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R477F大量采用SQR480零部件,特别是缸体部分,同SQR480十分相似,故其装配技术条
件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装配差异很小。但缸盖、配气机构、进气歧管、气门室罩盖、飞轮、
油底壳等都是新开发件,其装配要求需重新定义。同时因为压缩比的提高,配气相位的变化,
对正时的调整也重新提出要求。下述“差异件部分装配技术要求”将列出这部分的装配顺序
及装配要求,发动机装配和维修须按此执行,否则可能会引起发动机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
发动机。
一 气缸盖带气门机构总成的拆卸
477系列发动机为四气门结构,每缸两
个进气门,两个排气门,其中进气门头部
的面积要大于排气门头部的面积。
1.1拆卸方法
用10#套筒扳手拆下气门室罩盖
1.2 拆正时罩盖
2.1松开和取出上正时齿轮盖总成的两个螺栓
2.2 拆下上正时齿轮盖带密封垫总成。
2.3 拆掉曲轴皮带轮松开和取下正时齿轮盖总
成的两个螺栓。
1.3、松开张紧轮,取下正时皮带。
1.4、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拆下缸盖总成,
排气门摇臂总成
1.5 分解缸盖总成
1.5.1 拆下排气门摇臂轴、摇臂。
进气门摇臂总成
1.5.2 拆下进气门摇臂轴、摇臂。
1.5.3 拆下第一轴承盖和第2~5轴承盖并按顺
序放好;
7
1.5.4 取下凸轮轴,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
检查凸轮轴轴承孔、凸轮表面有无划伤
凸轮轴盖上是否有影响性能的砂眼,裂纹等
1.5.5 检查气门导管孔、缸盖螺栓孔等处加工
毛刺是否去除干净,检查缸盖、。
1.6 气门弹簧拆卸
将拆卸气门专用工具一端压在气门弹
簧上座,一端压在气门上,使弹簧压缩,
取下气门锁块,松开专用工具,依次取
下气门弹簧上座,气门弹簧、气门。
①气门锁块
②气门弹簧上座
③气门弹簧
④气门油封
⑤气门弹簧下座
⑥进气门
⑦排气门
1.6.1 专用工具拆下气门油封
二 气缸盖、气门机构总成的安装
2.1 清洁缸盖各个油道及内腔,检查全部的油道
是否畅通,各油道接口部位应无毛刺;
2.2 将气门弹簧下座(底平面朝向缸盖)滑入
气门导管,气门弹簧下座底平面应贴在缸盖气
门弹簧下座的加工表面上;
2.3 在气门油封的唇口涂上润滑机油,将气门
油封总成装在气门导管上,用压套及手锤轻轻
敲打,将油封装到位,检查气门油封是否与气
门导管贴合到位;
2.4 将缸盖翻转一定角度,用无纺布或绸布将
进、排气门、气门座圈擦净,在气门杆部涂上 8
少量机油。然后将进气门和排气门按要求的位
置装入缸盖内。上下滑动气门,气门油封不得
移动。进气门杆部和气门导管孔的配合间隙为
+0.012~+0.043mm,排气门杆部和气门导管
孔的配合间隙为+0.032~+0.063mm;
三 气门弹簧、气门弹簧上座和气门锁块安装
将装好气门机构的缸盖卡在工作台上,将气
门锁块压装工具固定在缸盖上平面上,将气门
弹簧、气门弹簧上座依次从气门导杆中放入,
(注意:气门弹簧为变节距弹簧,必须将涂有
油漆的一端朝向气门弹簧底座。)将压头放在
上座上,压下气门弹簧,用镊子将气门锁块装
配在锁块槽内,然后松开压头,锁块卡紧气门。
然后用铜锤拍打各个进排气门杆顶部,使气门
锁夹落实,利于密封。
四 凸轮轴总成和凸轮轴轴承盖的安装
4.1 凸轮轴半圆键的安装:
凸轮轴半圆键与凸轮轴键槽在宽度方向上
为过渡配合,配合间隙为-0.051~0.004mm。
半圆键装入后检查凸出高度,半圆键的突出高
度应为1.64~2.11mm。
4.2 凸轮轴总成安装:
用绸布清洁缸盖凸轮轴孔,并涂少量发动
机机油,将装好半圆键的凸轮轴总成装配到缸
盖上的轴承座孔内。
4.3 凸轮轴轴承盖的安装:
4.3.1 清洁各凸轮轴盖孔,在第一轴承盖接合面上
涂胶密封,胶品为乐泰574,涂胶直径应小于1mm。
涂胶区域如图所示。
9
4.23.2
在凸轮轴凸轮和轴颈表面涂上少量发动机机
5
4
3
2
1
油,按顺序将第一至第五轴承盖装上。凸轮轴盖与
缸盖上定位销为间隙配合,配合间隙为+0.005~+
0.028mm。安装时使凸轮轴盖定位孔对正定位销,
轻轻按下,直至贴合。
4.3.3 用手转动凸轮轴,应转动顺畅,转动力矩小
于1Nm,否则,应拆除凸轮轴盖检查。
4.3.4 用百分表检测凸轮轴装配后的轴向间隙,前后
推动凸轮轴,轴向间隙应在+0.095~+0.153mm之间。
五 凸轮轴油封的安装
5.1. 凸轮轴轴颈与油封孔径之间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1.425~2.15mm
5.2. 油封座孔径与油封外径之间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17~0.40mm
5.3. 在油封内外刃口和凸轮轴油封轴颈上喷涂一层发动机润滑油,有零件
号的一面朝外,用专用工具把油封压入到缸盖内,压入后,油封外表面应与
缸盖上的油封座孔平齐,偏差 -0.5~0mm。 火花塞套筒
六 火花塞套筒的压装
火花塞套筒与缸盖上的火花塞套筒孔为过盈
配合,过盈量为0.067~0.101mm。在火花塞
套筒一端涂上乐泰648密封胶,用专用工具压入
底孔,直至与底孔台阶面平齐,火花塞套筒不
区分上下端。
距下端2cm左右涂一圈密封胶
七 摇臂轴带摇臂总成的安装
进气摇臂轴
排气摇臂轴
7.1 摇臂轴包括进气摇臂轴和排气摇臂轴。注意:
进、排气摇臂轴错装将导致摇臂缺油异响,甚至
损坏。进气摇臂轴上加工有四处凹槽(为避让火花
塞套筒),装配时查看摇臂轴各油孔和油槽处不
得有毛刺和飞边。摇臂轴外表应清洁无残渣异物。
10
进气左摇臂
进气右摇臂
排气摇臂
7.2 检测进、排气摇臂球头和护圈是否正常。在摇臂轴
上涂抹发动机机油,按图示将摇臂装在摇臂轴上。(装
配进、排气摇臂轴时倒角较大的一端朝向第一轴承盖,
反装将装不上)
7.3 确认凸轮轴键槽朝下,安装进气侧
摇臂轴带摇臂总成。调整各摇臂位置,
摇臂轴倒角大的端朝向第一凸轮轴承盖
进气摇臂挡套
使摇臂轴落到轴承座支架上。
7.4 检查进气侧摇臂,轴向间隙有没有卡滞和干涉。将左、右进气摇臂之间压上进气摇臂挡块。
7.5 再装排气侧摇臂轴带摇臂总成。调整各摇臂位置,使摇臂轴落在轴承座支架上。
7.6 检查各摇臂均已在安装位置。
11
7.7 安装摇臂轴螺栓:
螺栓分两次拧紧,第一次紧到15±1.5 Nm,拧紧顺序:由中间开始向两边按顺序拧紧。第二次拧紧在缸盖总成与缸体装配之后,复紧至30±1.5 Nm,拧紧顺序同上。
7.8 摇臂轴螺栓预紧后,拧紧第一轴承盖两侧螺栓(480-1007161),拧紧力矩至9.5±1Nm。
八 缸盖总成的安装:
8.1 在缸体的上平面上装有两只定位销,气缸盖定位销在缸体左侧(从前看)第2和第4螺纹孔上,为弹性定位销。定位销与气缸体的过盈量为0.053~0.203mm,定位销与缸盖的配合为过渡配合,间隙为-0.016~0.084mm。
8.2 检查气缸盖垫片,气缸垫应平整清洁,不得有磕碰和划伤,缸垫上打印零件号的一面朝上。将气
缸垫通过定位销装在气缸体平面上。
8.3 擦净缸盖燃烧室结合面,气缸体顶平面和螺纹孔,缸体螺纹孔底部应无积油,否则可能造成液压裂纹。
8.4 缸盖螺栓的安装:将缸盖螺栓垫片有倒角的一面朝上,
1
6
1
4
8
垫片较平的一面朝向缸盖,垫片装在缸盖螺栓上
后,将螺栓头部支撑面和螺纹的部位放进缸盖螺
栓孔内,预拧3~4个牙。缸盖螺栓手工拧紧分四
步完成,拧紧顺序如图示:
按顺序拧紧至力矩20~25Nm
1、按顺序拧紧至力矩40~45Nm
7
3
2
5
9
2、按拧紧顺序旋转90度
3、再次按拧紧顺序旋转90度
装配半圆胶堵前,在此区域涂密封胶
注意:当拧紧过程中出现监测参数不
合格时,按下列方法修复:缸盖上一个或
者两个不相邻的缸盖螺栓参数不合格---更
换缸盖螺栓;缸盖上两个相邻的或三个及
三个以上的缸盖螺栓参数不合格---松开所
半圆胶堵有倒角端安装时朝向缸盖内侧
有缸盖螺栓, 并更换成新的缸盖螺栓,更
换气缸垫,按手工方法重新拧紧全部缸盖螺
栓;缸盖螺栓更换后不能再次使用,应打 12
上报废标记。注:发动机维修,缸盖拆下
后,必须更换气缸垫和全部缸盖螺栓,再
按上述步骤重新装配。
九 半圆胶堵的安装 半圆胶堵 半圆胶堵限位槽
安装气门室罩盖前,将半圆胶堵安装在
气缸盖上。半圆胶堵安装前在缸盖上的图所
示区域涂直径在2~3mm的乐泰5910密封胶,
安装时将半圆胶堵限位槽对着缸盖上止口压
下即可。
十 气门室罩盖总成的安装
10.1 将气门室罩盖密封垫片装入罩盖凹槽内,
均匀用力压平。
10.2 在罩盖前端龙门处、后端半圆胶堵贴合
面位置均匀涂胶,以加强密封。胶品为乐泰59
10 ,涂胶直径3-5mm.
10.3 装气门室罩盖总成.
双手持气门室罩盖,可以用火花塞套管定
位,将罩盖扣在气缸盖上,轻轻按下。装配中
注意防止密封垫掉出,做到一次装配到位,避免
涂胶偏移。
10.4 将罩盖螺栓装到罩盖上, 螺栓使用12个Q
1460625和1个Q1460640。螺栓拧紧方法如下:
a、多轴拧紧法:13处螺栓同时拧紧到7±1 Nm.
B、单轴拧紧法: 先预紧到4±1 Nm,然后复紧
至7±1 Nm拧紧顺序按图中标示顺序
10.5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安装
将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密封圈抹一层油,带上O
13
形圈,装到气门室罩盖上,用一只内六角螺栓紧
固至8±0.5Nm。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同转速传感
器信号轮之间的间隙标准为0.8—1.0mm。
十一 曲轴正时齿轮和凸轮轴正时齿轮的安装
11.1 曲轴正时齿轮的安装
先确认缸盖总成上凸轮轴半圆键方向朝下。
将曲轴转至一缸上止点,此时曲轴半圆键在上
部,把曲轴正时齿轮垫片套入曲轴上,套入时
凸面朝前。然后将曲轴正时齿轮套入曲轴上安
装时有“FRONT”字样的朝前,齿轮上的上
止点记号朝上。
11.2 凸轮轴正时齿轮的安装
按图示方向安装凸轮轴正时齿轮,检查齿
轮上的上止点位置,应与缸盖第一轴承盖上
正时点记号对上(注:缸盖第一轴承盖上正
时记号不在正上方位置)。安装齿轮垫和螺栓,
用手拧入螺栓后然后拧紧至力矩95±5Nm。
拧紧时须锁住凸轮轴。
11.3 正时皮带和张紧轮的安装
注意:在正时皮带张紧之前不容许转动曲轴和凸
轮轴。
正时轮系安装步骤:
1. 用扳手拧紧张紧轮固定螺栓,拧紧力矩为16
~20Nm。
2. 确认曲轴置于一缸上止点,确认凸轮轴正时齿
轮上止点标记与缸盖前端面标记对中。
3.安装正时皮带,用15#开口扳手将张紧轮扳起,
把正时皮带放入张紧轮下方,缓慢松开张紧轮。
注:(该张紧轮为自动张紧)
4. 旋转曲轴两周,检查凸轮轴正时标记,曲轴正
时标记。
14
11.4 飞轮总成的安装
第一步将螺栓拧紧到60 Nm,第二步将螺栓拧紧到
105~115 Nm。飞轮螺栓拆卸后报废,不允许二次
使用。注意:飞轮定位孔与曲轴定位轴颈为间隙配
合,间隙为0.009~0.064mm,要尽量对中后轻轻
推入,不得敲击。飞轮六个螺栓孔非对称布置,飞
轮上加工有装配标记孔,在正时轮系处于一缸上止
点时,使标记孔位于上方,这时飞轮上的六个螺栓
与曲轴前端法兰的螺栓孔一一对应。
以上是SQR477F发动机主要差异件部分装配调整技术说明,其它部分用件和差异件装配同目前
SQR480装配要求和装配原理基本相同。服务站在维修时请参照前期发布的《SQR480系列发动机机
械部分的维修手册》,并结合提供的SQR477F发动机维修主要参数表、发动机常用诊断参数表、发
动机主要力矩表进行检测和检修。
十二 发动机常用诊断参数表
发动机型号
SQR477F
燃油种类
汽油
发动机形式
立式、直列四缸、水冷、四冲程、单顶置凸轮轴
排量(ml)
1497
缸径×行程(mm)
77.4×79.52
缸排列型式及缸数
L4
最大功率(Kw(ps)/rpm)
80/6000
最大扭矩(N·m/rpm)
140/4500
车身尺寸(长/宽/高)(mm)
4269/1686/1492
整备质量(kg)
1175
前/后轴荷(kg)
730/445
满载质量(kg)
1550
前/后轴荷(kg)
835/715
前/后轮距(mm)
1448/1422
前/后悬长(mm)
866/876
轴距(mm)
2527
车身结构
承载式三厢
座位数(个)
5
15
行李箱容积(L)
450
车轮型号
195/55 R15
油箱容积(L)
50
最小转弯直径(m)
10.5
接近角(°)
14.2
离去角(°)
15.3
最小离地间隙(mm)
139
排放依据标准
GB18352.3-2005 国Ⅳ
排放水平
国 四
发动机怠速转速(r/min)
800±30
发动机高怠速转速(r/min)
2000±50
发动机点火顺序
1-3-4-2
发动机容积压缩比
10.5 : 1
发动机额定功率相应转速(r/min)
6000
发动机最大扭矩(Nm)
140
润滑剂型号
夏季:SAE 10W-40(SL级及以上) 冬季:SAE 5W-40(SL级及以上)
气缸压缩压力(Bar)
70
燃油压力(bar)
4
低怠速(800±50r/min)>1.5(90°油温)
高怠速(2000r/min)
机油压力(bar)
高速(4000r/min)>3.5(100°油温)
高压管路 15(bar)
空调管路压力(bar)
低压管路2(bar)
降压阀(向外界卸压) 1.4~1.6
膨胀水壶盖(bar)
真空阀(向壶内导入大气) -0.02~–0.1
开始工作温度 87
节温器工作温度(℃)
全开温度 102
标准怠速时各缸的标准缸压值
1.0~1.4Mpa
16
十三 发动机维修主要参数表
检查项目
数值
进气凸轮升程/排气凸轮升程(mm)
5.09
凸轮轴径(mm)
2602.-0033.0-
凸轮轴
凸轮轴轴向间隙(mm)
+0.095~+0.153
下表面平面度(mm)
0.03~0.08
缸盖
全高(mm)
9
进气门
0
气门顶部边缘厚度(mm)
排气门
0
进气门
5.98±0.008
气门杆直径(mm)
排气门
5.96±0.008
进气门
2
密封带宽(mm)
排气门
2
进气门
0.012~0.043
气门杆与导管的间隙(mm)
排气门
0.032~0.063
进气门
6
倾斜
排气门
7
进气门
10
气门
高度(mm)
排气门
1
自由高
4
气门弹簧
预紧力(N)/安装高度 (mm)
260±11\41
气门导管长度(mm)
42
内径(mm)
1.05.4 (加工前)
(加工后)6015.00
外径(mm)
1104.0051.0
气门导管
压入高(mm)
12.5±
活塞
活塞裙部直径(mm)
77.345±0.02
第一道环
0.04~0.08
侧隙(mm)
第二道环
0.03~0.07
第一道环
0.2~
端口间隙(mm)
第二道环
0.4
第一道环
2.101.-003.0-
活塞环
高度(mm)
第二道环
5.101.-003.0-
17
油环
213.-002.0-
第一道环 ∕5.7002.0-
第二道环
8.6902.0-
活塞环槽
高度/深度(mm)
油环
203.001.0∕ 5.7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