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易首页|  车型库|  客服列表                       

B-比亚迪-F3/F3R轿车-2016

维修资料/维修手册/电路图

维修信息


B-比亚迪-F3/F3R轿车-2016维修手册/电路图 资料刚要:
维修手册
  • F3排放系统信息
  • F3车身尺寸
  • 01 发动机(473QB、473QE系列)
    • 第一章汽油机
      • 第一节概述
        • 一、主要技术参数
        • 二、维修技术数据
        • 三、BYD473QB/QE 系列汽油机拧紧力矩表
        • 四、BYD473Q 汽油机差异件清单
      • 第二节 气缸盖
        • 一、气门间隙调节
        • 二、曲轴减振皮带轮的拆卸与安装
        • 三、正时链条的拆卸与安装
        • 四、曲轴前油封的安装
        • 五、气缸盖罩的拆卸
        • 六、气缸盖的拆卸
        • 七、凸轮轴链轮的拆卸与安装
        • 八、凸轮轴相位传感器信号板的更换(473Q 联电系统发动机)
        • 九、气缸盖翘曲检测
        • 十、摇臂总成的拆卸
        • 十一、摇臂与摇臂轴的分解与重新组装
        • 十二、摇臂与摇臂轴的检测
        • 十三、凸轮轴的拆卸
        • 十四、凸轮轴的检测
        • 十五、气门、气门弹簧及气门油封的拆卸
        • 十六、气门的检测
        • 十七、气门挺杆与气门导管间隙的检测
        • 十八、气门导管的更换
        • 十九、气门座的检修
        • 二十、气门、气门弹簧及气门油封的安装
        • 二十一、凸轮轴的安装
        • 二十二、摇臂总成的安装
        • 二十三、气缸盖的安装
        • 二十四、气缸盖罩的安装
      • 第三节缸体
        • 一、连杆和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
        • 二、曲轴主轴瓦的更换
        • 三、连杆轴瓦的更换
        • 四、油底壳的拆卸
        • 五、曲轴和活塞的拆卸
        • 六、曲轴的检测
        • 七、气缸体和活塞的检测
        • 八、活塞、活塞销和连杆的更换
        • 九、连杆螺栓的检测
        • 十、曲轴的安装
        • 十一、油底壳的安装
    • 第二章润滑系统
      • 一、机油压力开关的检测
      • 二、机油压力的测试
      • 三、发动机机油的更换
      • 四、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 五、机油滤清器连接螺管的更换
      • 六、机油泵的大修
      • 七、迷宫盖板的安装
      • 八、机油压力开关的更换
    • 第三章进气歧管和排气系统
      • 一.进气歧管的拆卸与安装
      • 二. 排气歧管的拆卸与安装
    • 第四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
      • 一、调温器的检测
      • 二、水泵的检测
      • 三、水泵的更换
      • 四、调温器的更换
    • 第五章 燃油和排放系统
  • 第一章汽油机
    • 第一节概述
      • 一、主要技术参数
      • 二、维修技术数据
      • 三、BYD473QB/QE 系列汽油机拧紧力矩表
      • 四、BYD473Q 汽油机差异件清单
    • 第二节 气缸盖
      • 一、气门间隙调节
      • 二、曲轴减振皮带轮的拆卸与安装
      • 三、正时链条的拆卸与安装
      • 四、曲轴前油封的安装
      • 五、气缸盖罩的拆卸
      • 六、气缸盖的拆卸
      • 七、凸轮轴链轮的拆卸与安装
      • 八、凸轮轴相位传感器信号板的更换(473Q 联电系统发动机)
      • 九、气缸盖翘曲检测
      • 十、摇臂总成的拆卸
      • 十一、摇臂与摇臂轴的分解与重新组装
      • 十二、摇臂与摇臂轴的检测
      • 十三、凸轮轴的拆卸
      • 十四、凸轮轴的检测
      • 十五、气门、气门弹簧及气门油封的拆卸
      • 十六、气门的检测
      • 十七、气门挺杆与气门导管间隙的检测
      • 十八、气门导管的更换
      • 十九、气门座的检修
      • 二十、气门、气门弹簧及气门油封的安装
      • 二十一、凸轮轴的安装
      • 二十二、摇臂总成的安装
      • 二十三、气缸盖的安装
      • 二十四、气缸盖罩的安装
    • 第三节缸体
      • 一、连杆和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
      • 二、曲轴主轴瓦的更换
      • 三、连杆轴瓦的更换
      • 四、油底壳的拆卸
      • 五、曲轴和活塞的拆卸
      • 六、曲轴的检测
      • 七、气缸体和活塞的检测
      • 八、活塞、活塞销和连杆的更换
      • 九、连杆螺栓的检测
      • 十、曲轴的安装
      • 十一、油底壳的安装
  • 第一节概述
    • 一、主要技术参数
    • 二、维修技术数据
    • 三、BYD473QB/QE 系列汽油机拧紧力矩表
    • 四、BYD473Q 汽油机差异件清单
  • 一、主要技术参数
  • 二、维修技术数据
  • 三、BYD473QB/QE 系列汽油机拧紧力矩表
  • 四、BYD473Q 汽油机差异件清单
  • 第二节 气缸盖
    • 一、气门间隙调节
    • 二、曲轴减振皮带轮的拆卸与安装
    • 三、正时链条的拆卸与安装
    • 四、曲轴前油封的安装
    • 五、气缸盖罩的拆卸
    • 六、气缸盖的拆卸
    • 七、凸轮轴链轮的拆卸与安装
    • 八、凸轮轴相位传感器信号板的更换(473Q 联电系统发动机)
    • 九、气缸盖翘曲检测
    • 十、摇臂总成的拆卸
    • 十一、摇臂与摇臂轴的分解与重新组装
    • 十二、摇臂与摇臂轴的检测
    • 十三、凸轮轴的拆卸
    • 十四、凸轮轴的检测
    • 十五、气门、气门弹簧及气门油封的拆卸
    • 十六、气门的检测
    • 十七、气门挺杆与气门导管间隙的检测
    • 十八、气门导管的更换
    • 十九、气门座的检修
    • 二十、气门、气门弹簧及气门油封的安装
    • 二十一、凸轮轴的安装
    • 二十二、摇臂总成的安装
    • 二十三、气缸盖的安装
    • 二十四、气缸盖罩的安装
  • 一、气门间隙调节
  • 二、曲轴减振皮带轮的拆卸与安装
  • 三、正时链条的拆卸与安装
  • 四、曲轴前油封的安装
  • 五、气缸盖罩的拆卸
  • 六、气缸盖的拆卸
  • 七、凸轮轴链轮的拆卸与安装
  • 八、凸轮轴相位传感器信号板的更换(473Q 联电系统发动机)
  • 九、气缸盖翘曲检测
  • 十、摇臂总成的拆卸
  • 十一、摇臂与摇臂轴的分解与重新组装
  • 十二、摇臂与摇臂轴的检测
  • 十三、凸轮轴的拆卸
  • 十四、凸轮轴的检测
  • 十五、气门、气门弹簧及气门油封的拆卸
  • 十六、气门的检测
  • 十七、气门挺杆与气门导管间隙的检测
  • 十八、气门导管的更换
  • 十九、气门座的检修
  • 二十、气门、气门弹簧及气门油封的安装
  • 二十一、凸轮轴的安装
  • 二十二、摇臂总成的安装
  • 二十三、气缸盖的安装
  • 二十四、气缸盖罩的安装
  • 第三节缸体
    • 一、连杆和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
    • 二、曲轴主轴瓦的更换
    • 三、连杆轴瓦的更换
    • 四、油底壳的拆卸
    • 五、曲轴和活塞的拆卸
    • 六、曲轴的检测
    • 七、气缸体和活塞的检测
    • 八、活塞、活塞销和连杆的更换
    • 九、连杆螺栓的检测
    • 十、曲轴的安装
    • 十一、油底壳的安装
  • 一、连杆和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
  • 二、曲轴主轴瓦的更换
  • 三、连杆轴瓦的更换
  • 四、油底壳的拆卸
  • 五、曲轴和活塞的拆卸
  • 六、曲轴的检测
  • 七、气缸体和活塞的检测
  • 八、活塞、活塞销和连杆的更换
  • 九、连杆螺栓的检测
  • 十、曲轴的安装
  • 十一、油底壳的安装
  • 第二章润滑系统
    • 一、机油压力开关的检测
    • 二、机油压力的测试
    • 三、发动机机油的更换
    • 四、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 五、机油滤清器连接螺管的更换
    • 六、机油泵的大修
    • 七、迷宫盖板的安装
    • 八、机油压力开关的更换
  • 一、机油压力开关的检测
  • 二、机油压力的测试
  • 三、发动机机油的更换
  • 四、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 五、机油滤清器连接螺管的更换
  • 六、机油泵的大修
  • 七、迷宫盖板的安装
  • 八、机油压力开关的更换
  • 第三章进气歧管和排气系统
    • 一.进气歧管的拆卸与安装
    • 二. 排气歧管的拆卸与安装
  • 一.进气歧管的拆卸与安装
  • 二. 排气歧管的拆卸与安装
  • 第四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
    • 一、调温器的检测
    • 二、水泵的检测
    • 三、水泵的更换
    • 四、调温器的更换
  • 一、调温器的检测
  • 二、水泵的检测
  • 三、水泵的更换
  • 四、调温器的更换
  • 第五章 燃油和排放系统
  • 02 变速器
    • 5T14
      • 第一章 变速器概述
        • 结构参数
      • 第二章 检修准则
        • 第一节 检修材料
        • 第二节 检修守则
      • 第三章 变速器的检修
        • 第一节 变速器的分解
        • 第二节 倒档轴拨叉间隙的检测
        • 第三节 换挡杆间隙的检测
        • 第四节 变速杆总成的分解与重新组装
        • 第五节 换挡拨叉间隙的检测
        • 第六节 换挡拨叉的分解和重新组装
        • 第七节 主轴总成间隙的检测
        • 第八节 主轴的分解
        • 第九节 主轴的检测
        • 第十节 主轴的重新安装
        • 第十一节 副轴总成间隙的检测
        • 第十二节 副轴的分解
        • 第十三节 副轴的检测
        • 第十四节 副轴的重新组装
        • 第十五节 同步齿套与齿毂的检测
        • 第十六节 同步环与齿轮的检测
        • 第十七节 主轴轴承与油封的更换
        • 第十八节 副轴轴承的更换
        • 第十九节 主轴啮合间隙的调整
        • 第二十节 变速器的重新组装
      • 第四章 结构参数
        • 第一节 差速器的分解
        • 第二节 齿隙的检测
        • 第三节 主减速从动齿轮的拆装
        • 第四节 差速器壳体的更换
        • 第五节 差速器油封的更换
        • 第六节 差速器调整垫片的更换
    • 6DT25
      • 第一章 变速器概述
        • 第一节 结构参数
        • 第二节 检修守则
        • 第三节 一般要求
      • 第二章 离合器
        • 第一节 拆卸离合器
        • 第二节 维修离合器的分离装置
        • 第三节 调节结合轴承一、二的位置
        • 第四节 安装双离合器
      • 第三章 操纵机构、壳体
        • 第一节 更换变速器油
        • 第二节 拆卸机械电子单元
        • 第三节 安装机械电子单元
      • 第四章 变速器齿轮及传动轴
        • 第一节 主轴一
        • 第二节 主轴二
        • 第三节 副轴一
        • 第四节 副轴二
  • 5T14
    • 第一章 变速器概述
      • 结构参数
    • 第二章 检修准则
      • 第一节 检修材料
      • 第二节 检修守则
    • 第三章 变速器的检修
      • 第一节 变速器的分解
      • 第二节 倒档轴拨叉间隙的检测
      • 第三节 换挡杆间隙的检测
      • 第四节 变速杆总成的分解与重新组装
      • 第五节 换挡拨叉间隙的检测
      • 第六节 换挡拨叉的分解和重新组装
      • 第七节 主轴总成间隙的检测
      • 第八节 主轴的分解
      • 第九节 主轴的检测
      • 第十节 主轴的重新安装
      • 第十一节 副轴总成间隙的检测
      • 第十二节 副轴的分解
      • 第十三节 副轴的检测
      • 第十四节 副轴的重新组装
      • 第十五节 同步齿套与齿毂的检测
      • 第十六节 同步环与齿轮的检测
      • 第十七节 主轴轴承与油封的更换
      • 第十八节 副轴轴承的更换
      • 第十九节 主轴啮合间隙的调整
      • 第二十节 变速器的重新组装
    • 第四章 结构参数
      • 第一节 差速器的分解
      • 第二节 齿隙的检测
      • 第三节 主减速从动齿轮的拆装
      • 第四节 差速器壳体的更换
      • 第五节 差速器油封的更换
      • 第六节 差速器调整垫片的更换
  • 第一章 变速器概述
    • 结构参数
  • 结构参数
  • 第二章 检修准则
    • 第一节 检修材料
    • 第二节 检修守则
  • 第一节 检修材料
  • 第二节 检修守则
  • 第三章 变速器的检修
    • 第一节 变速器的分解
    • 第二节 倒档轴拨叉间隙的检测
    • 第三节 换挡杆间隙的检测
    • 第四节 变速杆总成的分解与重新组装
    • 第五节 换挡拨叉间隙的检测
    • 第六节 换挡拨叉的分解和重新组装
    • 第七节 主轴总成间隙的检测
    • 第八节 主轴的分解
    • 第九节 主轴的检测
    • 第十节 主轴的重新安装
    • 第十一节 副轴总成间隙的检测
    • 第十二节 副轴的分解
    • 第十三节 副轴的检测
    • 第十四节 副轴的重新组装
    • 第十五节 同步齿套与齿毂的检测
    • 第十六节 同步环与齿轮的检测
    • 第十七节 主轴轴承与油封的更换
    • 第十八节 副轴轴承的更换
    • 第十九节 主轴啮合间隙的调整
    • 第二十节 变速器的重新组装
  • 第一节 变速器的分解
  • 第二节 倒档轴拨叉间隙的检测
  • 第三节 换挡杆间隙的检测
  • 第四节 变速杆总成的分解与重新组装
  • 第五节 换挡拨叉间隙的检测
  • 第六节 换挡拨叉的分解和重新组装
  • 第七节 主轴总成间隙的检测
  • 第八节 主轴的分解
  • 第九节 主轴的检测
  • 第十节 主轴的重新安装
  • 第十一节 副轴总成间隙的检测
  • 第十二节 副轴的分解
  • 第十三节 副轴的检测
  • 第十四节 副轴的重新组装
  • 第十五节 同步齿套与齿毂的检测
  • 第十六节 同步环与齿轮的检测
  • 第十七节 主轴轴承与油封的更换
  • 第十八节 副轴轴承的更换
  • 第十九节 主轴啮合间隙的调整
  • 第二十节 变速器的重新组装
  • 第四章 结构参数
    • 第一节 差速器的分解
    • 第二节 齿隙的检测
    • 第三节 主减速从动齿轮的拆装
    • 第四节 差速器壳体的更换
    • 第五节 差速器油封的更换
    • 第六节 差速器调整垫片的更换
  • 第一节 差速器的分解
  • 第二节 齿隙的检测
  • 第三节 主减速从动齿轮的拆装
  • 第四节 差速器壳体的更换
  • 第五节 差速器油封的更换
  • 第六节 差速器调整垫片的更换
  • 6DT25
    • 第一章 变速器概述
      • 第一节 结构参数
      • 第二节 检修守则
      • 第三节 一般要求
    • 第二章 离合器
      • 第一节 拆卸离合器
      • 第二节 维修离合器的分离装置
      • 第三节 调节结合轴承一、二的位置
      • 第四节 安装双离合器
    • 第三章 操纵机构、壳体
      • 第一节 更换变速器油
      • 第二节 拆卸机械电子单元
      • 第三节 安装机械电子单元
    • 第四章 变速器齿轮及传动轴
      • 第一节 主轴一
      • 第二节 主轴二
      • 第三节 副轴一
      • 第四节 副轴二
  • 第一章 变速器概述
    • 第一节 结构参数
    • 第二节 检修守则
    • 第三节 一般要求
  • 第一节 结构参数
  • 第二节 检修守则
  • 第三节 一般要求
  • 第二章 离合器
    • 第一节 拆卸离合器
    • 第二节 维修离合器的分离装置
    • 第三节 调节结合轴承一、二的位置
    • 第四节 安装双离合器
  • 第一节 拆卸离合器
  • 第二节 维修离合器的分离装置
  • 第三节 调节结合轴承一、二的位置
  • 第四节 安装双离合器
  • 第三章 操纵机构、壳体
    • 第一节 更换变速器油
    • 第二节 拆卸机械电子单元
    • 第三节 安装机械电子单元
  • 第一节 更换变速器油
  • 第二节 拆卸机械电子单元
  • 第三节 安装机械电子单元
  • 第四章 变速器齿轮及传动轴
    • 第一节 主轴一
    • 第二节 主轴二
    • 第三节 副轴一
    • 第四节 副轴二
  • 第一节 主轴一
  • 第二节 主轴二
  • 第三节 副轴一
  • 第四节 副轴二
  • 03 底盘
    • 底盘(发动机附件)
      • 第一节 进气系统
        • 1 进气系统->
          • 1.1 组件位置索引
          • 1.2 空气滤清器的更换
          • 1.3 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更换
          • 1.4 进气系统进气软管的拆卸与安装
          • 1.5 进气导流管的拆卸与安装
      • 第二节 排气系统
        • 2 排气系统(473 紧耦合发动机)
      • 第三节 冷却系统
        • 3 冷却系统->
          • 3.1 组件位置索引
          • 3.3 散热器的测试
          • 3.4 风扇电机的测试
          • 3.5 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
          • 3.6 电子风扇、散热器和副水箱的更换
      • 第四节 供油系统
        • 4 供油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后置碳罐)->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4 供油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前置碳罐)->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第五节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
        • 5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后置碳罐)->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5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前置碳罐)->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第六节 加速传动系统
        • 6 加速传动系统(MT)->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6.2 油门拉索的调整
          • 6.3 油门拉索的拆卸/安装
        • 6 加速传动系统(DCT)->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底盘系统
      • 第一节 悬架与车桥
        • 1.1 概述
        • 1.2.故障诊断
        • 1.3 维修作业
        • 2. 前横向稳定杆的更换
        • 3.转向节的更换
        • 4.下摆臂总成的更换
        • 5.减振器的更换
      • 第二节 转向系统
        • 2.1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
        • 2.2 转向系统维修作业
        • 2.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维修作业
        • 3.1 故障诊断
        • 3.2. 制动系统的检修
  • 底盘(发动机附件)
    • 第一节 进气系统
      • 1 进气系统
        • 1.1 组件位置索引
        • 1.2 空气滤清器的更换
        • 1.3 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更换
        • 1.4 进气系统进气软管的拆卸与安装
        • 1.5 进气导流管的拆卸与安装
    • 第二节 排气系统
      • 2 排气系统(473 紧耦合发动机)
    • 第三节 冷却系统
      • 3 冷却系统
        • 3.1 组件位置索引
        • 3.3 散热器的测试
        • 3.4 风扇电机的测试
        • 3.5 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
        • 3.6 电子风扇、散热器和副水箱的更换
    • 第四节 供油系统
      • 4 供油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后置碳罐)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4 供油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前置碳罐)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第五节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
      • 5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后置碳罐)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5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前置碳罐)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第六节 加速传动系统
      • 6 加速传动系统(MT)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6.2 油门拉索的调整
        • 6.3 油门拉索的拆卸/安装
      • 6 加速传动系统(DCT)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第一节 进气系统
    • 1 进气系统
      • 1.1 组件位置索引
      • 1.2 空气滤清器的更换
      • 1.3 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更换
      • 1.4 进气系统进气软管的拆卸与安装
      • 1.5 进气导流管的拆卸与安装
  • 1 进气系统
    • 1.1 组件位置索引
    • 1.2 空气滤清器的更换
    • 1.3 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更换
    • 1.4 进气系统进气软管的拆卸与安装
    • 1.5 进气导流管的拆卸与安装
  • 1.1 组件位置索引
  • 1.2 空气滤清器的更换
  • 1.3 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更换
  • 1.4 进气系统进气软管的拆卸与安装
  • 1.5 进气导流管的拆卸与安装
  • 第二节 排气系统
    • 2 排气系统(473 紧耦合发动机)
  • 2 排气系统(473 紧耦合发动机)
  • 第三节 冷却系统
    • 3 冷却系统
      • 3.1 组件位置索引
      • 3.3 散热器的测试
      • 3.4 风扇电机的测试
      • 3.5 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
      • 3.6 电子风扇、散热器和副水箱的更换
  • 3 冷却系统
    • 3.1 组件位置索引
    • 3.3 散热器的测试
    • 3.4 风扇电机的测试
    • 3.5 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
    • 3.6 电子风扇、散热器和副水箱的更换
  • 3.1 组件位置索引
  • 3.3 散热器的测试
  • 3.4 风扇电机的测试
  • 3.5 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
  • 3.6 电子风扇、散热器和副水箱的更换
  • 第四节 供油系统
    • 4 供油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后置碳罐)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4 供油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前置碳罐)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4 供油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后置碳罐)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4 供油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前置碳罐)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4.1 组件位置索引
  • 4.2 燃油泵电路的故障检测
  • 4.3 燃油压力的释放
  • 4.4 燃油压力测试
  • 4.5 燃油箱的排干
  • 4.6 燃油管路的检测
  • 4.7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
  • 4.8 燃油泵的更换
  • 4.9 燃油箱的更换
  • 第五节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
    • 5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后置碳罐)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5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前置碳罐)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5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后置碳罐)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5 燃油蒸发排放(EVAP)系统(473Q 发动机+小法兰油箱+前置碳罐)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5.1 组件位置索引
  • 5.2 EVAP 系统故障检修
  • 5.3 活性碳罐的更换
  • 5.4 EVAP 碳罐净化阀的更换
  • 第六节 加速传动系统
    • 6 加速传动系统(MT)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6.2 油门拉索的调整
      • 6.3 油门拉索的拆卸/安装
    • 6 加速传动系统(DCT)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6 加速传动系统(MT)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6.2 油门拉索的调整
    • 6.3 油门拉索的拆卸/安装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6.2 油门拉索的调整
  • 6.3 油门拉索的拆卸/安装
  • 6 加速传动系统(DCT)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6.1 组件位置索引
  • 底盘系统
    • 第一节 悬架与车桥
      • 1.1 概述
      • 1.2.故障诊断
      • 1.3 维修作业
      • 2. 前横向稳定杆的更换
      • 3.转向节的更换
      • 4.下摆臂总成的更换
      • 5.减振器的更换
    • 第二节 转向系统
      • 2.1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
      • 2.2 转向系统维修作业
      • 2.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维修作业
      • 3.1 故障诊断
      • 3.2. 制动系统的检修
  • 第一节 悬架与车桥
    • 1.1 概述
    • 1.2.故障诊断
    • 1.3 维修作业
    • 2. 前横向稳定杆的更换
    • 3.转向节的更换
    • 4.下摆臂总成的更换
    • 5.减振器的更换
  • 1.1 概述
  • 1.2.故障诊断
  • 1.3 维修作业
  • 2. 前横向稳定杆的更换
  • 3.转向节的更换
  • 4.下摆臂总成的更换
  • 5.减振器的更换
  • 第二节 转向系统
    • 2.1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
    • 2.2 转向系统维修作业
    • 2.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维修作业
    • 3.1 故障诊断
    • 3.2. 制动系统的检修
  • 2.1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
  • 2.2 转向系统维修作业
  • 2.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维修作业
  • 3.1 故障诊断
  • 3.2. 制动系统的检修
  • 04 车身、附件及内外饰
    • F3车型颜色信息
    • 内外饰卡扣
      • 第九节 内外饰
        • 9.1 顶棚及前舱盖隔热层部分
        • 9.2 搁物架部分
        • 9.3 前侧车门部分
        • 9.4 后围部分
        • 9.5 后侧车门护板部分
        • 9.6 侧围部分
        • 9.7 隔热垫部分
        • 9.8 地毯部分
        • 9.9 仪表板部分
        • 9.10 管梁焊接总成与仪表板下本体
        • 9.11 副仪表板本体总成部分
        • 9.12 前保险杠组件
        • 9.13 后保险杠组件
    • 车身与附件系统
      • 第一节 拉索
        • 1.1 发动机罩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
        • 1.2 油箱盖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
      • 第二节 风窗玻璃
        • 2.1 概述
        • 2.2 前风窗玻璃的拆卸
        • 2.3 前风窗玻璃的安装
        • 2.4 后风窗玻璃的拆卸
        • 2.5 后风窗玻璃的安装
      • 第三节 安全带
        • 3.1 前排安全带
        • 3.2 后排安全带
        • 3.3 安全带维修的注意事项
      • 第四节 前侧门
        • 4.1 分解图
        • 4.2 前侧门玻璃
        • 4.3 玻璃升降器
        • 4.4 前侧车门锁
        • 4.5 前侧车门总成
      • 第五节 后侧门
        • 5.1 分解图
        • 5.2 后侧门玻璃
        • 5.3 玻璃升降器
        • 5.4.后侧车门锁
      • 第六节 后背门
        • 6.1 分解图
        • 6.2 后背门玻璃
        • 6.3 后背门锁总成
        • 6.4 后背门总成
      • 第七节 座椅总成
        • 7.1 座椅的准备工作(工具)
        • 7.2 座椅的扭矩规格
        • 7.3 主驾驶总成组件和检修
        • 7.4 副驾驶总成和检修
        • 7.5 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于整体式座椅)
        • 7.6 后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F3)
        • 7.7 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F3-R)
      • 第八节 电动天窗
        • 8.1 概述
        • 8.2 电动天窗的基本结构(电动内藏式)
        • 8.3 电动天窗的工作状态
        • 8.4 电动天窗具备的功能
        • 8.5 电动天窗控制开关操作说明
        • 8.6 电动天窗的维护与保养
        • 8.7 电动天窗的检修
        • 8.8 电动天窗的拆卸与安装
        • 8.9 电动天窗故障症断解决表
        • 8.10 电动天窗电控部分检修
    • 钣金维修车体尺寸(2011款机舱)
      • 1、F3 发动机机舱结构尺寸(2011 款机舱)
        • 1.1 F3 发动机舱结构尺寸数据
      • 2.F3 行李舱结构尺寸
      • 3.车身整体框架尺寸
      • 4. 前后减振器及前后副车架安装孔位坐标
  • F3车型颜色信息
  • 内外饰卡扣
    • 第九节 内外饰
      • 9.1 顶棚及前舱盖隔热层部分
      • 9.2 搁物架部分
      • 9.3 前侧车门部分
      • 9.4 后围部分
      • 9.5 后侧车门护板部分
      • 9.6 侧围部分
      • 9.7 隔热垫部分
      • 9.8 地毯部分
      • 9.9 仪表板部分
      • 9.10 管梁焊接总成与仪表板下本体
      • 9.11 副仪表板本体总成部分
      • 9.12 前保险杠组件
      • 9.13 后保险杠组件
  • 第九节 内外饰
    • 9.1 顶棚及前舱盖隔热层部分
    • 9.2 搁物架部分
    • 9.3 前侧车门部分
    • 9.4 后围部分
    • 9.5 后侧车门护板部分
    • 9.6 侧围部分
    • 9.7 隔热垫部分
    • 9.8 地毯部分
    • 9.9 仪表板部分
    • 9.10 管梁焊接总成与仪表板下本体
    • 9.11 副仪表板本体总成部分
    • 9.12 前保险杠组件
    • 9.13 后保险杠组件
  • 9.1 顶棚及前舱盖隔热层部分
  • 9.2 搁物架部分
  • 9.3 前侧车门部分
  • 9.4 后围部分
  • 9.5 后侧车门护板部分
  • 9.6 侧围部分
  • 9.7 隔热垫部分
  • 9.8 地毯部分
  • 9.9 仪表板部分
  • 9.10 管梁焊接总成与仪表板下本体
  • 9.11 副仪表板本体总成部分
  • 9.12 前保险杠组件
  • 9.13 后保险杠组件
  • 车身与附件系统
    • 第一节 拉索
      • 1.1 发动机罩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
      • 1.2 油箱盖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
    • 第二节 风窗玻璃
      • 2.1 概述
      • 2.2 前风窗玻璃的拆卸
      • 2.3 前风窗玻璃的安装
      • 2.4 后风窗玻璃的拆卸
      • 2.5 后风窗玻璃的安装
    • 第三节 安全带
      • 3.1 前排安全带
      • 3.2 后排安全带
      • 3.3 安全带维修的注意事项
    • 第四节 前侧门
      • 4.1 分解图
      • 4.2 前侧门玻璃
      • 4.3 玻璃升降器
      • 4.4 前侧车门锁
      • 4.5 前侧车门总成
    • 第五节 后侧门
      • 5.1 分解图
      • 5.2 后侧门玻璃
      • 5.3 玻璃升降器
      • 5.4.后侧车门锁
    • 第六节 后背门
      • 6.1 分解图
      • 6.2 后背门玻璃
      • 6.3 后背门锁总成
      • 6.4 后背门总成
    • 第七节 座椅总成
      • 7.1 座椅的准备工作(工具)
      • 7.2 座椅的扭矩规格
      • 7.3 主驾驶总成组件和检修
      • 7.4 副驾驶总成和检修
      • 7.5 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于整体式座椅)
      • 7.6 后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F3)
      • 7.7 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F3-R)
    • 第八节 电动天窗
      • 8.1 概述
      • 8.2 电动天窗的基本结构(电动内藏式)
      • 8.3 电动天窗的工作状态
      • 8.4 电动天窗具备的功能
      • 8.5 电动天窗控制开关操作说明
      • 8.6 电动天窗的维护与保养
      • 8.7 电动天窗的检修
      • 8.8 电动天窗的拆卸与安装
      • 8.9 电动天窗故障症断解决表
      • 8.10 电动天窗电控部分检修
  • 第一节 拉索
    • 1.1 发动机罩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
    • 1.2 油箱盖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
  • 1.1 发动机罩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
  • 1.2 油箱盖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
  • 第二节 风窗玻璃
    • 2.1 概述
    • 2.2 前风窗玻璃的拆卸
    • 2.3 前风窗玻璃的安装
    • 2.4 后风窗玻璃的拆卸
    • 2.5 后风窗玻璃的安装
  • 2.1 概述
  • 2.2 前风窗玻璃的拆卸
  • 2.3 前风窗玻璃的安装
  • 2.4 后风窗玻璃的拆卸
  • 2.5 后风窗玻璃的安装
  • 第三节 安全带
    • 3.1 前排安全带
    • 3.2 后排安全带
    • 3.3 安全带维修的注意事项
  • 3.1 前排安全带
  • 3.2 后排安全带
  • 3.3 安全带维修的注意事项
  • 第四节 前侧门
    • 4.1 分解图
    • 4.2 前侧门玻璃
    • 4.3 玻璃升降器
    • 4.4 前侧车门锁
    • 4.5 前侧车门总成
  • 4.1 分解图
  • 4.2 前侧门玻璃
  • 4.3 玻璃升降器
  • 4.4 前侧车门锁
  • 4.5 前侧车门总成
  • 第五节 后侧门
    • 5.1 分解图
    • 5.2 后侧门玻璃
    • 5.3 玻璃升降器
    • 5.4.后侧车门锁
  • 5.1 分解图
  • 5.2 后侧门玻璃
  • 5.3 玻璃升降器
  • 5.4.后侧车门锁
  • 第六节 后背门
    • 6.1 分解图
    • 6.2 后背门玻璃
    • 6.3 后背门锁总成
    • 6.4 后背门总成
  • 6.1 分解图
  • 6.2 后背门玻璃
  • 6.3 后背门锁总成
  • 6.4 后背门总成
  • 第七节 座椅总成
    • 7.1 座椅的准备工作(工具)
    • 7.2 座椅的扭矩规格
    • 7.3 主驾驶总成组件和检修
    • 7.4 副驾驶总成和检修
    • 7.5 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于整体式座椅)
    • 7.6 后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F3)
    • 7.7 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F3-R)
  • 7.1 座椅的准备工作(工具)
  • 7.2 座椅的扭矩规格
  • 7.3 主驾驶总成组件和检修
  • 7.4 副驾驶总成和检修
  • 7.5 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于整体式座椅)
  • 7.6 后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F3)
  • 7.7 座椅总成的组件和检修(仅适用F3-R)
  • 第八节 电动天窗
    • 8.1 概述
    • 8.2 电动天窗的基本结构(电动内藏式)
    • 8.3 电动天窗的工作状态
    • 8.4 电动天窗具备的功能
    • 8.5 电动天窗控制开关操作说明
    • 8.6 电动天窗的维护与保养
    • 8.7 电动天窗的检修
    • 8.8 电动天窗的拆卸与安装
    • 8.9 电动天窗故障症断解决表
    • 8.10 电动天窗电控部分检修
  • 8.1 概述
  • 8.2 电动天窗的基本结构(电动内藏式)
  • 8.3 电动天窗的工作状态
  • 8.4 电动天窗具备的功能
  • 8.5 电动天窗控制开关操作说明
  • 8.6 电动天窗的维护与保养
  • 8.7 电动天窗的检修
  • 8.8 电动天窗的拆卸与安装
  • 8.9 电动天窗故障症断解决表
  • 8.10 电动天窗电控部分检修
  • 钣金维修车体尺寸(2011款机舱)
    • 1、F3 发动机机舱结构尺寸(2011 款机舱)
      • 1.1 F3 发动机舱结构尺寸数据
    • 2.F3 行李舱结构尺寸
    • 3.车身整体框架尺寸
    • 4. 前后减振器及前后副车架安装孔位坐标
  • 1、F3 发动机机舱结构尺寸(2011 款机舱)
    • 1.1 F3 发动机舱结构尺寸数据
  • 1.1 F3 发动机舱结构尺寸数据
  • 2.F3 行李舱结构尺寸
  • 3.车身整体框架尺寸
  • 4. 前后减振器及前后副车架安装孔位坐标
  • 05 电器系统
    • ABS-BOSCH
      • 1、注意事项
      • 2、故障诊断流程
      • 3、客户提出的故障分析表
      • 4、诊断检查
        • 4.1 初步检查
        • 4.2 就车检测
        • 4.3 利用诊断仪进行检测
      • 5、故障码表
      • 6、元件位置图
      • 7、ECU针脚定义
        • 7.1 带ECU的ABS液压调节器电路图
        • 7.2 带ECU的ABS液压调节器针脚
        • 7.3 ABS8制动管路连接图
        • 7.4 ABS8结构示意图
        • 7.5 ABS8电路原理图
      • 8、故障征兆
        • 8.1 故障征兆表
        • 8.2 间歇性故障诊断表
      • 9、故障码诊断故障码
      • 10、维修技术参数
        • 10.1 一般技术参数
        • 10.2 扭矩(单位;N)
        • 10.3 ABS 8 零件
    • ABS-Delphi
      • 第一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
      • 第二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布置图
      • 第三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端电压
      • 第四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注意事项
      • 第五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系统检查
      • 第六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诊断表
      • 第七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码和电路检查
    • SRS系统(CAN线通讯系统)
      • 系统概述
      • 安全气囊系统维修安全规则
      • 诊断流程
      • 故障码列表
      • 终端诊断
      • 全面诊断流程
      • 电源回路
      • 传感器回路
      • 驾驶员安全气囊回路
      • 前排乘员安全气囊回路
      • 专用工具
      • 拆卸与安装
      • 报废要点
    • SRS系统(K线通讯系统)
      • 第一节 安全气囊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安全气囊系统位置布置图
      • 第三节 电控系统
      • 第四节 安全气囊系统维修安全规则
      • 第五节 安全气囊系统自诊断及故障排除
      • 第六节 安全气囊系统部件检查
      • 第七节 碰撞车辆安全气囊系统的诊断
      • 第八节 安全气囊系统拆卸与安装
      • 第九节 、安全气囊模块报废要点
    • 电器系统
      • 总则电器故障检修事项
        • 一、维修前检查项目
        • 二、线束接插件的操作规范
        • 三、电器维修准备工作
        • 四、电器故障处理方法及步骤
        • 五、对带有DTC 的故障排除流程
        • 六、检查和更换保险丝
        • 七、电线束颜色
        • 八、电路图的识别
      • 第一节 组合仪表
        • 1.1、组合仪表概述(删除部分概述)
        • 1.2、组合仪表位置分布图
        • 1.3、组合仪表端电压
        • 1.4、组合仪表故障症状表
        • 1.5、组合仪表电路检查
        • 1.6、组合仪表系统部件检查
      • 第二节 电动车窗
        • 2.1、电动车窗概述
        • 2.2 电动车窗位置布置图
        • 2.3 左前门玻璃升降器开关组件端电压
        • 2.4 电动车窗故障症状表
        • 2.5 电动车窗部件检查
      • 第三节 中控门锁(机械钥匙、智能钥匙)
        • 3.1 中控门锁概述(机械钥匙)
        • 3.2 中控门锁位置布置图
        • 3.3 中控门锁端电压
        • 3.4 中控门锁故障症状表
        • 3.5 中控门锁部件检查
      • 第四节 电动外后视镜
        • 4.1、电动外后视镜概述
        • 4.2、电动外后视镜位置布置图
        • 4.3、电动外后视镜端电压
        • 4.4、电动外后视镜故障症状表
        • 4.5、电动外后视镜部件检查
      • 第五节 内后视镜
        • 5.1、内后视镜概述
        • 5.2、内后视镜位置布置图
        • 5.3、内后视镜端电压
      • 第六节 照明系统
      • 第七节 刮水和洗涤系统
      • 第八节 音响+导航系统
      • 第九节 倒车雷达系统
      • 第十节 电源及其它电器系统
      • 第十一节 智能钥匙系统
      • 第十二节 网关系统
      • 第十三节 转向轴锁
    • 空调系统
    • 起停系统维修手册
      • 第一节 、起停系统基本原理
        • 1.1、系统简介
      • 第二节 、根据故障码进行检修
        • 2.1 检修工具
        • 2.2 故障码表
        • 2.3 故障码检修
      • 第三节 、典型故障处理
    • 4G15-MT20U2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元件位置图(与MT20U 系统相同)
      •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 第四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与MT20U 系统相同)
      • 第五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表(与MT20U 系统相同)
      • 第六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诊断
      • 第七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电路检查
      • 第八节 更换ECM后的检测流程
    • 4G18三菱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元件位置图
      •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 第四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
      • 第五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 第六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电路检查
    • 473QB(473QD)M7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元件位置图
      •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 第四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
      • 第五节 电控系统故障诊断表
      • 第六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诊断
      • 第七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电路检查
    • 473QE-788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 第二章 ME788 系统介绍
      • 第三章 ME788 系统零部件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电子节气门体总成
        • 第四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五节 爆震传感器
        • 第六节 氧传感器
        • 第七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第九节 电子控制器单元
        • 第十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一节 喷油器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控制阀
        • 第十四节 燃油分配管总成
      • 第四章 ME17 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故障代码:P0107“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08“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22“电子节气门体总成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23“电子节气门体总成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0“前氧传感器信号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32“前氧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4“前氧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135“前氧传感器加热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71“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上限”
        • 故障代码:P0172“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下限”
        • 故障代码:P0201“一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2“二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3“三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4“四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30“油泵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25“爆震传感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不合理故障”
        • 故障代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4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34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43“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444“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445“碳罐控制阀驱动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80“空调冷凝器冷却风扇继电器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06“怠速转速低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7“怠速转速高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8“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09“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511“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60“系统电压信号不合理”
        • 故障代码:P0562“系统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63“系统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601“电子控制单元校验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602“电子控制单元诊断数据识别码错误”
      • 第五章 ME17 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六章 BYD-ED400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附件
        • 第一节 零部件安装力/力矩规范表格
        • 第二节 电喷系统保养规程
    • 473QE-B10U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 第一节 一般维修须知
        • 第二节 维修过程注意事项
        • 第三节 维修工具一览
        • 第四节 手册中出现的缩略词注释
      • 第二章 B10U 系统介绍
        • 第一节 系统基本原理
        • 第二节 控制信号:B10U 系统输入/输出信号
        • 第三节 系统功能介绍
        • 第四节 系统故障诊断功能介绍
        • 第五节 项目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三章 B10U 系统零部件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四节 爆震传感器
        • 第五节 氧传感器
        • 第六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七节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电子控制器单元
        • 第九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节 喷油器
        • 第十一节 电子节气门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控制阀
        • 第十四节 燃油分配管总成
      • 第四章 B10U 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故障代码:P0107“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08“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32“前氧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4“前氧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135“前氧传感器加热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71“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上限”
        • 故障代码:P0172“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下限”
        • 故障代码:P0201“一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2“二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3“三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4“四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30“油泵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25“爆震传感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不合理故障”
        • 故障代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4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34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43“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444“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445“碳罐控制阀驱动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80“空调冷凝器冷却风扇继电器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06“怠速转速低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7“怠速转速高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60“系统电压信号不合理”
        • 故障代码:P0562“系统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63“系统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601“电子控制单元校验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602“电子控制单元诊断数据识别码错误”
      • 第五章 B10U 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节 起动正常,怠速过高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六章 BYD-ED400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附件
        • 第一节 零部件安装力/力矩规范表格
        • 第二节 电喷系统保养规程
    • 473QE-MT22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 第二章 MT22.1 系统介绍
      • 第三章 MT22.1 系统零部件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 第四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五节 爆震传感器
        • 第六节 氧传感器
        • 第七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发动机控制模块(ECM)
        • 第九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节 喷油器
        • 第十一节 怠速控制阀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电磁阀
        • 第十四节 废气再循环(EGR)阀
        • 第十五节 OCV 阀组件
        • 第十六节 油轨
      • 第四章 MT22.1 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车载诊断系统
        • 影响排放故障码
        • 不影响排放故障码
        • 故障灯(MI)的熄灭
        • 故障码的清除
        • 故障码P0106: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的对应关系不合理
        • 故障码P0107: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08: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MAT)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MAT)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1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18: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2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2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31:前氧传感器(OSP1)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32:前氧传感器(OSP1)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33:前氧传感器(OSP1)响应慢
        • 故障码P0134:前氧传感器活动性不足或断路
        • 故障码P1167:前氧传感器(OSP1)在DFCO 模式下空燃比指示浓
        • 故障码P1171:前氧传感器(OSP)在PE 模式下空燃比指示稀
        • 故障码P0137:后氧传感器(OSP2)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38:后氧传感器(OSP2)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40:后氧传感器活动性不足或断路
        • 故障码P0171:燃油修正值偏稀
        • 故障码P0172:燃油修正值偏浓
        • 故障码:P0261 1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2 1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64 2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5 2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67 3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8 3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70 4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71 4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30:燃油泵继电器故障
        • 故障码P0300:失火
        • 故障码P0325:爆震控制系统故障
        • 故障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性能问题
        • 故障码P1336:曲轴位置齿讯为学习
        • 故障码P0351:1 号点火线路故障
        • 故障码P0352:2 号点火线路故障
        • 故障码P0420:催化器效率低于阀值
        • 故障码P0480:低速风扇故障
        • 故障码P0481:高速风扇故障
        • 故障码P0502:无车速信号
        • 故障码P0506:怠速控制系统故障—转速过低
        • 故障码P0507:怠速控制系统故障—转速过高
        • 故障码P0562:系统电压过高
        • CAN 信息通讯
        • 日常使用及保养
        • 维修工具
        • 典型故障及维修方法
        • 无故障码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 第五章 MT22.1 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节 起动正常,怠速过高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六章 BYD-ED400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附件
      • 附件1:德尔福电喷系统的典型数据流
      • 附件2:EOBD 系统齿讯学习程序
  • ABS-BOSCH
    • 1、注意事项
    • 2、故障诊断流程
    • 3、客户提出的故障分析表
    • 4、诊断检查
      • 4.1 初步检查
      • 4.2 就车检测
      • 4.3 利用诊断仪进行检测
    • 5、故障码表
    • 6、元件位置图
    • 7、ECU针脚定义
      • 7.1 带ECU的ABS液压调节器电路图
      • 7.2 带ECU的ABS液压调节器针脚
      • 7.3 ABS8制动管路连接图
      • 7.4 ABS8结构示意图
      • 7.5 ABS8电路原理图
    • 8、故障征兆
      • 8.1 故障征兆表
      • 8.2 间歇性故障诊断表
    • 9、故障码诊断故障码
    • 10、维修技术参数
      • 10.1 一般技术参数
      • 10.2 扭矩(单位;N)
      • 10.3 ABS 8 零件
  • 1、注意事项
  • 2、故障诊断流程
  • 3、客户提出的故障分析表
  • 4、诊断检查
    • 4.1 初步检查
    • 4.2 就车检测
    • 4.3 利用诊断仪进行检测
  • 4.1 初步检查
  • 4.2 就车检测
  • 4.3 利用诊断仪进行检测
  • 5、故障码表
  • 6、元件位置图
  • 7、ECU针脚定义
    • 7.1 带ECU的ABS液压调节器电路图
    • 7.2 带ECU的ABS液压调节器针脚
    • 7.3 ABS8制动管路连接图
    • 7.4 ABS8结构示意图
    • 7.5 ABS8电路原理图
  • 7.1 带ECU的ABS液压调节器电路图
  • 7.2 带ECU的ABS液压调节器针脚
  • 7.3 ABS8制动管路连接图
  • 7.4 ABS8结构示意图
  • 7.5 ABS8电路原理图
  • 8、故障征兆
    • 8.1 故障征兆表
    • 8.2 间歇性故障诊断表
  • 8.1 故障征兆表
  • 8.2 间歇性故障诊断表
  • 9、故障码诊断故障码
  • 10、维修技术参数
    • 10.1 一般技术参数
    • 10.2 扭矩(单位;N)
    • 10.3 ABS 8 零件
  • 10.1 一般技术参数
  • 10.2 扭矩(单位;N)
  • 10.3 ABS 8 零件
  • ABS-Delphi
    • 第一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
    • 第二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布置图
    • 第三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端电压
    • 第四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注意事项
    • 第五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系统检查
    • 第六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诊断表
    • 第七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码和电路检查
  • 第一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
  • 第二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布置图
  • 第三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端电压
  • 第四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注意事项
  • 第五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系统检查
  • 第六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诊断表
  • 第七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码和电路检查
  • SRS系统(CAN线通讯系统)
    • 系统概述
    • 安全气囊系统维修安全规则
    • 诊断流程
    • 故障码列表
    • 终端诊断
    • 全面诊断流程
    • 电源回路
    • 传感器回路
    • 驾驶员安全气囊回路
    • 前排乘员安全气囊回路
    • 专用工具
    • 拆卸与安装
    • 报废要点
  • 系统概述
  • 安全气囊系统维修安全规则
  • 诊断流程
  • 故障码列表
  • 终端诊断
  • 全面诊断流程
  • 电源回路
  • 传感器回路
  • 驾驶员安全气囊回路
  • 前排乘员安全气囊回路
  • 专用工具
  • 拆卸与安装
  • 报废要点
  • SRS系统(K线通讯系统)
    • 第一节 安全气囊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安全气囊系统位置布置图
    • 第三节 电控系统
    • 第四节 安全气囊系统维修安全规则
    • 第五节 安全气囊系统自诊断及故障排除
    • 第六节 安全气囊系统部件检查
    • 第七节 碰撞车辆安全气囊系统的诊断
    • 第八节 安全气囊系统拆卸与安装
    • 第九节 、安全气囊模块报废要点
  • 第一节 安全气囊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安全气囊系统位置布置图
  • 第三节 电控系统
  • 第四节 安全气囊系统维修安全规则
  • 第五节 安全气囊系统自诊断及故障排除
  • 第六节 安全气囊系统部件检查
  • 第七节 碰撞车辆安全气囊系统的诊断
  • 第八节 安全气囊系统拆卸与安装
  • 第九节 、安全气囊模块报废要点
  • 电器系统
    • 总则电器故障检修事项
      • 一、维修前检查项目
      • 二、线束接插件的操作规范
      • 三、电器维修准备工作
      • 四、电器故障处理方法及步骤
      • 五、对带有DTC 的故障排除流程
      • 六、检查和更换保险丝
      • 七、电线束颜色
      • 八、电路图的识别
    • 第一节 组合仪表
      • 1.1、组合仪表概述(删除部分概述)
      • 1.2、组合仪表位置分布图
      • 1.3、组合仪表端电压
      • 1.4、组合仪表故障症状表
      • 1.5、组合仪表电路检查
      • 1.6、组合仪表系统部件检查
    • 第二节 电动车窗
      • 2.1、电动车窗概述
      • 2.2 电动车窗位置布置图
      • 2.3 左前门玻璃升降器开关组件端电压
      • 2.4 电动车窗故障症状表
      • 2.5 电动车窗部件检查
    • 第三节 中控门锁(机械钥匙、智能钥匙)
      • 3.1 中控门锁概述(机械钥匙)
      • 3.2 中控门锁位置布置图
      • 3.3 中控门锁端电压
      • 3.4 中控门锁故障症状表
      • 3.5 中控门锁部件检查
    • 第四节 电动外后视镜
      • 4.1、电动外后视镜概述
      • 4.2、电动外后视镜位置布置图
      • 4.3、电动外后视镜端电压
      • 4.4、电动外后视镜故障症状表
      • 4.5、电动外后视镜部件检查
    • 第五节 内后视镜
      • 5.1、内后视镜概述
      • 5.2、内后视镜位置布置图
      • 5.3、内后视镜端电压
    • 第六节 照明系统
    • 第七节 刮水和洗涤系统
    • 第八节 音响+导航系统
    • 第九节 倒车雷达系统
    • 第十节 电源及其它电器系统
    • 第十一节 智能钥匙系统
    • 第十二节 网关系统
    • 第十三节 转向轴锁
  • 总则电器故障检修事项
    • 一、维修前检查项目
    • 二、线束接插件的操作规范
    • 三、电器维修准备工作
    • 四、电器故障处理方法及步骤
    • 五、对带有DTC 的故障排除流程
    • 六、检查和更换保险丝
    • 七、电线束颜色
    • 八、电路图的识别
  • 一、维修前检查项目
  • 二、线束接插件的操作规范
  • 三、电器维修准备工作
  • 四、电器故障处理方法及步骤
  • 五、对带有DTC 的故障排除流程
  • 六、检查和更换保险丝
  • 七、电线束颜色
  • 八、电路图的识别
  • 第一节 组合仪表
    • 1.1、组合仪表概述(删除部分概述)
    • 1.2、组合仪表位置分布图
    • 1.3、组合仪表端电压
    • 1.4、组合仪表故障症状表
    • 1.5、组合仪表电路检查
    • 1.6、组合仪表系统部件检查
  • 1.1、组合仪表概述(删除部分概述)
  • 1.2、组合仪表位置分布图
  • 1.3、组合仪表端电压
  • 1.4、组合仪表故障症状表
  • 1.5、组合仪表电路检查
  • 1.6、组合仪表系统部件检查
  • 第二节 电动车窗
    • 2.1、电动车窗概述
    • 2.2 电动车窗位置布置图
    • 2.3 左前门玻璃升降器开关组件端电压
    • 2.4 电动车窗故障症状表
    • 2.5 电动车窗部件检查
  • 2.1、电动车窗概述
  • 2.2 电动车窗位置布置图
  • 2.3 左前门玻璃升降器开关组件端电压
  • 2.4 电动车窗故障症状表
  • 2.5 电动车窗部件检查
  • 第三节 中控门锁(机械钥匙、智能钥匙)
    • 3.1 中控门锁概述(机械钥匙)
    • 3.2 中控门锁位置布置图
    • 3.3 中控门锁端电压
    • 3.4 中控门锁故障症状表
    • 3.5 中控门锁部件检查
  • 3.1 中控门锁概述(机械钥匙)
  • 3.2 中控门锁位置布置图
  • 3.3 中控门锁端电压
  • 3.4 中控门锁故障症状表
  • 3.5 中控门锁部件检查
  • 第四节 电动外后视镜
    • 4.1、电动外后视镜概述
    • 4.2、电动外后视镜位置布置图
    • 4.3、电动外后视镜端电压
    • 4.4、电动外后视镜故障症状表
    • 4.5、电动外后视镜部件检查
  • 4.1、电动外后视镜概述
  • 4.2、电动外后视镜位置布置图
  • 4.3、电动外后视镜端电压
  • 4.4、电动外后视镜故障症状表
  • 4.5、电动外后视镜部件检查
  • 第五节 内后视镜
    • 5.1、内后视镜概述
    • 5.2、内后视镜位置布置图
    • 5.3、内后视镜端电压
  • 5.1、内后视镜概述
  • 5.2、内后视镜位置布置图
  • 5.3、内后视镜端电压
  • 第六节 照明系统
  • 第七节 刮水和洗涤系统
  • 第八节 音响+导航系统
  • 第九节 倒车雷达系统
  • 第十节 电源及其它电器系统
  • 第十一节 智能钥匙系统
  • 第十二节 网关系统
  • 第十三节 转向轴锁
  • 空调系统
  • 起停系统维修手册
    • 第一节 、起停系统基本原理
      • 1.1、系统简介
    • 第二节 、根据故障码进行检修
      • 2.1 检修工具
      • 2.2 故障码表
      • 2.3 故障码检修
    • 第三节 、典型故障处理
  • 第一节 、起停系统基本原理
    • 1.1、系统简介
  • 1.1、系统简介
  • 第二节 、根据故障码进行检修
    • 2.1 检修工具
    • 2.2 故障码表
    • 2.3 故障码检修
  • 2.1 检修工具
  • 2.2 故障码表
  • 2.3 故障码检修
  • 第三节 、典型故障处理
  • 4G15-MT20U2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元件位置图(与MT20U 系统相同)
    •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 第四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与MT20U 系统相同)
    • 第五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表(与MT20U 系统相同)
    • 第六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诊断
    • 第七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电路检查
    • 第八节 更换ECM后的检测流程
  •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元件位置图(与MT20U 系统相同)
  •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 第四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与MT20U 系统相同)
  • 第五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表(与MT20U 系统相同)
  • 第六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诊断
  • 第七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电路检查
  • 第八节 更换ECM后的检测流程
  • 4G18三菱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元件位置图
    •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 第四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
    • 第五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 第六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电路检查
  •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元件位置图
  •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 第四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
  • 第五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 第六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电路检查
  • 473QB(473QD)M7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元件位置图
    •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 第四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
    • 第五节 电控系统故障诊断表
    • 第六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诊断
    • 第七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电路检查
  • 第一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 第二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元件位置图
  • 第三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端子定义
  • 第四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参数
  • 第五节 电控系统故障诊断表
  • 第六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诊断
  • 第七节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码的电路检查
  • 473QE-788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 第二章 ME788 系统介绍
    • 第三章 ME788 系统零部件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电子节气门体总成
      • 第四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五节 爆震传感器
      • 第六节 氧传感器
      • 第七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第九节 电子控制器单元
      • 第十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一节 喷油器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控制阀
      • 第十四节 燃油分配管总成
    • 第四章 ME17 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故障代码:P0107“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08“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22“电子节气门体总成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23“电子节气门体总成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0“前氧传感器信号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32“前氧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4“前氧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135“前氧传感器加热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71“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上限”
      • 故障代码:P0172“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下限”
      • 故障代码:P0201“一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2“二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3“三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4“四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30“油泵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25“爆震传感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不合理故障”
      • 故障代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4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34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43“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444“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445“碳罐控制阀驱动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80“空调冷凝器冷却风扇继电器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06“怠速转速低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7“怠速转速高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8“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09“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511“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60“系统电压信号不合理”
      • 故障代码:P0562“系统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63“系统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601“电子控制单元校验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602“电子控制单元诊断数据识别码错误”
    • 第五章 ME17 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六章 BYD-ED400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附件
      • 第一节 零部件安装力/力矩规范表格
      • 第二节 电喷系统保养规程
  •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 第二章 ME788 系统介绍
  • 第三章 ME788 系统零部件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电子节气门体总成
    • 第四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五节 爆震传感器
    • 第六节 氧传感器
    • 第七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第九节 电子控制器单元
    • 第十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一节 喷油器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控制阀
    • 第十四节 燃油分配管总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电子节气门体总成
  • 第四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五节 爆震传感器
  • 第六节 氧传感器
  • 第七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第九节 电子控制器单元
  • 第十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一节 喷油器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控制阀
  • 第十四节 燃油分配管总成
  • 第四章 ME17 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故障代码:P0107“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08“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22“电子节气门体总成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23“电子节气门体总成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0“前氧传感器信号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32“前氧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4“前氧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135“前氧传感器加热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71“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上限”
    • 故障代码:P0172“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下限”
    • 故障代码:P0201“一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2“二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3“三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4“四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30“油泵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25“爆震传感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不合理故障”
    • 故障代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4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34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43“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444“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445“碳罐控制阀驱动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80“空调冷凝器冷却风扇继电器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06“怠速转速低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7“怠速转速高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8“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09“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511“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60“系统电压信号不合理”
    • 故障代码:P0562“系统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63“系统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601“电子控制单元校验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602“电子控制单元诊断数据识别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107“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08“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22“电子节气门体总成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23“电子节气门体总成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0“前氧传感器信号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32“前氧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4“前氧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135“前氧传感器加热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71“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上限”
  • 故障代码:P0172“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下限”
  • 故障代码:P0201“一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2“二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3“三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4“四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30“油泵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25“爆震传感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不合理故障”
  • 故障代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4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34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43“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444“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445“碳罐控制阀驱动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80“空调冷凝器冷却风扇继电器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06“怠速转速低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7“怠速转速高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8“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09“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511“电子节气门体总成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60“系统电压信号不合理”
  • 故障代码:P0562“系统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63“系统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601“电子控制单元校验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602“电子控制单元诊断数据识别码错误”
  • 第五章 ME17 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六章 BYD-ED400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附件
    • 第一节 零部件安装力/力矩规范表格
    • 第二节 电喷系统保养规程
  • 第一节 零部件安装力/力矩规范表格
  • 第二节 电喷系统保养规程
  • 473QE-B10U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 第一节 一般维修须知
      • 第二节 维修过程注意事项
      • 第三节 维修工具一览
      • 第四节 手册中出现的缩略词注释
    • 第二章 B10U 系统介绍
      • 第一节 系统基本原理
      • 第二节 控制信号:B10U 系统输入/输出信号
      • 第三节 系统功能介绍
      • 第四节 系统故障诊断功能介绍
      • 第五节 项目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三章 B10U 系统零部件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四节 爆震传感器
      • 第五节 氧传感器
      • 第六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七节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电子控制器单元
      • 第九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节 喷油器
      • 第十一节 电子节气门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控制阀
      • 第十四节 燃油分配管总成
    • 第四章 B10U 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故障代码:P0107“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08“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32“前氧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4“前氧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135“前氧传感器加热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71“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上限”
      • 故障代码:P0172“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下限”
      • 故障代码:P0201“一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2“二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3“三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4“四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30“油泵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25“爆震传感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不合理故障”
      • 故障代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4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34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43“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444“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445“碳罐控制阀驱动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80“空调冷凝器冷却风扇继电器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06“怠速转速低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7“怠速转速高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60“系统电压信号不合理”
      • 故障代码:P0562“系统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63“系统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601“电子控制单元校验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602“电子控制单元诊断数据识别码错误”
    • 第五章 B10U 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节 起动正常,怠速过高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六章 BYD-ED400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附件
      • 第一节 零部件安装力/力矩规范表格
      • 第二节 电喷系统保养规程
  •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 第一节 一般维修须知
    • 第二节 维修过程注意事项
    • 第三节 维修工具一览
    • 第四节 手册中出现的缩略词注释
  • 第一节 一般维修须知
  • 第二节 维修过程注意事项
  • 第三节 维修工具一览
  • 第四节 手册中出现的缩略词注释
  • 第二章 B10U 系统介绍
    • 第一节 系统基本原理
    • 第二节 控制信号:B10U 系统输入/输出信号
    • 第三节 系统功能介绍
    • 第四节 系统故障诊断功能介绍
    • 第五节 项目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一节 系统基本原理
  • 第二节 控制信号:B10U 系统输入/输出信号
  • 第三节 系统功能介绍
  • 第四节 系统故障诊断功能介绍
  • 第五节 项目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三章 B10U 系统零部件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四节 爆震传感器
    • 第五节 氧传感器
    • 第六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七节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电子控制器单元
    • 第九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节 喷油器
    • 第十一节 电子节气门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控制阀
    • 第十四节 燃油分配管总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四节 爆震传感器
  • 第五节 氧传感器
  • 第六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七节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电子控制器单元
  • 第九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节 喷油器
  • 第十一节 电子节气门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控制阀
  • 第十四节 燃油分配管总成
  • 第四章 B10U 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故障代码:P0107“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08“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32“前氧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4“前氧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135“前氧传感器加热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71“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上限”
    • 故障代码:P0172“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下限”
    • 故障代码:P0201“一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2“二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3“三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4“四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30“油泵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25“爆震传感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不合理故障”
    • 故障代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4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34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43“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444“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445“碳罐控制阀驱动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80“空调冷凝器冷却风扇继电器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06“怠速转速低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7“怠速转速高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60“系统电压信号不合理”
    • 故障代码:P0562“系统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63“系统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601“电子控制单元校验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602“电子控制单元诊断数据识别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107“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108“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低”
  • 故障代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指示温度过高”
  • 故障代码:P0132“前氧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134“前氧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135“前氧传感器加热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171“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上限”
  • 故障代码:P0172“空燃比闭环控制自适应超下限”
  • 故障代码:P0201“一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2“二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3“三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04“四缸喷油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230“油泵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25“爆震传感器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不合理故障”
  • 故障代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故障”
  • 故障代码:P034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34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43“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444“碳罐控制阀驱动级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445“碳罐控制阀驱动控制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480“空调冷凝器冷却风扇继电器控制电路故障”
  • 故障代码:P0506“怠速转速低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07“怠速转速高于目标怠速值”
  • 故障代码:P0560“系统电压信号不合理”
  • 故障代码:P0562“系统电压过低”
  • 故障代码:P0563“系统电压过高”
  • 故障代码:P0601“电子控制单元校验码错误”
  • 故障代码:P0602“电子控制单元诊断数据识别码错误”
  • 第五章 B10U 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节 起动正常,怠速过高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节 起动正常,怠速过高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六章 BYD-ED400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附件
    • 第一节 零部件安装力/力矩规范表格
    • 第二节 电喷系统保养规程
  • 第一节 零部件安装力/力矩规范表格
  • 第二节 电喷系统保养规程
  • 473QE-MT22发动机管理系统
    •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 第二章 MT22.1 系统介绍
    • 第三章 MT22.1 系统零部件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 第四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五节 爆震传感器
      • 第六节 氧传感器
      • 第七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发动机控制模块(ECM)
      • 第九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节 喷油器
      • 第十一节 怠速控制阀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电磁阀
      • 第十四节 废气再循环(EGR)阀
      • 第十五节 OCV 阀组件
      • 第十六节 油轨
    • 第四章 MT22.1 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车载诊断系统
      • 影响排放故障码
      • 不影响排放故障码
      • 故障灯(MI)的熄灭
      • 故障码的清除
      • 故障码P0106: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的对应关系不合理
      • 故障码P0107: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08: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MAT)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MAT)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1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18: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2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2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31:前氧传感器(OSP1)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32:前氧传感器(OSP1)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33:前氧传感器(OSP1)响应慢
      • 故障码P0134:前氧传感器活动性不足或断路
      • 故障码P1167:前氧传感器(OSP1)在DFCO 模式下空燃比指示浓
      • 故障码P1171:前氧传感器(OSP)在PE 模式下空燃比指示稀
      • 故障码P0137:后氧传感器(OSP2)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38:后氧传感器(OSP2)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40:后氧传感器活动性不足或断路
      • 故障码P0171:燃油修正值偏稀
      • 故障码P0172:燃油修正值偏浓
      • 故障码:P0261 1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2 1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64 2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5 2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67 3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8 3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70 4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71 4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30:燃油泵继电器故障
      • 故障码P0300:失火
      • 故障码P0325:爆震控制系统故障
      • 故障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性能问题
      • 故障码P1336:曲轴位置齿讯为学习
      • 故障码P0351:1 号点火线路故障
      • 故障码P0352:2 号点火线路故障
      • 故障码P0420:催化器效率低于阀值
      • 故障码P0480:低速风扇故障
      • 故障码P0481:高速风扇故障
      • 故障码P0502:无车速信号
      • 故障码P0506:怠速控制系统故障—转速过低
      • 故障码P0507:怠速控制系统故障—转速过高
      • 故障码P0562:系统电压过高
      • CAN 信息通讯
      • 日常使用及保养
      • 维修工具
      • 典型故障及维修方法
      • 无故障码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 第五章 MT22.1 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节 起动正常,怠速过高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六章 BYD-ED400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附件
    • 附件1:德尔福电喷系统的典型数据流
    • 附件2:EOBD 系统齿讯学习程序
  • 第一章 电喷系统维修须知
  • 第二章 MT22.1 系统介绍
  • 第三章 MT22.1 系统零部件结构、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 第四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五节 爆震传感器
    • 第六节 氧传感器
    • 第七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发动机控制模块(ECM)
    • 第九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节 喷油器
    • 第十一节 怠速控制阀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电磁阀
    • 第十四节 废气再循环(EGR)阀
    • 第十五节 OCV 阀组件
    • 第十六节 油轨
  • 第一节 发动机管理系统元件布置介绍
  • 第二节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 第三节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 第四节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第五节 爆震传感器
  • 第六节 氧传感器
  • 第七节 曲轴位置传感器
  • 第八节 发动机控制模块(ECM)
  • 第九节 电动燃油泵
  • 第十节 喷油器
  • 第十一节 怠速控制阀
  • 第十二节 点火线圈
  • 第十三节 碳罐电磁阀
  • 第十四节 废气再循环(EGR)阀
  • 第十五节 OCV 阀组件
  • 第十六节 油轨
  • 第四章 MT22.1 系统根据故障代码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车载诊断系统
    • 影响排放故障码
    • 不影响排放故障码
    • 故障灯(MI)的熄灭
    • 故障码的清除
    • 故障码P0106: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的对应关系不合理
    • 故障码P0107: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08: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MAT)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MAT)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1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18: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2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2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31:前氧传感器(OSP1)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32:前氧传感器(OSP1)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33:前氧传感器(OSP1)响应慢
    • 故障码P0134:前氧传感器活动性不足或断路
    • 故障码P1167:前氧传感器(OSP1)在DFCO 模式下空燃比指示浓
    • 故障码P1171:前氧传感器(OSP)在PE 模式下空燃比指示稀
    • 故障码P0137:后氧传感器(OSP2)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38:后氧传感器(OSP2)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40:后氧传感器活动性不足或断路
    • 故障码P0171:燃油修正值偏稀
    • 故障码P0172:燃油修正值偏浓
    • 故障码:P0261 1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2 1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64 2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5 2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67 3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8 3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70 4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71 4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30:燃油泵继电器故障
    • 故障码P0300:失火
    • 故障码P0325:爆震控制系统故障
    • 故障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性能问题
    • 故障码P1336:曲轴位置齿讯为学习
    • 故障码P0351:1 号点火线路故障
    • 故障码P0352:2 号点火线路故障
    • 故障码P0420:催化器效率低于阀值
    • 故障码P0480:低速风扇故障
    • 故障码P0481:高速风扇故障
    • 故障码P0502:无车速信号
    • 故障码P0506:怠速控制系统故障—转速过低
    • 故障码P0507:怠速控制系统故障—转速过高
    • 故障码P0562:系统电压过高
    • CAN 信息通讯
    • 日常使用及保养
    • 维修工具
    • 典型故障及维修方法
    • 无故障码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 车载诊断系统
  • 影响排放故障码
  • 不影响排放故障码
  • 故障灯(MI)的熄灭
  • 故障码的清除
  • 故障码P0106: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的对应关系不合理
  • 故障码P0107: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08: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MAT)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MAT)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1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18: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TS)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2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2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31:前氧传感器(OSP1)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32:前氧传感器(OSP1)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33:前氧传感器(OSP1)响应慢
  • 故障码P0134:前氧传感器活动性不足或断路
  • 故障码P1167:前氧传感器(OSP1)在DFCO 模式下空燃比指示浓
  • 故障码P1171:前氧传感器(OSP)在PE 模式下空燃比指示稀
  • 故障码P0137:后氧传感器(OSP2)电路电压过低
  • 故障码P0138:后氧传感器(OSP2)电路电压过高
  • 故障码P0140:后氧传感器活动性不足或断路
  • 故障码P0171:燃油修正值偏稀
  • 故障码P0172:燃油修正值偏浓
  • 故障码:P0261 1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2 1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64 2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5 2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67 3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68 3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70 4 缸喷嘴线路低电压故障;P0271 4 缸喷嘴线路高电压故障
  • 故障码P0230:燃油泵继电器故障
  • 故障码P0300:失火
  • 故障码P0325:爆震控制系统故障
  • 故障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性能问题
  • 故障码P1336:曲轴位置齿讯为学习
  • 故障码P0351:1 号点火线路故障
  • 故障码P0352:2 号点火线路故障
  • 故障码P0420:催化器效率低于阀值
  • 故障码P0480:低速风扇故障
  • 故障码P0481:高速风扇故障
  • 故障码P0502:无车速信号
  • 故障码P0506:怠速控制系统故障—转速过低
  • 故障码P0507:怠速控制系统故障—转速过高
  • 故障码P0562:系统电压过高
  • CAN 信息通讯
  • 日常使用及保养
  • 维修工具
  • 典型故障及维修方法
  • 无故障码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 第五章 MT22.1 系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检修的诊断流程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节 起动正常,怠速过高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一节 起动时,发动机不转或转动缓慢
  • 第二节 起动时,发动机可以拖转但不能成功起动
  • 第三节 热车起动困难
  • 第四节 冷车起动困难
  • 第五节 转速正常,任何时候均起动困难
  • 第六节 起动正常,但任何时候都怠速不稳
  • 第七节 起动正常,暖机过程中怠速不稳
  • 第八节 起动正常,暖机结束后怠速不稳
  • 第九节 起动正常,部分负荷(如:开空调)时怠速不稳或熄火
  • 第十节 起动正常,怠速过高
  • 第十一节 加速时转速上不去或熄火
  • 第十二节 加速时反应慢
  • 第十三节 加速时无力,性能差
  • 第六章 BYD-ED400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说明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一节 使用BYD-ED400 进行汽车诊断前的准备
  • 第二节 键盘操作说明
  • 第三节 功能介绍
  • 第四节 诊断仪的维护、保养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第七章 附件
  • 附件1:德尔福电喷系统的典型数据流
  • 附件2:EOBD 系统齿讯学习程序
线路图
  • 第一节 继电器、保险丝位置分布图
  • 第二节 电路布置图
    • 电路布置图1-F3 全车
    • 电路布置图2-F3-R 全车
    • 电路布置图3-发动机线束
    • 电路布置图3-2-发动机线束(适用于AT 车型)
    • 电路布置图3-3-发动机线束(适用于473QE-DCT 车型)
    • 电路布置图3-4-发动机线束(适用于4G18-CNG 车型)
    • 电路布置图3-5-发动机线束(适用于473QD-CNG 车型)
    • 电路布置图3-6-发动机线束(起停)
    • 电路布置图4-1-前舱线束(适用于F3 系列车型-EPS-BOSCH ABS)
    • 电路布置图4-2-前舱线束
    • 电路布置图4-3-前舱线束(起停)
    • 电路布置图5-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 经济、舒适型)
    • 电路布置图6-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R 休闲型、活力型)
    • 电路布置图7-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 尊贵、旗舰型)
    • 电路布置图8-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R 时尚型)
    • 电路布置图8-1-仪表板线束(适用于AT 型)
    • 电路布置图8-2-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R 舒适型+EPS)
    • 电路布置图8-3-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 无钥匙车型)
    • 电路布置图8-4-仪表板线束(起停)
    • 电路布置图9-1-地板线束(适用于F3)
    • 电路布置图10-地板线束(适用于F3-R)
    • 电路布置图11-顶棚线束
    • 电路布置图12-1-右前门线束
    • 电路布置图12-2-右前门线束(适用于F3 无钥匙车型)
    • 电路布置图13-1-左前门线束
    • 电路布置图13-2-左前门线束(适用于F3 无钥匙车型)
    • 电路布置图14-右后门线束
    • 电路布置图15-左后门线束
    • 电路布置图16-后盖线束
    • 线束布置图17-左前磁卡探测小线
    • 线束布置图18-右前磁卡探测小线
  • 电路布置图1-F3 全车
  • 电路布置图2-F3-R 全车
  • 电路布置图3-发动机线束
  • 电路布置图3-2-发动机线束(适用于AT 车型)
  • 电路布置图3-3-发动机线束(适用于473QE-DCT 车型)
  • 电路布置图3-4-发动机线束(适用于4G18-CNG 车型)
  • 电路布置图3-5-发动机线束(适用于473QD-CNG 车型)
  • 电路布置图3-6-发动机线束(起停)
  • 电路布置图4-1-前舱线束(适用于F3 系列车型-EPS-BOSCH ABS)
  • 电路布置图4-2-前舱线束
  • 电路布置图4-3-前舱线束(起停)
  • 电路布置图5-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 经济、舒适型)
  • 电路布置图6-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R 休闲型、活力型)
  • 电路布置图7-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 尊贵、旗舰型)
  • 电路布置图8-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R 时尚型)
  • 电路布置图8-1-仪表板线束(适用于AT 型)
  • 电路布置图8-2-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R 舒适型+EPS)
  • 电路布置图8-3-仪表板线束(适用于F3 无钥匙车型)
  • 电路布置图8-4-仪表板线束(起停)
  • 电路布置图9-1-地板线束(适用于F3)
  • 电路布置图10-地板线束(适用于F3-R)
  • 电路布置图11-顶棚线束
  • 电路布置图12-1-右前门线束
  • 电路布置图12-2-右前门线束(适用于F3 无钥匙车型)
  • 电路布置图13-1-左前门线束
  • 电路布置图13-2-左前门线束(适用于F3 无钥匙车型)
  • 电路布置图14-右后门线束
  • 电路布置图15-左后门线束
  • 电路布置图16-后盖线束
  • 线束布置图17-左前磁卡探测小线
  • 线束布置图18-右前磁卡探测小线
  • 第三节 接线盒接头介绍
  • 第四节 电气接头零件号
  • 第五节 电气说明
  • 第六节 检修电路图
    • 1.1 电源、启动和点火(4G15 联电7.8)
    • 1.2 电源、启动和点火( AT 型)
    • 1.3 电源、启动和点火( 473 发动机-机械钥匙系统)
    • 1.4 电源、启动和点火( 473 发动机+EPS-机械钥匙系统)
    • 1.5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
    • 1.6 电源、启动、点火(机械钥匙)
    • 1.7 电源、启动、发电(智能钥匙)
    • 2.1 电源、充电、后除霜
    • 2.2 电源、充电、后除霜(AT 型)
    • 2.3 电源、充电、后除霜(473 发动机+EPS)
    • 3.1.1 电源、发动机控制(4G15 德尔福系统)
    • 3.1.2 电源、发动机控制(4G15 联电系统7.8)
    • 3.2 电源、发动机控制(4G18 联电系统7.9)
    • 3.3 电源、发动机控制(AT 型)
    • 3.4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B 发动机联电电喷)
    • 3.5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 发动机+EPS)
    • 3.6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E 发动机德尔福电喷-机械钥匙系统)
    • 3.7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E 发动机联电电喷-机械钥匙系统)
    • 3.8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E 发动机联电系统-无钥匙)
    • 3.9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E德尔福系统-无钥匙系统)
    • 3.10 电源、发动机控制(4G18 CNG系统)
    • 3.11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D CNG系统)
    • 3.12.1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DCT)
    • 3.12.2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DCT)
    • 3.12.3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DCT)
    • 3.12.4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DCT)
    • 3.13.1 473QE DCT 控制系统
    • 3.13.2 473QE DCT 换挡机构
    • 3.14 发动机控制473QE(德尔福起停、机械钥匙)
    • 3.15 发动机控制473QE(联电起停、机械钥匙)
    • 3.16 发动机控制473QE(德尔福起停、智能钥匙)
    • 3.17 发动机控制473QE(联电起停、智能钥匙)
    • 3.18.1 起停开关、DC 电压稳定器(机械钥匙)
    • 3.18.2 起停开关、DC 电压稳定器(智能钥匙)
    • 4 电源、大灯控制(带自动灯光)
    • 5.1 电源、大灯控制(不带自动灯光)、倒车灯
    • 5.2 组合开关、大灯(无钥匙)
    • 6 电源、小灯、后雾灯
    • 6 电源、小灯、发光LOGO(无钥匙)
    • 6 电源、雾灯(无钥匙)
    • 7 电源、背光照明
    • 8 电源、转向信号、紧急灯
    • 8 电源、转向灯(无钥匙)
    • 9 电源、制动灯、喇叭
    • 9 电源、制动灯(无钥匙)
    • 10 电源、内部灯
    • 10 电源、室内灯(无钥匙)
    • 11 电源、前雾灯、灯光告紧、钥匙告警
    • 12.1 电源、ABS(德尔福)
    • 12.2 电源、ABS(德尔福M7.8)
    • 12.3 电源、ABS(博世8)
    • 12.4 电源、ABS(万向)
    • 12.5 电源、ABS( BOSCH 9)
    • 12.6 电源、ABS(无钥匙 BOSCH 9)
    • 12.7 电源、ABS(无钥匙 京西7.8)
    • 13.1 电源、SRS(预紧式安全带)
    • 13.2 电源、SRS(无预紧式安全带)
    • 14.1 电源、前雨刮、洗涤
    • 14.2 电源、组合开关、雨刮(无钥匙)
    • 15.1 电源、门锁控制(F3)
    • 15.2 电源、门锁控制(F3-R)
    • 16 电源、防盗系统
    • 17.1 电源、外后视镜
    • 17.2 电源、后视镜、点烟器
    • 18.1 电源、电动窗
    • 18.2 电源、门窗、天窗(无钥匙)
    • 19 电源、天窗
    • 20.1 电源、点烟器、车速投影仪、内后视镜方向显示、出租车计价器、电子钟、座椅安全带(F3)
    • 20.2 电源、点烟器、车速投影仪、内后视镜方向显示、电子钟、座椅安全带(F3-R)
    • 21.1 电源、倒车雷达(F3)
    • 21.2 电源、倒车雷达(F3-R)
    • 22.1 电源、音响系统、导航系统
    • 22.2 电源、CD、收音机(无钥匙)
    • 23.1 电源、组合仪表
    • 23.4 电源、组合仪表(EPS)
    • 23.5 电源、仪表(无钥匙)
    • 24.1 电源、散热器风扇和冷凝风扇(德尔福系统)
    • 24.2 电源、散热器风扇和冷凝风扇(联电系统7.8、7.9、AT 型、473 发动机)
    • 24.3 电源、散热器风扇和冷凝风扇(473 发动机+EPS)
    • 24.4 电源、风扇(无钥匙)
    • 25.1 电源、自动空调(德尔福系统)
    • 25.2 电源、自动空调(联电系统)
    • 26.1 电源、手动空调(德尔福系统、AT)
    • 26.2 电源、手动空调(联电系统)
    • 26.3 电源、手动空调(无钥匙)
    • 27 电源、电子助力转向
    • 28.1 配电盒原理图(德尔福系统)
    • 28.2 配电盒原理图(联电系统)
    • 28.3 配电盒原理图(联电系统+EPS)
    • 29.1 接线盒原理图
    • 29.2 接线盒原理图(EPS)
    • 29.3 接线盒原理图
    • 30 电源、车身控制模块(无钥匙)
    • 31.1 电源、转向轴锁、KEYLESS模块(无钥匙)
    • 31.2 电源、转向轴锁、KEYLESS模块(无钥匙)
    • 32 电源、网关、DLC 诊断(无钥匙)
    • 33 电源、驻车辅助模块(无钥匙)
    • 34 电源、安全气囊ECU
    • 34.1 保险、继电器(机械钥匙)
    • 34.2 保险、继电器(智能钥匙)
  • 1.1 电源、启动和点火(4G15 联电7.8)
  • 1.2 电源、启动和点火( AT 型)
  • 1.3 电源、启动和点火( 473 发动机-机械钥匙系统)
  • 1.4 电源、启动和点火( 473 发动机+EPS-机械钥匙系统)
  • 1.5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
  • 1.6 电源、启动、点火(机械钥匙)
  • 1.7 电源、启动、发电(智能钥匙)
  • 2.1 电源、充电、后除霜
  • 2.2 电源、充电、后除霜(AT 型)
  • 2.3 电源、充电、后除霜(473 发动机+EPS)
  • 3.1.1 电源、发动机控制(4G15 德尔福系统)
  • 3.1.2 电源、发动机控制(4G15 联电系统7.8)
  • 3.2 电源、发动机控制(4G18 联电系统7.9)
  • 3.3 电源、发动机控制(AT 型)
  • 3.4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B 发动机联电电喷)
  • 3.5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 发动机+EPS)
  • 3.6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E 发动机德尔福电喷-机械钥匙系统)
  • 3.7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E 发动机联电电喷-机械钥匙系统)
  • 3.8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E 发动机联电系统-无钥匙)
  • 3.9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E德尔福系统-无钥匙系统)
  • 3.10 电源、发动机控制(4G18 CNG系统)
  • 3.11 电源、发动机控制(473QD CNG系统)
  • 3.12.1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DCT)
  • 3.12.2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DCT)
  • 3.12.3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DCT)
  • 3.12.4 电源、启动、发电(无钥匙系统+DCT)
  • 3.13.1 473QE DCT 控制系统
  • 3.13.2 473QE DCT 换挡机构
  • 3.14 发动机控制473QE(德尔福起停、机械钥匙)
  • 3.15 发动机控制473QE(联电起停、机械钥匙)
  • 3.16 发动机控制473QE(德尔福起停、智能钥匙)
  • 3.17 发动机控制473QE(联电起停、智能钥匙)
  • 3.18.1 起停开关、DC 电压稳定器(机械钥匙)
  • 3.18.2 起停开关、DC 电压稳定器(智能钥匙)
  • 4 电源、大灯控制(带自动灯光)
  • 5.1 电源、大灯控制(不带自动灯光)、倒车灯
  • 5.2 组合开关、大灯(无钥匙)
  • 6 电源、小灯、后雾灯
  • 6 电源、小灯、发光LOGO(无钥匙)
  • 6 电源、雾灯(无钥匙)
  • 7 电源、背光照明
  • 8 电源、转向信号、紧急灯
  • 8 电源、转向灯(无钥匙)
  • 9 电源、制动灯、喇叭
  • 9 电源、制动灯(无钥匙)
  • 10 电源、内部灯
  • 10 电源、室内灯(无钥匙)
  • 11 电源、前雾灯、灯光告紧、钥匙告警
  • 12.1 电源、ABS(德尔福)
  • 12.2 电源、ABS(德尔福M7.8)
  • 12.3 电源、ABS(博世8)
  • 12.4 电源、ABS(万向)
  • 12.5 电源、ABS( BOSCH 9)
  • 12.6 电源、ABS(无钥匙 BOSCH 9)
  • 12.7 电源、ABS(无钥匙 京西7.8)
  • 13.1 电源、SRS(预紧式安全带)
  • 13.2 电源、SRS(无预紧式安全带)
  • 14.1 电源、前雨刮、洗涤
  • 14.2 电源、组合开关、雨刮(无钥匙)
  • 15.1 电源、门锁控制(F3)
  • 15.2 电源、门锁控制(F3-R)
  • 16 电源、防盗系统
  • 17.1 电源、外后视镜
  • 17.2 电源、后视镜、点烟器
  • 18.1 电源、电动窗
  • 18.2 电源、门窗、天窗(无钥匙)
  • 19 电源、天窗
  • 20.1 电源、点烟器、车速投影仪、内后视镜方向显示、出租车计价器、电子钟、座椅安全带(F3)
  • 20.2 电源、点烟器、车速投影仪、内后视镜方向显示、电子钟、座椅安全带(F3-R)
  • 21.1 电源、倒车雷达(F3)
  • 21.2 电源、倒车雷达(F3-R)
  • 22.1 电源、音响系统、导航系统
  • 22.2 电源、CD、收音机(无钥匙)
  • 23.1 电源、组合仪表
  • 23.4 电源、组合仪表(EPS)
  • 23.5 电源、仪表(无钥匙)
  • 24.1 电源、散热器风扇和冷凝风扇(德尔福系统)
  • 24.2 电源、散热器风扇和冷凝风扇(联电系统7.8、7.9、AT 型、473 发动机)
  • 24.3 电源、散热器风扇和冷凝风扇(473 发动机+EPS)
  • 24.4 电源、风扇(无钥匙)
  • 25.1 电源、自动空调(德尔福系统)
  • 25.2 电源、自动空调(联电系统)
  • 26.1 电源、手动空调(德尔福系统、AT)
  • 26.2 电源、手动空调(联电系统)
  • 26.3 电源、手动空调(无钥匙)
  • 27 电源、电子助力转向
  • 28.1 配电盒原理图(德尔福系统)
  • 28.2 配电盒原理图(联电系统)
  • 28.3 配电盒原理图(联电系统+EPS)
  • 29.1 接线盒原理图
  • 29.2 接线盒原理图(EPS)
  • 29.3 接线盒原理图
  • 30 电源、车身控制模块(无钥匙)
  • 31.1 电源、转向轴锁、KEYLESS模块(无钥匙)
  • 31.2 电源、转向轴锁、KEYLESS模块(无钥匙)
  • 32 电源、网关、DLC 诊断(无钥匙)
  • 33 电源、驻车辅助模块(无钥匙)
  • 34 电源、安全气囊ECU
  • 34.1 保险、继电器(机械钥匙)
  • 34.2 保险、继电器(智能钥匙)

 热门车型 
 在线客服 

Copyright @ 2009 www.car3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14226号-2 增值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川B2-20190647 服务电话:028-87038205 87039205 87020205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015号 公司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经开区南二路309号 鼎峰动力港 企业办公总部基地 12栋
VHTML-2025-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