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 1.6 DOHC(VVT) MFI > 自动变速器系统
功能
说明
γ1.6汽油发动机应用了新型小尺寸自动变速器(A4CF1)。
如下述,新的主要特性是提高了变速器(A4CF1)耐久性、降低燃油消耗并增大了效率。
新主要特点
1. 离心油压平衡活塞
2. 全管路压力可变控制系统。
3. 长行程锁止离合器.
4. 盘式回位弹簧
5. 超扁平液力变矩器
项目 内容
结构图
阀体内的全管路压力可变控制,改善燃油消耗。
应用到液力变矩器上的长行程锁止离合器改善发动机转速变化,降低了容积和燃油消耗量。(17~20°)
机油泵从中心转子型变为抛物面型,改善了低转速范围内的工作性能和容积效率。
低倒档制动器上应用了盘式回位弹簧,提高了耐久性并缩短了长度。
离合器应用了离心液压平衡活塞,提高了耐久性和换档控制能力。
在传输从动齿轮上应用了低噪音齿轮和轮齿面磨削加工,降低噪音并提高耐久性。
电子控制系统
TCM设置的油压值与发动机扭矩综合在一起,提高了稳定换档感觉。
发动机扭矩减少控制有效提高换档感觉和耐久性。
换档时可进行1↔3和2↔4的跳跃换档
扩大锁止离合器直接控制范围,从而改善了燃油消耗。
安装在TCM内的电流控制芯片根据温度和电压变化调节电磁阀控制电流并牢固控制油压。
FPC(柔性印刷线路板)线束由绝缘膜内的薄且平的铜线构成。
通过从TCM到仪表盘的频率信号显示车速表、而不是使用车速传感器。2008 > 1.6 DOHC(VVT) MFI > 自动变速器系统
说明
γ1.6汽油发动机应用了新型小尺寸自动变速器(A4CF1)。
如下述,新的主要特性是提高了变速器(A4CF1)耐久性、降低燃油消耗并增大了效率。
新主要特点
1. 离心油压平衡活塞
2. 全管路压力可变控制系统。
3. 长行程锁止离合器.
4. 盘式回位弹簧
5. 超扁平液力变矩器
项目 内容
结构图
阀体内的全管路压力可变控制,改善燃油消耗。
应用到液力变矩器上的长行程锁止离合器改善发动机转速变化,降低了容积和燃油消耗量。(17~20°)
机油泵从中心转子型变为抛物面型,改善了低转速范围内的工作性能和容积效率。
低倒档制动器上应用了盘式回位弹簧,提高了耐久性并缩短了长度。
离合器应用了离心液压平衡活塞,提高了耐久性和换档控制能力。
在传输从动齿轮上应用了低噪音齿轮和轮齿面磨削加工,降低噪音并提高耐久性。
电子控制系统
TCM设置的油压值与发动机扭矩综合在一起,提高了稳定换档感觉。
发动机扭矩减少控制有效提高换档感觉和耐久性。
换档时可进行1↔3和2↔4的跳跃换档
扩大锁止离合器直接控制范围,从而改善了燃油消耗。
安装在TCM内的电流控制芯片根据温度和电压变化调节电磁阀控制电流并牢固控制油压。
FPC(柔性印刷线路板)线束由绝缘膜内的薄且平的铜线构成。
通过从TCM到仪表盘的频率信号显示车速表、而不是使用车速传感器。2008 > 1.6 DOHC(VVT) MFI > 自动变速器系统
说明
γ1.6汽油发动机应用了新型小尺寸自动变速器(A4CF1)。
如下述,新的主要特性是提高了变速器(A4CF1)耐久性、降低燃油消耗并增大了效率。
新主要特点
1. 离心油压平衡活塞
2. 全管路压力可变控制系统。
3. 长行程锁止离合器.
4. 盘式回位弹簧
5. 超扁平液力变矩器
项目 内容
结构图
阀体内的全管路压力可变控制,改善燃油消耗。
应用到液力变矩器上的长行程锁止离合器改善发动机转速变化,降低了容积和燃油消耗量。(17~20°)
机油泵从中心转子型变为抛物面型,改善了低转速范围内的工作性能和容积效率。
低倒档制动器上应用了盘式回位弹簧,提高了耐久性并缩短了长度。
离合器应用了离心液压平衡活塞,提高了耐久性和换档控制能力。
在传输从动齿轮上应用了低噪音齿轮和轮齿面磨削加工,降低噪音并提高耐久性。
电子控制系统
TCM设置的油压值与发动机扭矩综合在一起,提高了稳定换档感觉。
发动机扭矩减少控制有效提高换档感觉和耐久性。
换档时可进行1↔3和2↔4的跳跃换档
扩大锁止离合器直接控制范围,从而改善了燃油消耗。
安装在TCM内的电流控制芯片根据温度和电压变化调节电磁阀控制电流并牢固控制油压。
FPC(柔性印刷线路板)线束由绝缘膜内的薄且平的铜线构成。
通过从TCM到仪表盘的频率信号显示车速表、而不是使用车速传感器。机械系统
功能
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作为输送发动机动力到自动变速器的动力装置,3元件2相1段型。
- 液力变矩器的流动截面从圆形变为平面形,缩短了液力变矩器长度。
- 安装在变速器内的锁止离合器最大工作角度从11°增加到18.5°,改善发动机转速变化,降低了容积和燃油消耗量。
油泵
机油泵由铝材料制成( 反作用轴支撑),减小了重量并选择抛物面型,改善了低转速范围内的工作性能和容积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