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动机号码涵义
如上图所示位于发动机缸体的的发动机号由发动机型号和发动机出厂编号两部分组成。
1、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型号符号GB725 的要求,具体有企业代码、发动机缸数、缸径、特征代码和区分代码组成。
完整的发动机型号如1.1 企业代码固定使用SQR;
1.2 发动机缸数为1 至2 位整数;
1.3 缸径为缸筒直径用2 至3 位整数表示,小数按四舍五入原则以毫米为单位取整。
1.4 特征代码:表示发动机的最基本特征,用一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其定义如表1。对于同时出现表1
中多项特征时,按表2 的顺位先后依次选用。对于直列发动机基本特征L 省略时,可按表2 的顺位先后
选用其它特征代码占位。1.5 区分代码:用一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用于区分发动机缸数、缸径和特征代码都相同,但在结构、主
参数或供油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如发动机改变行程,双燃料等发动机)需要区分时的补充区分代码。
对于发动机外围零部件(如进、排气歧管)的改变,发动机型号不变,用改变发动机总成号区分。
1.6、发动机型号编制示例:
“SQR481F”表示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4 缸,缸径为81 毫米的直列汽油发动机,为四气门
多点喷射发动机(直列汽油发动机特征代码“L”省略后用“四气门多点喷射”占位,第一种结构区分代
码A 省略)。1、拆下发动机正时皮带上罩盖。
2、拆下发动机正时皮带下罩盖。
3、松开正时皮带涨紧轮中心螺栓,
取下正时皮带。
4、拔掉高压分缸线。
15
5、松开气门室罩盖螺栓,取下气门
室罩盖。
6、转动凸轮轴,将专用工具卡入凸轮
轴后端的卡槽内。
7、用扭力扳手松开进、排气凸轮轴带轮
螺栓。
注意:松开即可,不要拆掉。
8、边转动曲轴,边将专用工具旋入,直
到曲轴正、反都不能转动为止。
注意:此过程耐心去做,并且旋转曲轴的
动作要轻柔,以免弄伤曲轴。9、装上正时皮带,用内六角扳手转动张
紧轮使皮带张紧,使张紧器上指针位于U
形槽豁口中间位置。拧紧张紧轮螺栓。紧
固进、排气凸轮轴带轮与凸轮轴的紧固螺
栓。
力矩:1.2.2、取下正时皮带上罩盖
1.2.3、用专用工具卡住飞轮。1.3、检查
仔细观察正时罩盖上有无开裂的痕迹、
正时皮带有无和罩盖相干涉并摩擦的痕
迹。如果有其中之一者,请更换正时皮
带罩盖或调整正时皮带的位置。
1.4、安装步骤
安装顺序和拆卸顺序相反,请参照拆卸
步骤进行。
注意:下罩盖一定要先于上罩盖安装。10、取下正时专用工具,装上气门室罩
盖,高压分缸线及正时皮带罩盖。2.2、拆卸步骤
2.2.1、拆下正时皮带上、下罩盖(具体方
法见“正时皮带罩盖更换”)
2.2.2、松开涨紧轮中心螺栓,取下正时皮带。
2.3、检查
对正时皮带各处详细检查,如有如图的
情况之一就更换新零件
(1)、背面橡胶的龟裂
(2)、齿根的龟裂,脱离帘布层龟裂
(3)、帘布的磨损、缺齿、残齿等3.2、拆卸步骤
3.2.1、拆下正时皮带(具体方法见“正
时皮带更换”)。
3.2.2、拆下涨紧轮、惰轮、接触带轮。
3.3、检查
3.3.1、外观检查
仔细检查涨紧轮、惰轮、接触带轮有
无外观损伤(例如:凹吭,滑伤等)
3.3.2、性能检查
转动涨紧轮、惰轮、接触带轮,看他
们是否能自由转动,转动中有无卡滞
现象。
如果发现有上述问题,请更换新备件。
3.4、安装步骤
3.4.1、参照拆卸步骤相反的顺序装上涨紧轮、惰
轮、接触带轮。
3.4.2、装上正时皮带并校对发动机正时。
3.4.3、装上其他零件。1.2、拆卸步骤
1.2.1、将点火钥匙置于OFF 位置.
1.2.2、松开喷油器的插头。1.2.6、松开进油管接头。
1.2.7、拆下进气歧管紧固螺母。取下进气歧管。
1.3 安装步骤
安装顺序和拆卸顺序相反,请参照拆卸
步骤进行。
2、凸轮轴、轴瓦、气门及气门油封更换
2.1、所需工具和辅料
气门油封专用工具,气门弹簧及油封拆装
工具一套,活动扳手一把,正时专用工具,
内六角扳手一套。2.2、拆卸步骤
2.2.1、拆下发电机皮带(具体方法见“发
电机皮带的更换”)。
2.2.2、拆下正时皮带(具体方法见“发动
机正时皮带的更换及正时的校对”)。
2.2.3、拆下发动机气门室罩盖。、将正时专用工具卡入凸轮轴卡
槽内,并用螺栓固定。
2.2.5、用扭力扳手拆下进排气凸轮轴带轮。
2.2.6、拆下正时皮带后护盖。2.2.8、进、排气凸轮轴轴承盖的拆卸顺序图
2.2.9、取出凸轮轴及液压挺柱。
2.2.10、拆卸气门弹簧。用专用工具拆下气
门弹簧。2.2.11、用气门油封专用工具拆下旧的气门
油封。
2.3、检查
2.3.1、气门弹簧检查
用卡尺检测气门弹簧的自由长度及垂直度,
和在特定压力下的长度。2.3.4、气门检查
A: 用千分尺测量气门杆直径
测量点如图所示:距气门底部26、52、
78mm 处测量。
B:用内径千分表检测气门导管内径
测量点为气门导管的四等分点处。
C: 求出其测量值的差,算出其间隙,
如果在规定限定值以上就更换气门
或导管。D:检查气门接触带宽。
29
E:检查气门座圈2.3.6、缸盖的平面度检查
a: 清洁缸盖下表面
b: 用直尺和塞规检查缸盖下表面是否翘曲
(按如图所画的A,C,D,E,F,G 的线路测量2.3.6、缸盖的平面度检查
a: 清洁缸盖下表面
b: 用直尺和塞规检查缸盖下表面是否翘曲
(按如图所画的A,C,D,E,F,G 的线路测量
2.4.2、装配注意事项
1)拆卸气门弹簧时要分组拆卸,1、4 缸为一
组,2、3 缸为一组。将活塞运转到1、4 缸
上止点是拆卸1、4 缸气门弹簧,并更换气
门油封,然后马上装上气门弹簧。将活塞运
转到2、3 缸上止点时再更换气门油封。这样
做可防止气门掉入汽缸,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 )安装气门油封时要在油封唇口涂上发动机
润滑油。
3)缸盖螺栓的拧紧要按如下步骤
进行。3.3、拆卸步骤
3.3.1、用开口钳松开节温器出水管上的
卡箍,放出冷却液。
注意:要等水温降下后进行此操作,
防止烫伤。3.4、检查
将节温器放在水里面煮,和温度计配合使用。
观察节温器打开的温度和全开时的温度。如果检测到的节温器温度不正常,请更换新的
节温器。
3.5、安装步骤
3.5.1、装配顺序
安装顺序和拆卸顺序相反,请参照拆卸
步骤进行。
3.5.2、注意事项
安装完成后请将发动机冷却液填充到
规定量。1)活塞 2)连杆上瓦 3)正时孔堵头
4)连杆下瓦 5)垫片 6)螺栓
7)机油滤清器 8)机油冷却器 9)机油滤清器座
10)连杆螺栓 11)连杆轴瓦盖 12)机油泵
13)螺栓 14)垫圈 15)曲轴正时皮带轮
16)垫圈 17)螺栓 18)曲轴皮带轮
19)螺栓 20)螺栓 21)水泵1.2、拆卸步骤
1.2.1、松开油底壳的放油螺栓,放掉机油
注意:发动机机油要用专门的容器盛装,
注意环保。1.2.5、用橡皮槌轻敲油底壳四周,取下油底壳。
注意:要注意安全,在敲击的过程中油底壳
可能突然落下。
1.2.6、 平口工具把发动机框架上的老化的
乐泰胶清除干净。
注意:不要划伤框架的表面。1.3、安装步骤
1.3.1、在框架四周与油底壳结合面上涂乐泰
5910 胶, 合上油底壳,将油底壳的紧固螺
栓装上。
注意:胶要涂在油底壳安装螺栓孔的内部!
1.3.2、拧紧螺栓。先预紧使其足够压合,然
后拧紧到规定力矩。2.2.3、小心拔出机油集滤器。
2.3、安装步骤
2.3.1、将机油集滤器的管口小心旋入框架内。
2.3.2、将集滤器的8 个螺栓装上并紧固。
注意:螺栓都要带乐泰243 胶3.2、 拆卸步骤
3.2.1、拆下正时皮带(具体拆卸方法详见“正时
皮带更换”一节中正时皮带的拆卸)
3.2.2、拆下油底壳(具体方法详见“油底壳更换”
一节)3.2.3、拆下缸盖。(具体方法详见“缸盖的拆卸”)
3.2.4、拆下机油集滤器(具体方法详见“机油
集滤器更换”)
3.2.5、松开连杆大头的螺栓。
3.2.6、拆下连杆轴瓦下盖。3.2.7、用木柄轻轻将连杆及活塞向上顶起,
取出活塞及连杆总成。
3.2.8、取下活塞环。
3.2.9、取下活塞销的定位卡环,抽出活塞销
注意:定位卡环的张力很大,拆卸时当心
伤人。如果测得的间隙值超过了限度,请更换一套新的
活塞环
3.3.4、活塞销及活塞销孔的直径检查
a. 利用千分尺,对活塞销如下图所示的位置进行
四周测量,以最大值作为活塞销直径的尺寸
b. 使用内径百分表,对活塞销孔径如下图所示
位置进行全周测量,以最小值作为销孔直径尺寸如果测得的间隙值超过了限度,请更换一套新的
活塞及销
3.3.5、连杆轴颈与连杆瓦检查
a. 检查连杆轴颈的直径及对主轴颈的
平行度;
用千分尺对连杆轴径进行测量b. 检查连杆瓦的径向间隙
用间隙规检测连杆瓦的径向间隙。先清
洁连杆轴颈及连杆瓦,将间隙规放在轴
颈上,扣上轴瓦,按规定的力矩拧紧螺
栓。
注意:此过程中曲轴不要转动。
松开连杆螺栓,卸下瓦盖,,用间隙规包
装袋上的量尺测量被压扁的间隙规的最
宽的部分的宽度,得出间隙值。3.3.6、连杆瓦的选配方法
a. 连杆瓦上瓦选配方法:
在选配连杆瓦上瓦时,我们可以先通过观
看连杆大头端面上的标记(由一串阿拉伯
数字和字母A和B组成),根据字母A或B
来配相应连连杆瓦上瓦的型号。b.连杆瓦下瓦选配方法:
在选配连杆瓦下瓦时,我们可以先通过观看曲轴
前端第一块平衡块上的标记(用字母A和B及阿
拉伯数字1 和2 组成),字母后的第一个数字对应
曲轴第一连杆轴径连杆下瓦的型号,第四个数字对应
曲轴第四连杆连杆下瓦的型号。C: 如果翘曲量过量,请校正。如果超出极限
请更换缸体。
缸体允许磨掉的厚度最大为:0.15mm
缸体与缸盖允许磨掉的厚度之和最大为:0.20mm
3.3.8、缸筒检查
a: 先检查缸壁是否有划伤或拉缸情况。
如果有请膛缸镶套或更换。3.4、安装步骤
3.4.1、将活塞销上及活塞销孔内涂上机油,将
活塞与连杆用活塞销连接,装上活塞销卡簧。
3.4.2、装上活塞环。按下刮片、油环衬环、
上刮片、第二道气环,第一道气环的顺序依
次将各道环装在活塞上;装配各道气环时注
意活塞环的方向,有“TOP”字样的向上。
将两只刮片与衬环错开一定角度,衬环接口
处尖角指向活塞顶部,第一道环第二道环与
上刮片互成120 度。3.4.3、将连杆上瓦和连杆装在一起。
注意:瓦上的缺口要和连杆上的缺口对齐
3.4.4、将发动机气缸内涂上发动机润滑油,
用专用工具抱住活塞环,用木柄轻敲活塞
头部,将活塞连杆总成装入。注意:连杆上有点的一方应朝向发动机一
缸方向。而且要和活塞顶面上箭头方向一致。3.4.5、将连杆下瓦和连杆盖装在一起。并在瓦上
涂发动机润滑油。
注意:瓦上的缺口 要和连杆上的缺口对齐3.4.7、装上机油集滤器。
3.4.8、装上油底壳。
3.4.9、装上缸盖。
3.4.10、重新对发动机正时。
3.4.11、装上正时皮带。4.3、安装步骤
4.3.1、清理油封座圈上的赃污,并在座圈
上涂一层润滑油。
4.3.2、在油封唇口上抹上一层发动机润滑油。5.3、安装步骤
5.3.1、在机油泵密封圈上涂上机油。
5.3.2、将机油泵装入机油泵座圈。
注意:机油泵上凸出的部分应向下。
位置不对时螺栓将无法拧入。
5.3.3、机油泵密封垫片为一次性零件,重新
装配机油泵时需更换该垫片,注意装配此
垫片时不许涂胶。
5.3.4、安装油封。
5.3.5、装配机油泵螺栓时在螺栓头部需要涂密
封胶。6.3、安装步骤
6.3.1、清洁油封座圈。用干净的纱布蘸上发动
机机油将油封座圈内的杂质清理干净。
6.3.2、在曲轴后油封唇口上均匀的抹上一层机油,
在油封外圈上均匀涂上少许机油。
将油封套在专用工具上,然后压入油封座圈。更换”)
7.2.6、拆下发动机离合器压盘及飞轮和正时皮带轮。
7.2.7、拆下油底壳及机油集滤器。(具体方法见“油
底壳和集滤器的更换”)
7.2.8、 拆下四个缸的活塞连杆总成,并按顺序放好。
注:最好在每个活塞连杆总成上贴上对应缸号,防
止在装的时候错装。
7.2.9、拆下机油泵总成
7.2.10、拆下缸体下框架总成。此时就可
取出曲轴和止推垫片了。7.3、检查
7.3.1、曲轴径向间隙检查
a)将轴颈和轴瓦清理干净。
b):安装曲轴
c):将塑料间隙规切成与轴承宽度相同
的长度,然后放在曲轴轴颈上,使其
与轴中心线平行。
d):小心的安装主轴承盖,并按规定力
矩拧紧螺栓。
e)小心的拆下主轴承盖。
f):用塑料间隙规包装袋上的量尺,测量
被压扁的塑料线最宽部位的宽度,得出
间隙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