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说明
行车制动系统由行车制动器、制动踏板机构及真空助力系统及ABS系统等装置组成。
前制动器:浮钳盘式结构;
后制动器: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
真空助力器:双膜片,中心阀式双腔制动主缸;
制动管路:H 型布置。4.7、对摩擦片厚度进行测量,如果厚度小于2 mm,
请务必及时更换,更换时两前轮摩擦片应一起更换。
4.8、(制动盘检测)检测制动盘的厚度,如果低于规
定最小厚度则更换。
注:同一车桥上的两个制动盘要一起更换,更新制动
盘时应同时更换摩擦片。5、安装步骤
安装步骤请参照拆卸过程反序进行。
注:如在维修过程中需松开刹车油管螺母,
在重新安装后需对制动系统管路进行排除空气。
补充制动液后排除空气的具体步骤如下
5.1、将放气软管及清洁容器连接到放气螺栓上。、准备工作
工具:套筒,梅花扳手,卡钳,扭力扳手,一字、十字螺丝刀等。
辅料:制动液。
3、注意事项
3.1、请佩带必要的劳保用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2、废弃的制动液要用容器盛装。不允许倒入下水道或和生活垃圾一起堆放。
3.3、在拆装作业时不要踩制动踏板,不要移动车辆。
3.4、切勿使摩擦片或摩擦盘沾上油液类物品,它会使制动效能降低。4.2、左右晃动,取下制动鼓。
4.3、此时可以对制动器进行分解、测量以及更换制
动蹄片。
4.4、将制动器上的制动蹄压紧销旋转90°后,取出
制动蹄压紧弹簧。4.6、如果需整体取下制动器,则需用18#套筒拆下制
动器安装板与后桥的四个固定螺栓,并松开制动硬
管。4.7、此时手制动拉锁无法从末端与制动器断开,需要
在图示位置将后制动拉锁与前制动拉锁断开,并松开
后制动拉锁在车身上的固定点。
4.8、将后制动器连同制动拉锁以及半轴一同取出。
注:后制动器与半轴分离操作见本手册后桥部分。
5、安装步骤
安装步骤请参照拆卸过程反序进行。
注:如在维修过程中需松开刹车油管螺母,
在重新安装后需对制动系统管路进行排除空气。2、准备工作
工具:套筒扳手,梅花扳手,卡钳,扭力扳手,一字螺丝刀等
3、注意事项
3.1、请佩带必要的劳保用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2、拆装弹性元件时尽量避免弹出伤人。3.3、如果在排气管周围拆装,必须等排气管温度降到常温下再进行,以免烫伤。
4、拆装及调整
4.1、将手制动器解除制动状态,拆除后轮。3.3、如果在排气管周围拆装,必须等排气管温度降到常温下再进行,以免烫伤。
4、拆装及调整
4.1、将手制动器解除制动状态,拆除后轮。4.5、后制动拉锁末端与制动器分离需将后制动器分解。
4.6、手制动调整:
4.6.1、对单侧制动器进行调整:五、真空泵及真空罐的拆装
1、准备工作
工具:开口扳手,卡箍钳等
2、拆装步骤
2.1、真空泵与真空罐位于车底板下部左侧位置。
2.2、断开真空泵及真空罐的管路连接,拔下真空罐上的插件。2.5、安装步骤请参照拆卸过程反序进行。
注:操作过程中注意真空管路内的清洁、干燥。六、ABS 系统的维修
1、准备工作
工具:专用诊断仪、开口扳手、套筒扳手等
辅料:制动液4.2、ABS排管总成的安装
1. 先将总泵前腔制动硬管II 总成、总泵后腔制动硬管II总成与六通连接处的接头松开,
将此两根管路取下后,分别与ABS进油口对应,预拧,然后将其另一端与六通总成一
一对应,预拧。
2. 分别将前左制动硬管I总成、前右制动硬管I 总成、后左制动硬管I 总成、后右制动
硬管I 总成动硬管II总成一端管接头与ABS 控制器上的四个出油口一一对应,预拧将
总泵前制动管总成的一端先拧入ABS控制器总成对应的螺纹孔中,再将另一端拧入制
动总泵。
3. 调整好各管间状态,将ABS 控制器处的管接头拧紧,然后将六通处的管接头拧紧,拧紧
时,需一手把扶着,另一手操作扳手,将两槽隔离夹卡入总泵前、后腔制动硬管II
总成之间。注意:1、所有制动管都不应与车身干涉,装配过程中需要适当的调整各个制动管间的相互距离,
保证不互相干涉
2、加注制动液后需对各轮制动器进行排空
气操作。(具体操作步骤见前制动器部
分)
3、安装完毕后,接通电源,用诊断仪进入系
统,读取故障码然后清除,完成后再进行
测试。2、准备工作
工具:套筒、梅花扳手、内六角扳手等
3、注意事项
3.1、请佩带必要的劳保用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2、在进行底盘维修时请注意举升机的安全锁是否锁止。
3.3、不允许对车轮悬架的承重部件和车轮的导向部件进行焊接和矫正。
3.4、拆卸底盘部件时都要更换新的自锁螺母和锈蚀的螺母,保证安全性。
4、拆卸步骤
4.1、减振器总成的拆卸4.1.4、检修方法:
双向检查整个拉动行程,应该平滑均匀,没有过大的
阻力和噪声;表面无漏油现象。
4.2、下控制臂总成的拆卸
4.2.1、卸下扭杆调整臂处的调整螺母,使扭杆弹簧处
于自由状态。
4.2.2、除去下控制臂臂与转向节固定螺母的锁止卡
丝,用22#套筒扳手卸下该螺母,并用球头销分离工
具将转向节与下控制臂分离。5.3、将扭杆调整臂的卡槽卡入车身下横梁安装座内,然后将调整螺栓穿过调整臂插入调整端半
圆套管中心孔内。同时在扭杆调整螺栓螺纹部分涂抹锂基润滑脂。
5.4、调整方法:
初调:
扭杆装置调整前首先拧下一螺母,并保证扭杆卡入车身安装支架后,调整螺栓外露长
度为0mm 左右。
以此为零点,拧紧调整螺母,直至调整螺栓外露长度为55mm 时停止。本车后悬架采用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的结构形式。
2、准备工作
工具:套筒扳手、梅花扳手、一字螺丝刀、卡钳等
3、注意事项
3.1、请佩带必要的劳保用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2、在进行底盘维修时请注意举升机的安全锁是否锁止。
4、拆卸步骤
4.1、后悬架拆卸
4.1.1、将车子用举升机举起后,将后轴固定。
注:控制固定高度,尽量使板簧受力最小,便于后续操作。4.2.3、断开此处手制动拉锁连接,并断开后桥上的制
动硬管、轮速传感器等管路及线路连接。
4.2.4、按上述4.1 步骤将板簧拆下,将后桥连同车轮
制动器等整体取下。
4.2.5、如单独对一侧半轴进行操作,可将后轮取下后
用18#套筒拆下制动器背面四个固定螺栓,将半轴连
同后制动器一并取出。4.2.3、断开此处手制动拉锁连接,并断开后桥上的制
动硬管、轮速传感器等管路及线路连接。
4.2.4、按上述4.1 步骤将板簧拆下,将后桥连同车轮
制动器等整体取下。
4.2.5、如单独对一侧半轴进行操作,可将后轮取下后
用18#套筒拆下制动器背面四个固定螺栓,将半轴连
同后制动器一并取出。4.2.8、对于桥包部分,拆卸前需通过放油孔将桥包内
机油放出。
4.2.9、用30#套筒扳手卸下图示锁止螺母,可将法兰
面及油封取下。
注:法兰面与主动锥齿轮为花键连接,拆卸时可以用
橡胶锤从四周敲击将其取出。4.2.11、将主减速器壳、内部主动锥齿轮及主动锥齿
轮前轴承一并取出。
5、安装步骤
安装步骤请参照拆卸过程反序进行,安装完成后需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
5.1、板簧安装注意事项
左/右钢板弹簧安装时分清前后、左右,以免装错;1.3、调整顺序: 需对前后轮定位参数调整时需先调后轮,再调前轮;
调整后轮参数后必须对前轮进行调整;
如仅是前轮定位参数需调整,则调整后无需对后轮定位参数进行调整。
注:本车由于后悬架采用钢板弹簧结构,使用过程中后轮定位无需调整,定位参数改
变是建立在对后悬进行维修或更换新件的基础上。
2、前轮前束的调整
前束的调整可用光学测试仪或机械式前束调整仪来进行调整。
2.1、根据测试仪需要,将车轮定位做好调整前准备。
2.2、松开右转向横拉杆的锁紧螺母及弹性护套卡环,根据需要拧动前束调整杆调整长度,直到规定数值。2.4、前轮前束调整好后,检查方向盘是否水平,否则松开方向盘锁紧螺母,调整方向盘至水平位
置,拧紧方向盘锁紧螺母至力矩要求。
3、前轮外倾角的调整
正常情况下悬架和车轮转向节装配后不必调整外倾角,如果发现车轮外倾角因其它原因偏离公差
范围,可用下控制臂与副车架联接的偏心螺栓、螺母来校正:
3.1、校正前先检查(目测)行驶系部件有无损坏,并对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
3.2、调整下控制臂的偏心螺栓1、螺母2位置。直到外倾角符合要求,拧紧螺栓到规定力矩(左右
相同)。4、主销后倾角和内倾角的调整
如果因为零件损坏、变形等原因造成的主销后倾角和内倾角的变化,只能对该零件进
行更换处理。
如果发现后倾角因如对悬架部分进行拆装等其它原因偏离公差范围,可用以下方法
来校正(注意事项:此方法只适合在1°以内的微调):四、轮胎的安装及气压调整
1、装配气门嘴
装配气门嘴前,先检查车轮上的气门孔是否光滑无毛刺,然后将气门嘴橡胶体表面涂上甘油或
将气门嘴在甘油中浸一下,用专用工具以200-400N的力拉或压使气门嘴上的定位环通过车轮的
孔后即安装到位(允许用肥皂水替代甘油)。
2、装配轮胎
装配轮胎之前,将胎圈沿周向涂上甘油或肥皂水,同时注意:
2.1、轮辋上有轻点标记时,将轮胎的均匀性测试标记对准轮辋的轻点标记。
2.2、轮辋上无轻点标记时,将轮胎的动平衡测试标记对准气门嘴位置。
2.3、轮辋上无轻点标记,且轮胎上无动平衡测试标记、而有静平衡测试标记时,将气门嘴对准
静平衡测试标记。固一次车轮螺栓,以保证安装力矩。检查车轮螺栓安装力矩是日常保养的内容之一)
5、车轮螺母紧固方法
固定螺母拧紧时,采用十字交叉式,拧紧程度要相近,车轮要能自由转动。最后上紧时,车轮要
位于地面。三、注意事项
3.1、请佩带必要的劳保用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2、拆卸转向系统时避免转向油液接触皮肤或眼睛。2、安装步骤
安装步骤请参照拆卸过程反序进行。
六、角转换器总成拆装
1、拆卸步骤
1.1、卸下角转换器固定支架的三个螺栓,取下固定支
架。2、安装步骤
安装步骤请参照拆卸过程反序进行。
六、角转换器总成拆装
1、拆卸步骤
1.1、卸下角转换器固定支架的三个螺栓,取下固定支
架。1.4、取下转向护套。
1.5、松开转向管柱与角转换器的固定螺栓,同时将下
部护板取下。
注:该护板不拆会导致转换器无法拆装。动力转向机构的性能,如果油面降至“MIN”标记处,则必须添加转向油液;
3、在加入转向液后,应该进行排气工作,必须保证系统内不能有空气存在,否则影响噪声、转
向力不均匀、方向盘抖动、转向沉重等。
4、在一次换油周期更换转向液时,应同时清洗滤油器(在油罐中)。以后应根据路况、行驶里程
等定期检查或更换传动液压油,同时注意保证滤油器清洁度。
换油过程如下:
(1) 在正常温度下,向转向储液罐内加注转向液至储液罐体上的最大与最小刻度线之间,
并让液体在系统里静置至少2分钟。
(2) 顶起汽车前端,使前轮脱离地面。
(3) 启动发动机,使其转速在怠速与1000rpm 之间,确保储液罐内油温升到60~80℃,左
右缓慢转动方向盘至极限位置,并轻微接触限位装置。
注意:不要在某一极限位置持续超过5s
(4) 如果液面下降,补充助力转向液。
(5) 将汽车降下,启动发动机,缓慢转动方向盘从左极限位置到右极限位置,并重复几次。
(6) 关闭发动机,检查液面,如下降,添加助力转向液至至储液罐体上的最大与最小刻度
线之间。
(7) 如果转向液中充满气泡,让汽车静止几分钟,然后重复以上过程,进行转向系统排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