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动机概述
1.1 概述
图 1-2
图 1-1
4G15S发动机为直列、水冷、四缸、四冲程、
电控燃油喷射式汽油机。采用单顶置凸轮轴
(SOHC)和16 气门结构,顶置式凸轮轴安装在
气缸盖内,它通过同步齿形带传动见图1-1、图
1-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的有三种:德尔福
MT20U/MT20U2、联合电子M7 多点顺序燃油喷射
(MPI)无分电器直接点火的电子控制系统 。
发动机为多点顺序燃油喷射,电控系统包括
检测发动机工况的传感器,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
(ECM)。根据这些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该系统,
各执行器在ECM的控制下工作。ECM具有燃油喷射
控制、怠速控制和点火正时控制等功能。并且,ECM
还带有发生故障时,故障自诊断功能。1.4 检修守则:
1) 准备好零件箱以及零件架,用来放置拆卸、分解的零部件,放置时必须有次序,
必要时做上标记,避免发生混乱、放错。
2) 检修铝合金部件时要十分小心,避免加工表面的损伤。
3) 准备好充足的辅助材料,以便在检修时随时取用。
4) 对有标准拧紧力矩要求的螺栓和其它紧固零件,按照要求数值使用专用工具拧紧。
5) 进行检修后,一次性用品应当报废,换上新零件。
6) 使用正确的拆卸工具进行拆卸与装配。
7) 工作时应参照本检修手册的内容。
8) 检修时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建议向我公司的技术服务部咨询。
1.5 检修必备的材料:
下表所列出的材料,在维修本型发动机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当随时准备,以备使用。此外,
洗涤液和润滑油也应尽量使用规定的型号。拆卸步骤: 图3-1
1-机油尺;2-机油尺导套;3- O型环;4- V带;5-水泵皮带轮;6-发电机支架;7-发电机;8-曲轴螺栓;9-曲轴
皮带轮;10-电缆线;11-点火线圈;12-火花塞;1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14-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支架;15-凸轮位
置传感器齿型板
3.3.2曲轴螺栓的拆卸
用图3-2所示的专用工具将飞轮或传动板锁定在相应的位置,然后拧松曲轴螺栓。安装操作要领:
(1)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支撑的安装
如图3-3所示,涂上3mm卷边的现场成型垫
(EIPG)。
专用密封剂:LT5699
(2)曲轴螺栓的安装
用图3-4 所示的专用工具将飞轮或传动板锁定在相
应的位置,然后拧紧曲轴螺栓。(2)凸轮轴链轮螺栓的拆卸
a.使用图3-7 所示的专用工具将凸轮轴链轮
锁定在相应的位置。
b.拧松凸轮轴链轮螺栓。
b.如图3-10 所示,将张紧器弹簧的一个伸
长端钩在正时皮带张紧器的钩形部。并将张
紧器装到机油泵壳体上。安装操作要领:
(1)凸轮轴链轮螺栓的安装
a.使用图3-8所示的专用工具将凸轮轴链轮锁定
在相应的位置。
b.拧松凸轮轴链轮到规定的力矩。
(2)凸轮轴链轮螺栓的拆卸
a.使用图3-7 所示的专用工具将凸轮轴链轮
锁定在相应的位置。
b.拧松凸轮轴链轮螺栓。
b.如图3-10 所示,将张紧器弹簧的一个伸
长端钩在正时皮带张紧器的钩形部。并将张
紧器装到机油泵壳体上。
c.夹住张紧器弹簧的另一伸长端,并如图3-11
所示将它钩到机油泵壳体凸耳上。d.以图3-11所示方向移动正时皮带涨紧器,临
时涨张紧皮带。
(3)正时皮带的安装
a.如图3-12 将凸轮轴正时记号与气缸盖的正
时记号对准。2水泵和冷却水软管
安装操作要领:
1喷油器的安装
a.将一个新的○形圈和护圈套在喷嘴上。
b.将少许发动机油涂到喷油器的○形圈上。
c.一边左右转动喷油器,一边将其装到油轨上。
d.检查喷油器转动是否灵活。
将3mm 卷边的现场成形垫片(FIPG)涂到安
装表面。
图 3-16
1-冷却水软管;2-冷却水软管;3-冷却液温度传感器;4-进水口接头;5-节温器;6-节温器壳体;7-节
温器垫片;8-进水管;9-○形圈;10-○形圈;11-水泵
安装操作要领:
(1)水泵的安装(见图3-17)安装节温器时,要使它的跳动阀处于最高位
置(见图3-18)
注 意
·切勿在○形圈上涂发动机油或其他油
类物质。
·节温器壳体后面的水管必须安装牢靠。
规定的密封胶:LT5699
(2)○形圈、进水管的安装
用新的○形圈更换进水管的○形圈,然后将水涂在
○形圈上,以便使它们很容易地嵌入到水泵和节温
器壳体内。
(3)节温器的安装
(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如果水温传感器要重新使用,则在它的螺
纹上应涂上规定的密封胶(见图3-19)。
规定密封胶:LT648
3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
拆卸与安装步骤: 见图3-20。1-发动机分总成;2-进气歧管;3-进气歧管垫片;4-组合螺栓;5-螺母;6-弹簧垫片;7-进气歧管支架;8-组合螺栓;
9-组合螺栓;10-发动机吊耳;11-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12-组合螺栓;13-组合螺栓;14-真空助力接嘴;15-组合螺栓;
16-炭罐清洗电磁阀支架;17-炭罐清洗电磁阀;18-排气歧管垫片;19-排气歧管;20-平垫片;21-螺母;22-平垫片;23-
螺母;24-氧传感器;25-排气隔热罩;26-凸缘螺栓;27-组合螺栓
图 3-21
1-进气软管;2-聚氯乙烯软管;3-机油注油口盖;4-聚氯乙烯阀(PCV 阀);5-聚氯乙烯阀垫片;6-摇臂罩;7-摇
臂罩垫片;8-油封;9-油封;10-摇臂和摇臂轴总成(进气);11-摇臂和摇臂轴总成(排气);12-摇臂A;13-摇臂
B;14-摇臂轴;15-调节螺钉;16-螺母;17-摇臂C;18-摇臂轴;19-调节螺钉;20-螺母;21-凸轮轴
4摇臂和凸轮轴
1).拆卸与安装步骤 :2).安装操作要领:
(1)调节螺钉的安装
暂时将螺钉装入摇臂。将其放入并使螺钉
的底部与摇臂的下缘齐平或者稍有突出(1mm
以下)。
(2)摇臂轴的安装
a.将倾斜面大的一侧朝向定时皮带侧放置。
进气门的摇臂轴有8个油孔。
b.将摇臂轴有油孔的一侧朝向气缸盖。
(3)摇臂、摇臂轴总成的安装
在装配摇臂和摇臂轴时应注意识别记号。
然后,将该总成安装在气缸盖上(见图3-22)。
(4)凸轮轴油封的安装
用图3-23所示的专用工具,将油封敲进气
缸盖。2.拆卸操作要领:
(1)气缸盖螺栓的拆卸
用如图3-25所示专用工具拧松气缸盖螺栓。折卸操作要领:
(1)油底壳的拆卸
a.拆下油底壳的安装螺栓。
b.如图3-35 所示在油底壳与气缸体之间敲入专
用工具。(2)活塞销的拆卸
a.如图3-43,从前面箭头记号侧插入推杆(专用
工具),然后装导套D。
b.把活塞前面记号向上,将活塞和连杆总成装在
活塞销安装底座(专用工具)上。
c.用压力机压出活塞销。a.如图3-47,将油环隔圈装入活塞环槽,然后
安装上、下钢片环。
b.为了安装钢片环,如图3-48 所示,用手
将钢片环的一端装入槽内,然后将它的其余
部分压入就位。
图 3-49
识别记号见图3-50:
c.装好钢片环之后,检查它们是否能以
两个方向平滑运动。
(3)第2道活塞环、第1道活塞环的安
装
如图3-49,用活塞环扩张器,安装第2
道活塞环和第1 道活塞环,它们的识别(4)活塞和连杆总成的安装
a.将机油涂在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上。
b.如图3-51所示,对准气环和油环(钢片环
和隔圈)的开口间隙。a.对准在分解时做的记号,将轴承盖装
到连杆上,如果连杆是新的,无标记,则
必须使轴承锁定缺口在同一侧(见图3-56)
a.连杆螺栓如螺母利用塑性变形张紧法
拧紧。螺栓在重新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刮
伤。为了检查螺栓是否刮伤,用手拧螺母
通过整个螺纹长度。只有当螺母能平滑地
拧完全部螺纹时,才说明螺栓的螺纹部无
刮伤,否则必须更换螺栓。
b.在安装螺母之前,在它的螺纹部和座
面上涂发动机机油。
c.将螺母装到螺栓上,用手指将它们拧
紧,此后,必须交替地拧紧螺母,以保证
连杆盖的正确安装。b.表示气缸体轴承孔径的识别记号是用发动
机前面的1 号刻印在所示的位置。必须根据这
些识别记号来选择和安装轴承(3)轴承盖的安装
a.如图3-66,在每个轴承盖的表面上有轴承盖号
和一个箭头,从正时皮带侧开始,依号数次序安
装轴承盖,箭头必须指向正时皮带侧。b.装好轴承盖之后,测量曲轴的轴向间隙。如果
测量值超出规定的极限值。第四节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查与维修
(7)齿的异常磨损。
(8)齿已消失。
2)张紧器皮带轮
检查皮带轮旋转是否平稳无游隙和
无异常噪音,必要时应更换1个或2个
皮带轮(见图4-5)
开始阶段:
松散的帆布纤维,橡胶结构消失,白
色褪色帆布结构难以辨认。
最后阶段:
帆布磨损、暴露橡胶,齿宽减小(见图
4-4)
4.1 正时皮带
1)正时皮带
仔细检查正时皮带。如果出现下列缺陷,
则应换用新皮带:
(1) 反面橡胶硬化反面橡胶光滑无弹性,且硬
化到用指甲划而没有痕迹的程度(见图
4-1)。
(2) 反面橡胶的表面出现裂纹。
(3)帆布撕裂或帆布与橡胶分离。
(4)齿根出现裂纹。
(5)皮带侧面出现裂纹(见图4-2)
(6)皮带侧面异常磨损(见图4-3)测量气门的间隙
若气门间隙不符合规定要求,可拧松
摇臂锁紧螺母,边转动调节螺钉边用塞尺
测量间隙加以调整。气门座修正的操作要领:
(1)在修正气门座之前,检查气门
导套与气门之间的间隙。必要时应
更换气门导管。
(2)用适当的专门工具或气门座研
磨机修正气门座,以达到规定的座
面宽度和角度。
(3)在修正气门座之后,用研磨膏
研磨气门与气门座,然后检查气门
杆凸出高度(参照前面气门座的检
查步骤)(见图4-12第五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查与维修
5.1 机油泵和油底壳
1)机油泵
(1)将转子装入前盖。
2)用测隙规检查齿顶间隙(见图5-1)
标准值:0.06~0.18mm
图5-1
(3)用直尺和测隙规检查侧隙(见
图5-2。
标准值:0.04~0.11mm
图5-2
4)用测隙规检查壳体间隙(见图5-3)。
标准值:0.10~0.18mm
极限值:0.35mm
图5-3
5.2 活塞和连杆
1)活塞环
(1)检查活塞环侧隙。如果此间隙超出规定的
极限值,则应更换活塞环或活塞,或者两者都
更换(见图5-4)。2)连杆轴承的间隙(塑料线规法)
(1)擦掉连杆轴和连杆轴承上的所有机
油。
(2)在连杆轴颈上放置塑料线规,它被切
成与轴承宽度相同的长度。塑料线规必须
位于连杆轴颈的中心,并与其轴线平行。
(3)轻轻地把连杆盖放置在其位置上,并
将螺栓按规定力矩拧紧。
(4)拆下螺栓,慢慢地拆下连杆盖。
(5)用印刷在塑料线规袋上的标尺,在最
宽点测量塑料线规的被挤压部分(图5-6)。
图5-6
标准值:0.02-0.04 mm
极限值:0.1 mm
注 意
曲轴的连杆轴颈和主轴颈都经滚压,不必机
加工到减小尺寸(见图5-9)。
5.3 曲轴和气缸体
1)曲轴间隙
用塑料线规可以很方便的测量曲轴
的间隙。
为了用塑料线规测量曲轴的间隙,进
行下列步骤:
(1)擦去曲轴颈和轴承内表面上所有
的机油。
(2)安装轴承。
(3)把塑料线规的长度切成与轴承宽
度相匹配。然后沿轴颈的轴线方向将它
放在轴颈上(见图5-7)
(4)轻轻地装上曲轴轴盖,并将螺栓拧紧
到规定力矩。
(5)拆下螺栓,并轻轻地拆下曲轴轴承盖。
(6)用印刷在塑料线规袋上的标尺,在最
宽点测量塑料线规的被挤压部分
(见图5-8)。2)气缸体
(1)用肉眼检查裂纹、锈蚀和腐蚀,并用
缺陷检查剂检查气缸体。尽可能修补缺陷或
更换气缸体。
(2)顶面上不得有垫片、碎片和其他杂质。
用直尺和测隙规检查气缸体顶面的变形(见
图5-10)。3)镗气缸孔
(1)所用的加大尺寸活塞应按具有最大
孔径的气缸来确定。
(2)具有下列尺寸的加大尺寸活塞:
0.25mm,0.50mm,0.75mm 和1.00mm。测量
所用活塞的直径,镗气缸孔后必须使活塞和
气缸的间隙符合标准值,应在5-12 所示点
测量活塞直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