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统
概述
发动机润滑系统描述
机油泵为旋轮线式转子机油泵,该泵安装在曲轴上。润滑油通过机油集滤器、油泵压到机油滤清器上。过滤后的润滑油通过两条通道进入气缸体。
一路,润滑油到达曲轴主轴承,然后通过曲轴内的叉型通路从曲轴主轴承供给到连杆轴承,再从连杆大头的小孔喷射出去润滑活塞、活塞环、气缸壁。
另一路,润滑油压到气缸盖并通过凸轮轴内部的润滑油路润滑这些轴的滑动部件同时润滑凸轮轴的轴颈。
机油泵上装有减压阀,当润滑油压力超过400kPa (4.0kg/cm2 ,56.9psi)时,减压阀开始工作。
数据诊断信息和步骤
润滑油压力检测
警告:
为了避免燃烧的危险,当排气系统处于高温时,不要对润滑系统进行维修。只有当排气系统温度降下来之后,才允许对其进行修理及维护工作。
注意:
检查润滑油压力之前,先检查以下项目:
检查油底壳的油标尺。
如果油面过低,加油至油标尺的满标志处。
1、满油标记处(孔)
2、少油标记处(孔)
检查润滑油质量
润滑油如果发生变质或变色,则必须更换新的润滑油。
如果使用其它牌号的润滑油,须在0B章要求的指导下使用。
润滑油泄漏
如果发现润滑油泄漏,则必须进行修理。
1) 分离润滑油压力开关插接件。
2) 如果需要,拆卸排气歧管隔热罩。
3) 从气缸体上拆卸润滑油压力传感开关。
4) 把专用工具(润滑油压力表)装在卸除润滑油压力传感器后的空螺纹上。
专用工具
(A):09915-77311
(B):09915-78211
5) 启动发动机,暖机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小心:
因为排气系统非常热,专用工具不要与排气系统发生贴靠。
注意:
确保换档杆置于“空挡”(neutral)位置(如果是自动变速箱则置于“p”处),拉上驻车制动,并用挡块拦住车轮。
6) 暖机后,把发动机转速提升至4000r/min测润滑油压力。
机油压力范围:
在4000r/min(rpm)时压力指示大约为270kPa(2.7kg/cm2 ,39.8psi)。
7) 发动机停机并拆卸下机油压力表。
8) 在装润滑油压力开关之前,用密封胶带缠绕其螺纹然后拧紧、定力。
注意:
密封胶带如果突出于压力开关螺纹,多出部分应切掉。
拧紧扭矩:
润滑油压力传感器(a):14N-m(1.4kg-m ,10.5Ib-ft)
9) 启动发动机检查润滑油压力开关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则进行修理。
10)连接润滑油压力开关插接件。
维修指南
油底壳与机油集滤器组件
【A】密封胶使用量 3、胶圈 8、油底壳安装螺母
“a” 3 mm (0.12 in.) 4、垫圈 9、油底壳安装螺栓
“b”: 2 mm (0.08 in.) 5、放油螺塞 拧紧扭矩
1、油底壳:结合处表面使用密封胶为99000-31250 6、集滤器螺栓 不可重复使用
2、机油集滤器总成 7、支架螺栓
油底壳与机油集滤器拆卸和安装
拆卸
1) 拆卸油标尺;
2) 拆卸1号排气管与排气歧管加强支架,拆卸方法参见“排气管拆卸和安装:1K部分” ;
3) 拧开油底壳上的放油螺塞,放掉油底壳中的发动机润滑油;
4) 拆卸驱动轴加强支架,拆卸方法参见“驱动轴拆卸和安装:5B部分”或“自动变速器驱动轴拆卸和安装:5A部分” ;
5) 拆卸油底壳螺栓和螺母;
6) 油底壳外边缘由于密封胶的原因需使用专用工具-密封胶铲(A)和榔头(1)才能拆卸;
专用工具:(A):09921-96510
注意:
在切断油底壳与气缸体密封胶时不要损坏气缸体与油底壳出的连接螺栓(3)。
7) 从气缸体上拆下油底壳(2);
8) 从气缸体上拆下机油集滤器(1)。
安装
1) 如图所示,在油底壳结合面上连续均匀的涂上密封胶;
“A”密封胶:99000-31250
油底壳密封胶用量
宽 “a”: 3 mm (0.12 in.)
高 “b”: 2 mm (0.08 in.)
2) 在如图所示位置新的胶圈(2)安装机油集滤器(1)上。
把集滤器装到气缸体上,并按规定扭矩拧紧集滤器螺栓(3)和支架螺栓(4)。
拧紧扭矩
集滤器安装螺栓(a):11N-m (1.1 kg-m ,8.0 Ib-ft)
集滤器支架螺塞(b):11N-m (1.1kg-m ,8。0 Ib-ft)
3) 油底壳安装到气缸体之后,进行螺栓紧固并从中间开始拧紧,由中间往两侧,一次即拧紧到规定的扭矩。
拧紧扭矩
油底壳螺栓、螺母(a):11N-m(1.1kg-m ,8。0 Ib-ft)
4) 更换新的垫圈并按要求扭矩拧紧放油螺塞。
拧紧扭矩
油底壳放油螺塞(a):50N-m(5.0kg-m ,36.5 Ib-ft)
5) 安装低位加强支架,安装方法参见“手动变速驱动轴的拆卸与安装:5B部分”。
6) 安装1号排气管与排气歧管加强支架,拆卸方法参见“排气管的拆卸与安装:1K部分”。
7) 安装油标尺;
8) 加装发动机润滑油到油标尺指示满刻度处,加装方法详见“发动机润滑油和机油滤清器更换:0B部分”。
9) 检查连接处是否有润滑油和废气泄漏,如有泄漏则要维修。
油底壳和机油集滤器的清洗
清理油底壳与气缸体相连接处。
清除相接处的油渍、密封胶、和灰尘;
清洗机油集滤器滤网;
机油泵组件
1、机油泵后盖(转子盖)
2、外转子
3、内转子
4、正时传动链壳体
正时传动链壳体的详细说明见“正时传动链壳体的组成:1D部分”
5、定位套
6、调压活门
7、弹簧
8、弹簧座
9、挡圈
10、油泵安装螺栓
拧紧扭矩
不可重复使用
使用发动机润滑油润滑
机油泵拆卸和安装
参考“正时传动链壳体的拆卸与安装:1D部分”。
机油泵分解和组装
分解
1) 拆卸机油泵后盖(1);
2) 拆卸外转子(1)和内转子(2)
3) 通过拆卸挡圈(4)从而卸下调压活门(1)、弹簧(2)和弹簧座(3)。
组装
1) 清洗并吹干所有被分解的零部件。
2) 在外转子、内转子、油封唇部、机油泵壳和盖的内表面涂上一层薄机油。
3) 把外转子和内转子装上壳体内。
4) 安装调压活门组件(1)和机油泵后盖(2);
5) 装上机油泵后盖。按规定的扭矩拧紧安装螺栓。
装上机油泵后盖之后,用手拨动转轮,转轮应转动自如。(0.3N-m(0.03kg-m,0.25 )Ib-ft)
拧紧扭矩
油泵后盖安装螺栓(a):11N-m (1.1 kg-m ,8.0 Ib-ft)
机油泵检查
检查油封唇有无破损,必要时进行更换。更换油封方法参见“正时传动链壳体的拆卸与安装:1D部分”。
检查外转子(1)、内转子(2)、机油泵后盖和机油泵壳体是否有过渡磨损和损坏。
检查调压活门是否有过渡的磨损和损坏。
径向间隙
用塞规(3)检查外转子(1)和壳体(2)之间的间隙。
如果间隙超过规定值,更换外转子或壳体。
外转子和壳体之间的径向间隙规定值:0.310 mm (0.0122 in.)
侧向间隙
用直尺(1)和塞规(2)测量侧向间隙
如果间隙超过规定值,更换机油泵。
内转子和壳体之间的侧向间隙规定值:0.15 mm (0.0059 in.)
规范
拧紧扭矩规范
紧固件 拧紧扭矩
N-m kg-m Ib-ft
润滑油压力传感器 14 1.4 10.5
集滤器安装螺栓 11 1.1 8.0
集滤器支架螺塞 11 1.1 8.0
油底壳螺栓、螺母 11 1.1 8.0
油底壳放油螺塞 50 5.0 36.5
油泵后盖安装螺栓 11 1.1 8.0
参考:
对于未提及的紧固件的拧紧扭矩,参考“紧固件信息:0A部分”。
专用工具和设备
推荐维修材料
材料 铃木公司推荐产品
防水密封胶 铃木粘结剂NO.1207F 99000-31250
专用工具
09915-77311
润滑油压力表
09915-78211
润滑油压力传感器
09921-96510
油底壳除胶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