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盘式制动卡钳总成
概述
前盘式制动卡钳只有一个单活塞缸,靠对制动踏板施力而产生的液压通过卡钳传递到蹄片上产生摩
擦。液压力均匀作用在活塞和卡钳缸底部,使活塞向外移动,而卡钳向内移动(滑动)夹紧制动盘,此
夹紧动作迫使制动器垫(摩擦衬片)对制动盘施加压力产生摩擦,从而使汽车停止。
注意:
按规定润滑零部件,不能用带油的压缩空气吹制动器零件,这样做会损坏橡胶元件。如果要拆卸
零件或管道,首先应排空制动油路。只更换车桥定位垫块。紧固件应在干燥情况下按规定扭矩值拧紧。
1.动器卡钳定位架
2.防护罩
3.卡钳
4.盘式制动器活塞
5.活塞密封件
6.气缸衬套
7.制动器垫
8.溢流孔塞
9.溢流孔塞盖
10.垫块(片)
11.防护罩定位环
※:向前
5-4 制动器
后鼓式制动器总成
概述:
鼓式制动器总成有一个自动调节蹄片间隙的装置,这样可使制动鼓和制动蹄之间一直保持恰当的间
隙。
工作原理
当踩动制动踏板时,活塞推动制动蹄向制动鼓的径向移动。这样制动蹄压到制动鼓上,制动力就产
生了。
拉杆臂移动距离与磨损量一致。随着拉杆臂的转动,自调拨板也随着转动,因它们组装为一体。直
到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大于移动距离时,自调拨板会拨动自调机构齿轮一次,自调机构推动带动
拉杆臂和制动蹄向制动鼓的径向移动并保持不变。
这样,每次拉起驻车制动杆时,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为间隙会自动调节一次,直到制动蹄与制动鼓
之间的间隙与设计值一致。
注意:
要维修这种鼓式制动器,应用维修包中的整套零件更换。按规定润滑零部件。
警告:
如果要拆卸液压元件或断开制动器管道,应排空制动油路。紧固件应在干燥情况下按规定扭矩拧紧。
1.制动底板
2.制动蹄片
3.驻车制动拉杆臂
4.自调机构
5.回位弹簧
6.蹄片回位弹簧
7.防振弹簧
8.制动蹄压簧
9.蹄压紧销
10.驻车拉杆臂定位器
11.分泵
12.排流孔塞盖
13.橡胶塞
制动器 5-5
制动总泵总成
概述:
制动总泵配有两个活塞和三个活塞皮碗,其液压压力在第一活塞室(下图“a 处”)和第二活塞室(“b
处”)内产生。在第一活塞室(“a”)产生的液压压力对后车轮制动器起作用。
同样,在第二活塞室(“b”)产生的液压压力对前车轮制动器起作用。
注意:
要维修该总泵,应用维修包内的原配件进行更换。应用干净新制动液润滑橡胶件,以便于组装。不
能用带油的压缩空气吹制动部件,因这样会导致橡胶元件损坏。如果要拆卸液压元件或断开制动器管道,
应排空制动油路。紧固件应在干燥情况下按规定扭矩拧紧。
1. 活塞挡块卡环
2. 活塞挡块
3. 气缸盖
4. 板
5. 第一活塞
6. 活塞皮碗
7. 第一活塞回位弹簧
8. 第一活塞弹簧定位器
9. 第二活塞压力皮碗
10. 第二活塞
11. 回位弹簧座
12. 第二活塞回位弹簧
13. 第二活塞挡块螺栓
14. 制动总泵泵体
“A”: 第一活塞
“B”: 第二活塞
5-6 制动器
助力器总成
概述:
助力器位于总泵和制动踏板之间。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踩动制动踏板时,可利用发动机真空负压来增大机械制
动力。
工作原理:
当踩动制踏板时,制动力通过阀门操纵杆,助力器气阀,反作用盘和活塞杆传送到总泵活塞。同时,
因两活塞室“A”和“B”(见下图)之间的压力差作用于助力器活塞,这样就产生了助力。因此,用很小
的力踩动制动踏板都会对总泵拉杆形成强大的推力,从而产生较高的液压压力。
助力器内与真空有关的任何部件一旦发生故障,制动力就不会增大。尽管这样,踩动制动踏板的制
动力仍会传送给阀门操纵杆、助力器气阀,气门挡块销和助力器活塞,从而推动总泵拉杆。因此,制动
器本身不会出现工作故障。
小心:
拆卸助力器时和拆卸助力器之后,决不能让助力器跌落或变形
警告:
决不能将制动助力器总成拆开。如发现故障,应用新助力器总成更换。
小心:
在干燥情况下按规定扭矩拧紧紧固件。如要拆卸任何液压元件或断开制动管道,应先排空制动油路。
A. 制动踏板
B. 总泵
1.1 号助力器
2.2 号助力器
3. 气门操纵杆
4. 空气滤清器滤芯
5. 空气滤清器分离器
6. 气阀回位弹簧
7. 气阀回位弹簧
8. 控制阀弹簧定位器
9. 控制阀弹簧
10. 助力器控制阀
11. 助力器气门
12. 助力器活塞
13 气门挡块
14. 助力器膜片
15. 反作用盘
16. 助力器活塞回位弹簧
17. 助力器活塞杆
18. 助力器拉杆调节螺钉
制动器 5-7
感载比例阀总成
如下图所示,感载比例阀(LSPV)位于连接总泵和后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回路内,它能按汽车载荷状
态(或载荷重量)控制供给后车轮制动器的液压压力,从而防止后车轮过早抱紧。也能释放供给后车轮
制动器的过高液压压力。万一前车轮制动器液压回路发生故障,总泵内产生的液压压力就会直接供给后
车轮制动器,进行制动控制。
结构
LSPV 元件主要由下述几部分构成。
“A”: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部分的主要部件是操纵杆和弹簧
此弹簧受载荷影响时,能感知汽车在高度上的变化,并将这一变化转换成载荷信号。
“B”:液压压力控制部分
液压压力控制部分主要包括柱塞和执行比例控制的阀门系统。
“C”:故障自动保险部分
故障自动保险部分的主要部件是活塞室和故障自动保险活塞。活塞室通过前车轮制动器吸入
液压压力。故障自动保险活塞在前车轮制动系统发生故障时,会释放阀门系统压力,该系统
与后轮制动器相连。
小心:
决不能拆开感载比例阀,否则会损坏其原有功能。如发现故障,应用新感载比例阀更换。
5-8 制动器
故 障 诊 断
制动器道路试验
试验制动器应在干爽、清洁、平坦的水平道路
上进行,不能在拱曲的道路上进行。制动器道路试
验应根据制动器用途,按各种速度,用轻、重两种
力踩动制动踏板来检查汽车是否能匀速、有效的停
止。
还应查看汽车在未制动时是否侧倾,如发生
这种情况,应检查轮胎压力,前轮调校是否恰当,
前悬架连接件是否有松动。其它原因参见故障诊
断表。
制动液泄漏
检查总泵的制动液液位。如储液器的液位有
少许下降。那是由于正常的衬垫磨损引起的。如
出现液位异常降低则表明该系统发生了泄漏。即
使发现轻微的泄漏迹象,也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损
坏部件。
未达标或受污染的制动液
选用了不合适的制动液,在制动液里含有矿
物油或水均会引起制动液沸腾或液压系统内的橡
胶元件损坏。
如果第一活塞皮碗鼓起,则表明橡胶件已损坏。
这种损坏也使鼓式制动器上车轮制动泵活塞皮碗鼓
起。
如果橡胶件已明显损坏,应拆开所有液压元
件,并用乙醇清洗。在组装前,用压缩空气吹干
这些元件,使该系统无乙醇。更换该系统内所有
橡胶件,包括软管。当制动装置工作时,还应检
查摩擦衬片上是否有制动液,如发现过多的制动
液,应更换制动垫块。
如果总泵活塞密封环无问题,应检查是否有
泄漏或过热。如未发现泄漏或过热,应排放制动
液,用制动液冲洗,重新加注并排出系统内空气。
如果对该系统内所使用的制动液等级表示怀
疑或使用了污染过的制动液,必须冲洗该系统。
制动器故障诊断表
问 题 原 因 处理办法
制动力不足
·制动管漏油
·制动盘或制动垫(块)受油污
·制动器过热
·制动鼓上制动蹄接触不良
·制动蹄摩擦衬片有油污或水
·制动垫(块)衬片磨损
·分泵损坏
·制动卡钳总成故障
·(如装有)LSPV 的传感器弹簧长度调节不当
·系统内有空气
·LSPV 的传感器弹簧损坏
·LSPV 的套环损坏(如装有)
确定漏油部位并修理。
清洁或更换。
找出原因并修理。
修理,使之正确接触。
更换。
更换。
修理或更换。
修理或更换。
检查或调节。
排气。
更换。
更换。
制动器 5-9
问 题 原 因 处理办法
制动不均匀(制动
器工作不协调)
·制动器垫(块)摩擦衬片和/或制动蹄摩擦
衬片有水或有油污
·制动器的制动鼓与制动蹄的间隙失调(自动
调节机械故障)
·制动器的制动盘和/或制动鼓失圆
·车轮气压不均
·车轮制动泵故障
·前车轮调校不良
·车桥上的车胎不配套
·制动油管或软管液流不畅
·制动卡钳总成故障
·悬架元件松动
·卡钳松动
更换。
检查无效自动调节机械。
更换。
均匀充气。
修理或更换。
按规定调节。
相同轴上应使用胎面相同的轮胎。
检查软管是否软化,油管是否损
坏,用新软管和新的双层制动钢管更
换。
检查活塞是否卡住或作动迟缓,卡
钳滑动衬套应适当润滑,卡钳应滑
动。
检查所有悬架安装件。
检查,并按规定扭矩拧紧螺栓。
噪音
(未制动时也发出
吱吱声)
·前制动摩擦衬片磨损 更换摩擦衬片。
后制动器过早抱死
(对装配有LSPV 的
汽车)
·LSPV 的传感器弹簧长度调节不当
·LSPV 总成故障
检查或调节。
更换总成。
5-10 制动器
问 题 原 因 处理办法
踏惑行程太大
·制动系统局部故障
·制动总泵储液器内制动液不足
·制动系统内有空气(踏板软弱无力似踏在海
棉上)
·后制动系统不能调节(自动调节机械故障)
·制动蹄片弯曲
·后制动蹄片磨损
检查制动系统,必要时进行修理,
用合格的制动液加注。
检查制动系统是否泄漏,有无空气,
检查警告灯,必要时给该系统排气。
排气。
修理自动调节机械,调节后制动器。
更换制动蹄片。
更换制动蹄片。
制动回位受阻
(释放踏板后,
每次制动器都不
能及时回到原
位)
·总泵活塞不能正确回位
·制动油管或软管阻塞流量变小。
·后制动器上停车制动调节不适
·制动器内的回位弹簧不能回位或损坏
·停车制动拉索或连杆反应迟缓
·车轮制动泵或卡钳活塞卡住
·卡钳内活塞密封件严重磨损
修理总泵。
检查软管是否软化,油管是否损坏,
用新软管和新的双层制动钢管更
换。
检查并按技术要求调节。
更换。
修理或更换。
必要时应修理。
更换活塞密封。
踏板跳动(踏下
踏板制动时跳
动)
·车轮轴承损坏或松动
·转向节或后车轮轴变形
·制动盘径向跳动过大
·平行度不符合技术要求
·后制动鼓失圆
更换车轮轴承。
更换转向节或后车轮轴。
按说明检查,如果不符合技术要求,
应更换或机加工制动盘。
按说明书检查,如果不符合技术要
求,应更换或机加工制动盘。
检查径向跳动,必要时应修理或更
换制动鼓。
制动器 5-11
问题 原因 处理办法
制动噪音
·制动蹄片磨亮或粘有杂质
·制动蹄片磨损或变形
·前车轮轴承松动
·底板变形或安装螺栓松动
修理或更换。
更换。
更换。
更换或拧紧固定螺栓。
发动机起动
后制动警告
灯亮
·未松开停车制动器
·制动液不够
·制动管漏液
·制动警告灯电路故障
释放停车制动,检查并关掉制动警
告灯。
加注制动液。
检查泄漏部位,修理,加注制动液。
修理。
实施制动时,
制动警告灯
亮
·制动管漏液
·制动液不够
检查泄漏部位,修理,加注制动液。
加注制动液。
停车制动时,
制动警告灯
不亮
·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