 mm (0.09 in.) 大于 10 mm (0.39 in.)
(d) 焊接注意事项
(1) 焊点数量如下所示。
点焊:制造商指定焊点数的 1.3 倍
塞焊:多于制造商指定焊点数
(2) 点焊位置
尽量避免在旧焊点位置焊接。
IN.indd 14 2009-12-29 15:10:11
导言IN-15
5. 安装后的防锈处理
(a) 涂抹车身密封胶
目的:
作为防水和防锈措施,务必在车身面板接缝以及车门、发
动机罩等的卷边部位涂抹车身密封胶。
注意:
应均匀整洁地对外观品质要求高的部位涂抹车身密封胶。
胶枪
(b) 涂抹内涂层
目的:
为防止腐蚀和保护车身免受路面飞石等碰撞而损坏,务必
在所示区域充分涂抹内涂层。
(c) 涂抹车身防锈剂
目的:
为了防止难以涂漆的区域(如箱形截面车架零件的背面)
生锈。
方法:
通过零件的检修孔和/或安装孔涂抹防锈剂。
IN.in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