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欢迎你使用在线客服,你需要的资料在《畅易汽车维修技术支持平台》是有的,请直接登陆查询!查询方法:大众 -> CC - >2010年份 -> 维修资料-> 四缸直喷发动机.
该维修资料纲要如下(详细请登陆《汽车维修技术支持平台》查阅):
1 发动机编号
发动机编号(“发动机标识字母”和“序列号”)位于发动机/
变速箱的前部连接处。
在齿形皮带护罩上还贴有一个显示“发动机标识字母”和“序
列号”的标签。
此外,发动机标识字母也在车辆数据铭牌上列出。注意!
在打开冷却液补偿罐时,可能会有热蒸气或热冷却液喷出,应
将密封盖用抹布盖住并小心地松开。清洁规定
喷射装置燃油装置
即便是很小的污渍也可能造成喷射装置的损坏。因此在对燃油供
应装置喷射装置进行作业时仔细遵循以下规定,以确保清洁:脱开机油油位和机油温度传感器 - G266- 的插头连接- 1- 。
从副车架上脱开机油油位和机油温度传感器 - G266- 的导线支
架- 2- 并放置一旁。
使用扭矩扳手 - V.A.G 1331-(5 - 50 Nm)将可从上方触及
的、连接废气涡轮增压器与排气前管的螺母- 箭头 A- 旋出。将两个锁销沿- 箭头- 方向推,拆卸发动机舱电控箱的盖板。将端子 30 导线- 箭头- 从发动机舱电控箱上拧下并放置在一
旁。向后脱开护套。脱开起动机的插头- 1- ,旋出 B + 导线的固定螺母- 2- ,脱开
B + 导线。旋出车身接地线的固定螺母- 箭头- ,脱开接地线。脱开左前纵梁侧面的插头- 1- 和变速箱上部的插头- 2- 。旋出螺母- 箭头- ,并将车辆底板的右盖板内侧稍微向下拉。脱开车辆底板的右侧插头连接- 箭头- 。从支架上取下插头连接,与连接至尾气催化净化器后的氧传
感器 G130的电线放置在一旁。为了避免有污物进入,请将断开的管路封闭,可用干净的塞子或
护罩封闭接头。将变速箱上动力机组支承的螺栓- 箭头- 旋出。
将机组支承的 4 个螺栓依次更换(如果在发动机安装尚未完
成时)并用手旋入。松开多楔皮带时应沿- 箭头- 方向转动张紧装置。
同时,将张紧装置用定位芯棒 - T10060 A- 锁紧。
将多楔皮带从张紧装置上拆下。对于已经运转的多楔皮带由于运转方向相反可能会导致损毁。为了重新安装,在拆卸多楔皮带之前请用粉笔或记号笔标记
转动方向。装配密封法兰后必须让密封剂干燥约 30 分钟。在这以后才能加
注发动机机油。
其余的安装工作大体以倒序进行。如下所述按照顺序拧紧曲轴轴承盖的固定螺栓:
1 - 用手旋入螺栓- 1 - 10- 和两侧螺栓- 箭头-
2 - 以 60Nm 的力矩预拧紧螺栓- 1 - 10-
3 - 用刚性扳手继续旋转螺栓- 1 - 10- 90
4 - 以 20Nm 的力矩预拧紧两侧螺栓- 箭头-
5 - 用刚性扳手继续旋转螺栓- 箭头- 90方向为行驶方向。
出厂时上部轴瓦已按正确厚度分配给气缸体。彩色点用于记录轴
瓦厚度。
必须安装多厚的轴承,安装在什么位置,都用字母标记在气缸体
的下密封面上。如果气缸体固定在发动机和变速箱支架 - VAS 6095-上,则不允
许测量气缸内径,因为测量可能出错。正时链下部盖板 - 拧紧顺序
将螺栓1 15以图示顺序分 2 个步骤拧紧:
1. 将螺栓以 8 Nm 的力矩拧紧。
2. 将螺栓继续旋转 90。
旋出螺栓-1 5 ,取下正时链上部盖板。
安装
安装大体以倒序进行,同时注意以下几点:旋出活性碳罐支架- 3- 的固定螺栓- 1- 和固定螺母- 2- ,取下支
架- 3- 。拔下插头- 2- ,脱开冷却液补偿罐上的线束- 箭头- ,拆下螺
钉- 1- 。用对角式支架 - T10355- 将带减震器的多楔皮带轮旋转至“
上止点”- 箭头- 位置。用对角式支架 - T10355- 固定带减震器的多楔皮带轮,再用 扭
矩扳手 - V.A.G 1332- 拆下螺栓,取下带减震器的多楔皮带
轮。撬出正时链下部盖板,如图从螺栓- 1- 和- 2- 的位置开始进行不必测量盖板和油底壳上部件之间的距离,但须对密封法兰
的平整度进行目测。检查是否有两个用于盖板定心的定位销- 箭头- 。将管状喷嘴从前部的标记处剪开(喷嘴直径约 3 mm)。更换带减震器的多楔皮带轮的螺栓。
更换 O 形环。
其余的安装工作大体以倒序进行,同时注意以下几点:两个表面- 箭头- 必须对准。拆卸和安装凸轮轴正时链旋出螺栓- 箭头- ,取下轴承桥。用合适的螺丝刀沿- 箭头 1- 方向抬起链条张紧器的簧片,再
沿- 箭头 2- 的方向按压正时链张紧轨,并用定位销
- T40011- 固定拆下正时链张紧轨时进气凸轮轴弹向发动机旋转方向。- 安装正时链的滑轨,拧紧螺栓- 1- 。
- 安装正时链的张紧轨,拧紧螺栓- 2- 。
- 安装正时链张紧器,并拧紧螺栓- 3- 。
- 插上轴承桥并用手拧紧螺栓- 箭头- 。
- 拆下正时链张紧器上的定位销 - T40011- 。
- 拧紧轴承桥的螺栓- 箭头- 64 页。
- 拧紧调节阀 见64 页第6 项。
其余的安装工作大体以倒序进行,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 安装正时链下部盖板 56 页。
- 安装正时链上部盖板 54 页。
- 安装多楔皮带的张紧装置 30 页。
- 安装多楔皮带 29 页。
平衡轴管的销轴必须嵌入凹槽中- 箭头- 。
轴承销 - 安装位置
更换 O 形环- 1- 并涂上油。
轴承销的定位销- 箭头- 必须嵌入气缸体的孔内。
给轴承销涂上油。
中间链轮 - 拧紧顺序
按如下方式拧紧螺栓- 1-:
1 用扭矩扳手以 10 Nm 的力矩预紧。
2 旋转链轮。
链轮不得留有间隙,否则松开并再次拧紧。
3 用扭矩扳手以 30 Nm 的力矩拧紧。
4 用刚性扳手继续旋转 90。
1.9 拆卸和安装平衡轴正时链
拆卸
拆卸凸轮轴正时链 65 页。
拆卸平衡轴正时链的链条张紧器-1 。
旋出螺栓2 ,取出张紧轨。
旋出螺栓3-和-4 ,取出滑轨。
拆下平衡轴正时链。在轴承销上涂抹发动机油并将其插入,轴承销上的- 箭头- 处
必须嵌入气缸体的孔中。1.11 拆卸和安装排气凸轮轴的平衡轴
所需要的专用工具和维修设备拆卸排气凸轮轴的平衡轴时,须在完成发动机拆卸后进行 4
页。安装进气凸轮轴平衡轴的固定螺栓。其余的安装工作大体以倒序进行,同时注意以下几点:将气缸盖罩螺栓按- 1 - 6- 的顺序旋出。将气缸盖螺栓按顺序- 5 - 1- 以如下方式拧紧。
1 - 用扭矩扳手以 40 Nm 的力矩预紧。
2 - 用刚性扳手继续旋转 90。
3 - 再用刚性扳手继续旋转 90。
4 - 将螺栓- 箭头- 用 8 Nm 的力矩预紧。
5 - 用刚性扳手将螺栓- 箭头- 继续旋转 90。用对角的方式拧紧油雾分离器的螺栓- 1- ,螺栓的拧紧力矩 11
Nm。不允许分解真空泵。
安装
安装大体以倒序进行,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 清洁密封面。
- 安装真空泵密封件,穿过两个螺栓孔,固定在气缸盖上。- 将气缸盖罩螺栓按顺序- 1 - 6- 旋出。
- 取下气缸盖罩。
- 将气缸盖罩放置在一个软垫层上(泡沫塑料)。如果在此期间转动了曲轴:将气缸 1 的活塞置于上止点,并
将曲轴再次略微往回转。
- 装上气缸盖。
- 装入气缸盖螺栓,用手拧紧。将凸轮轴放入气缸盖中,凸轮轴链轮的标记- 1- 必须朝上。
- 安装气缸盖罩,更换气缸盖罩的螺栓。将气门杆密封件起拔器 - 3364- 的下部装到气门杆密封件上。
- 将一根芯轴- 1- 插在起拔器下部件的钻孔中。
- 将装配杆安装在起拔器上并将气门杆密封件沿- 箭头- 方向拔
出。检验流程
- 将气门插入气门导管中,气门杆末端必须和导管紧贴。因为
杆直径不同,进气门只能用在进气门导管中,而排气门只能
用在排气门导管中。
- 确定旷摆间隙。在已拆下引线框架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 将待检测的凸轮轴装入引线框架。
- 将千分表 - VAS 6079- 用通用千分表支架 - VW 387- 固定在气缸
盖上。
- 用手将凸轮轴压向千分表。
- 将千分表设为“0”。
- 从千分表中压出凸轮轴并读取数值:将排出的冷却液集中在一个干净的容器内,以便进行废处理和回
收利用。
- 将收集盘 - VAS 6208- 置于发动机下方。
- 松开软管卡箍,脱开冷却液软管- 1- ,排出冷却液。旋出线束支架的固定螺栓- 箭头 A- ,并将支架从线束和冷却液
软管卡箍- 箭头 B- 上取下。
- 取下冷却液软管- 2- 。
- 如有必要,脱开发电机线束卡箍- 箭头 C- ,将线束略向外拉
出。
- 拔下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 G28- 的插头- 1- 。将螺栓- 1 - 20- 交叉旋出。
- 取下油底壳,必要时用橡胶锤略微敲打松开。装配油底壳后必须让密封剂干燥约 30 分钟,才能加注发动机机
油。安装大体以倒序进行,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 安装机油泵前先检查进油管的滤网和油底壳上部件的油道是
否脏污。
- 检查是否有两个用于定心机油泵的定位套。首先撬起变速箱侧的油底壳上部件。小心地撬起,避免弄弯正时
链盖板。安装
安装大体以倒序进行,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装配工具 - T10118- 沿滑轨- 箭头- 方向拉紧机油泵驱动装
置链条张紧器的弹簧。
- 如图所示,通过将制动摩擦片磨损检测工具 - VW 136- 插入滑
轨孔来固定弹簧。
- 用平刮刀除去气缸体上的密封剂残余物检测正时链盖板是否变形。为此先在不涂敷密封剂的情况下安装
油底壳上部件,并检查盖板和油底壳上部件之间的间隙尺寸。如
果确定盖板变形,则不必再校准盖板,在安装油底壳上部件后更
换盖板。
- 清洁密封面,必须确保其无机油且无油脂。
- 检测油底壳上部件和气缸曲轴箱中的油道是否脏污。
- 将管状喷嘴从前部标记处切下(喷嘴直径约 3 mm)。机油加注量
出厂时机油加注量为 5.6L,售后维修保养时机油加注量应小于
或等于该值,实际加注量应根据机油油位略微调整。
以上数据包括机油滤清器。
检查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和机油压
力开关
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如果发光二极管亮起:
更换机油压力开关 F22 。
如果发光二极管未亮起:
-起动发动机并提高转速:过压为 2.15 - 2.95 bar 时,发光
二极管必须亮起,否则请更换机油压力开关。1.1 冷却液软管连接图
1 - 散热器
2 - 冷却液继续循环泵
- V51-
3 - 冷却液泵
4 - 冷却液调节器
5 - 机油冷却器
6 - 气缸盖和气缸体
7 - 废气涡轮增压器
8 - 冷却液膨胀罐9 - 加热装置热交换器
10 - 变速箱油冷却器
11 - 冷却液管接头
12 - 变速箱油冷却器的冷却
液调节器9 - 加热装置热交换器
10 - 变速箱油冷却器
11 - 冷却液管接头
12 - 变速箱油冷却器的冷却
液调节器发动机暖机时冷却液液位必须位于最大标记处,而冷机时则
必须位于最小和最大标记之间。如果压力下降,请查找泄漏点并将故障排除。将螺栓- 箭头- 旋出,并将齿形皮带盖罩取下。用螺丝刀- 1- 沿- 箭头 B- 方向紧紧地顶住轴密封环的表面将平衡轴的密封面- 2- 涂抹上发动机润滑油。将轴密封环- 1- 推到平衡轴上。松开卡扣- 1- 和- 2- ,将冷却液软管和线束放置在一旁。将螺栓- 箭头- 旋出,并将支架取下。注意!
喷射装置由一个高压部件(最大约 120 bar)和一个低压部件
(约 6 bar)构成。
在打开高压区前,例如拆卸燃油压力传感器 - G247-前,必须先
将高压区内的燃油压力降至约 6 bar 的剩余压力。 操作方法
如下所述。注意!
燃油管路承受压力! 戴上护目镜并穿上防护服,以免受伤和接
触皮肤。 打开高压区前先在连接处周围放置抹布。将一块干净的抹布置于连接处周围,然后小心地将其打开,
以便降至约 6 bar 的剩余压力。必须收集流出的燃油。
- 在结束操作后请查询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存储器,并删除所
有故障记录。如果已清除故障存储器,则必须生成就绪代码 车辆诊断测试
仪 “ 引导型功能”。对燃油供应/ 喷射装置进行作业时,必须认真注意下列有关清洁
的“5 项规定”:松开连接位置前要彻底清洁连接位置及其周围区域。将拆下的零件放在干净的垫子上并盖住( 不要使用纤维质的抹
布)。如果无法立即进行维修,那么应仔细地将已打开的部件盖住
或封闭。只允许安装干净的零件:只有在安装前才能从包装中取出配
件。不许使用没有包装的(例如放置在工具箱中等)零件。对于打开的装置:尽可能不使用压缩空气、不移动车辆。3 燃油箱
在燃油供应装置上进行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