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3021111
2221013058972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55
!G!2221013058973|243|223!/G!
47. 将燃油供油软管 (1) 从燃油供油管 (2) 上断开。 参
见“6.4.5.14 金属凸缘快速连接接头的维修”或
“6.4.5.15 塑料凸缘快速连接接头的维修”。
重要注意事项:塞住或盖住燃油供油管 (2) 和燃油供油
软管 (1) 端部,以防止燃油泄漏和/ 或污染。
48. 塞住或盖住燃油供油管 (2) 和燃油供油软管 (1) 端
部。 10H0601020
49. 将蒸发排放 (EVAP) 吹洗管路 (4) 从吹洗电磁阀
(3) 上断开。 参见“6.4.5.14 金属凸缘快速连接
接头的维修”或“6.4.5.15 塑料凸缘快速连接接
头的维修”。
50. 塞住或盖住蒸发排放吹洗管路 (4) 和吹洗电磁阀
(3) 端部。
重要注意事项:挠性软管不可单独维修: 因此,如果需
要更换软管,必须安装软管和散热器至软管冷却器软管
总成。
重要注意事项:拆卸完成时,用干净不起毛的抹布塞住
软管开口,以防止异物进入。
51. 在散热器和发动机下放置合适的容器。
!G!202506020050|243|223!/G!
52. 用工具在快速连接接头处,将变速器冷却器管路
(2) 从挠性软管 (1) 上断开。 AU525。
打开释放工具 AU525,然后封闭并卡住要
断开的软管。
固定住挠性软管 (1) 并用一只手向内推软
管,然后拉回来使其与钢质软管管路 (2)
分离。
必要时,在另一接头上重复此操作。
53. 重新放置并固定挠性软管 (1),使其远离发动机和
副车架。
202506020050
6-156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221013059006|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必须将散热器和冷凝器总成 (2) 固定至
前端总成 (3),因为散热器和冷凝器总成由副车架支
撑。
重要注意事项:通过散热器和冷凝器支座 (1),拧紧前
端总成的系带扣 A 和系带扣 B。 将系带扣 A 插入系带
扣 B 的固定件,并将系带扣 B 插入系带扣 A 的固定
件。
54. 使用大型系带扣或同等物,将散热器和冷凝器总
成 (2) 固定至前端总成 (3)。
告诫:参见“告诫和注意事项”中的“有关安全眼镜
的告诫”。
告诫:参见“告诫和注意事项”中的“有关车辆举升
的告诫”。
55. 举升并支撑车辆。 参见“一般信息”中的
“0.1.1.12 提升和举升车辆”。
56. 拆下前导流板。 参见“车身前端”中“8.1.2.17
前导流板的更换”。
57. 拆下发动机防溅罩。 参见“车身前端”中的
“8.1.2.21 发动机防溅罩的更换”。
58. 断开散热器进口软管。 参见“发动机冷却系统”
中的“6.2.5.8 散热器进口软管的更换”。
重要注意事项:在分离冷却系统部件时,将软管和进口
塞住或盖住,以防止灰尘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冷却系统。
59. 塞住或盖住冷却系统软管和进口。
!G!201523021134|243|223!/G!
60. 断开动力转向液冷却器软管 (1)。
重要注意事项:塞住或盖住动力转向液冷却器软管 (1)
端部,以防止泄漏和/ 或污染。
61. 塞住或盖住动力转向液冷却器软管 (1) 端部。
2221013059006
201523021134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57
!G!2221013058845|243|223!/G!
62. 断开机油油位/ 油温传感器电气连接器 (1)。
63. 拆下排气系统。 参见“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
“6.5.4.5 排气系统的更换”。
64. 拆下中间排气隔热罩。 参见“发动机排气系统”
中的“6.5.4.17 排气隔热罩的更换 - 中间”。
65. 拆下传动轴。 参见“传动轴”中的“4.1.4.1 传
动轴的更换”。
!G!2221013059013|243|223!/G!
66. 拆下换档连杆至换档轴的固定螺母 (3)。
67. 将换档连杆 (1) 从换档轴 (2) 上拆下。
68. 拆下起动机电机。 参见“发动机电气系统”中的
“6.3.5.7 起动机电机的更换”。
69. 部分降低车辆。
70. 拆下前轮。 参见“轮胎和车轮”中的“3.5.3.3
轮胎和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G!2221013060951|243|223!/G!
71. 将制动软管 (1) 从支柱座制动软管固定托架 (2) 上
分离。
2221013058845
2221013059013
2221013060951
6-158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02114022182|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使用微粒型螺纹密封胶的螺母在拆下后
必须报废。
重要注意事项:确保彻底清洁所有螺栓孔并且清除所有
微粒型螺纹密封胶。
72. 拆下制动钳锚定板至转向节的固定螺栓 (1)。
报废螺栓。
清洁螺栓孔。
重要注意事项:切勿将液压制动挠性软管从制动钳上断
开,否则需要对制动系统完全放气。
73. 将制动钳 (2) 从转向节 (3) 上拆下。
!G!20211402846|243|223!/G!
特别注意事项:无论是制动钳已从其基座上分离,还是
仍连接着液压挠性制动软管,都要用粗钢丝或同等工具
支撑住制动钳。 若不这样支撑制动钳,将使挠性制动软
管承受制动钳重量,可能导致制动软管损坏,从而可能
使制动液泄漏。
74. 用粗钢丝或同等工具 (2) 支撑制动钳 (1)。
75. 安装 2 个车轮螺母 (4) 以将制动盘 (3) 固定至轮毂
(5) 上。
!G!2221013061090|243|222!/G!
76. 断开车轮转速传感器跨接线束电气连接器 (1),并
远离副车架和悬架部件固定。
202114022182
20211402846
2221013061090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59
!G!2221013061400|243|222!/G!
重要注意事项:以齿轮轴 (3) 为参考,观察中间转向轴
(1) 的方向,以减少转向柱总成可能的定位不正确。
77. 在中间转向轴 (1) 上作相对于小齿轮轴 (3) 的标
记。
78. 拆下中间转向轴至小齿轮轴的固定螺栓 (2)。
重要注意事项:使用微粒型螺纹密封胶的螺栓在拆下后
必须报废。
重要注意事项:确保彻底清洁所有螺栓孔并且清除所有
微粒型螺纹密封胶。
79. 将中间轴 (2) 从小齿轮轴 (3) 上断开。
报废螺栓。
清洁螺栓孔。
80. 部分降低车辆。
!G!2221013061983|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支柱总成 (1) 必须固定至副车架 (3)
上,以防止损坏前车轮罩衬板、翼子板和悬架系统部
件。
81. 使用粗钢丝或同等工具 (2),将支柱总成 (1) 固定
至副车架 (3) 上。
!G!9000127|243|223!/G!
82. 将双头螺栓防尘盖 (1) 从支柱总成至车身固定螺
母 (2) 上拆下。
重要注意事项:在拆下支柱总成至车身的固定螺母 (2)
前,必须从下面支撑住支柱总成 (4)。
83. 在固定住支柱活塞轴 (4) 时,拆下支柱总成至车
身的固定螺母 (2)。
报废螺母。
84. 拆下支柱总成至车身的固定板 (3)。
85. 将一个合适的动力系统和/ 或发动机升降台放置
在车架、发动机和变速器下面。
86. 举升升降台和/ 或降低车辆以便支撑车架、发动
机和变速器。
2221013061400
2221013061983
9000127
6-160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221013059016|243|223!/G!
87. 拆下变速器支座至车身的固定螺栓 (1)。
!G!2221013059020|243|223!/G!
88. 拆下副车架加强板至副车架的固定螺栓 (2)。
89. 将副车架加强板 (3) 从副车架 (1) 上拆下。
!G!2221013059017|243|223!/G!
90. 拆下副车架至车身后部的固定螺栓 (1)。
2221013059016
2221013059020
2221013059017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61
!G!2221013059018|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图中仅显示右侧,左侧相似。
91. 拆下副车架至车身前部的固定螺栓 (1)。
!G!2221013059019|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图中仅显示右侧,左侧相似。
92. 拆下副车架至车身的固定螺栓 (1)。
重要注意事项:在拆卸过程中,确保所有的软管、线
束、管路和前支柱没有碰触车辆。
93. 在助手帮助下,降低升降台和/ 或举升车辆,以
便将发动机、变速器、前悬架部件和副车架总成
从车上拆下。
94. 拆下发动机和变速器线束及相关部件。 参见
“6.1.6.1 发动机线束总成的拆卸”。
!G!2221013060927|243|223!/G!
95. 拆下变速器冷却器管路卡夹至交流发电机安装托
架的固定螺母 (1)。
96. 将变速器冷却器管路卡夹 (3) 和变速器冷却器管
路 (2) 从交流发电机安装托架 (4) 上拆下。
2221013059018
2221013059019
2221013060927
6-162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221013058445|243|223!/G!
97. 将 EN46114 (2) 置于发动机 (1) 上。
特别注意事项:参见“告诫和注意事项”中“紧固件
的特别注意事项”。
98. 安装 EN46114 至气缸盖的固定螺栓 (3)。
紧固
将螺栓紧固至 50 牛 米(36 磅力英尺)。
99. 将地板式吊车连接到发动机吊架上,升起地板式
吊车以支承发动机的部分重量。
100. 将第二个动力系统升降台放置到变速器下面。
101. 拆下变速器。 参见“7.1.5.82 变速器的更换”。
102. 拆下发动机飞轮。 参见“6.1.6.14 发动机飞轮的
拆卸”。
103. 拆下催化转换器。 参见“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
“6.5.4.6 催化转换器的更换 - 左侧”和“6.5.4.7
催化转换器的更换 - 右侧”。
104. 拆下传动皮带。 参见“6.1.5.1 传动皮带的更
换”。
!G!2221013059021|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在拆下动力转向储液罐 (1) 之前,必须
松开动力转向储液罐托架 (2) 上的锁紧凸舌。 使用合适
的工具,松开动力转向储液罐托架 (2) 上的锁紧凸舌。
105. 将动力转向液储液罐 (1) 从动力转向液储液罐托
架 (2) 上拆下。
!G!2221013058692|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切勿断开动力转向管路/ 软管。
重要注意事项:使用微粒型螺纹密封胶的螺栓在拆下后
必须报废。 2221013058692G
重要注意事项:确保彻底清洁所有螺栓孔并且清除所有
微粒型螺纹密封胶。
106. 拆下动力转向泵至动力转向泵托架的固定螺栓
(3)。
报废螺栓。
清洁螺栓孔。
107. 将动力转向泵 (1) 从动力转向泵托架 (2) 上拆下,
并将动力转向泵放在一旁。
108. 拆下空调压缩机。 参见“暖风、通风与空调系
统”中的“1.1.3.5 压缩机的更换”。
109. 拆下空调压缩机安装托架。 参见“暖风、通风与
空调系统”中的“1.1.3.6 压缩机安装支架的更
换”。
2221013058445
2221013059021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63
110. 拆下交流发电机。 参见“发动机电气系统”中的
“6.3.5.10 发电机的更换”。
111. 拆下交流发电机托架。 参见“发动机电气系统”
中的“6.3.5.9 发电机托架的更换”。
112. 将合适的提升吊链和吊钩连接至 2 个 J-41798 发
动机提升托架上。
113. 使用合适的吊车,稍微提升发动机以拆下发动机
支座双头螺栓。
114. 拆下带发动机支座的发动机支座托架。 参见
“6.1.5.7 发动机支座托架的更换 - 左侧”或
“6.1.5.8 发动机支座托架的更换 - 右侧”。
115. 将发动机从副车架上拆下。
116. 需要时,将发动机安装在合适的发动机台架上。
安装程序
1. 使用地板式吊车将发动机安装到车架上。
2. 安装带发动机支座的发动机支座托架。 参见
“6.1.5.7 发动机支座托架的更换 - 左侧”或
“6.1.5.8 发动机支座托架的更换 - 右侧”。
3. 提升地板式吊车以部分支撑发动机。
4. 安装交流发电机托架。 参见“发动机电气系统”
中的“6.3.5.9 发电机托架的更换”。
5. 安装交流发电机。 参见“发动机电气系统”中的
“6.3.5.10 发电机的更换”。
6. 安装空调压缩机安装托架。 参见“暖风、通风与
空调系统”中的“1.1.3.6 压缩机安装支架的更
换”。
7. 安装空调压缩机。 参见“暖风、通风与空调系
统”中的“1.1.3.5 压缩机的更换”。
!G!2221013058692|243|223!/G!
8. 将动力转向泵 (1) 安装至动力转向泵托架 (2)。
特别注意事项:参见“告诫和注意事项”中“紧固件
的特别注意事项”。
9. 安装新的动力转向泵至动力转向泵托架的固定螺
栓 (3)。
紧固2221013058692G
将螺栓紧固至 27 牛 米(22 磅力英尺)。
6-164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221013059021|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确保动力转向储液罐 (2) 和动力转向储
液罐托架锁紧凸舌 (1) 接合,以避免诱发卡嗒声故障。
10. 将动力转向液储液罐安装至动力转向液储液罐托
架。
11. 安装传动皮带。 参见“6.1.5.1 传动皮带的更
换”。
12. 安装催化转换器。 参见“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
“6.5.4.6 催化转换器的更换 - 左侧”和“6.5.4.7
催化转换器的更换 - 右侧”。
13. 安装飞轮。 参见“6.1.5.46 发动机飞轮的更
换”。
14. 安装变速器。 参见“7.1.5.82 变速器的更换”。
!G!2221013060927|243|223!/G!
15. 将变速器冷却器管路卡夹 (3) 和变速器冷却器管
路 (2) 安装至交流发电机安装托架 (4) 。
16. 安装变速器冷却器管路卡夹至交流发电机安装托
架的固定螺母 (1)。
紧固
将螺母紧固至 22 牛 米(16 磅力英尺)。
17. 安装发动机和变速器线束及相关部件。 参见
“6.1.6.1 发动机线束总成的拆卸”。
重要注意事项:在安装过程中,确保所有的软管、线
束、管路和减震器模块不碰到车辆。
18. 在助手帮助下,升起升降台和/ 或降低车辆,以
便将发动机、变速器、前悬架部件和副车架总成
安装至车上。
!G!2221013059016|243|223!/G!
19. 安装变速器支座至车身的固定螺栓 (1)。
紧固
将螺栓紧固至 58 牛 米(43 磅力英尺)。
2221013059021
2221013060927
2221013059016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65
!G!2221013059019|243|223!/G!
20. 安装副车架至车身的固定螺栓 (1)。
紧固
将螺栓紧固至 160 牛 米(118 磅力英尺)。
!G!2221013059018|243|223!/G!
21. 安装副车架至车身前部的固定螺栓 (1)。
紧固
将螺栓紧固至 160 牛 米(118 磅力英尺)。
!G!2221013059017|243|223!/G!
22. 安装副车架至车身后部的固定螺栓 (1)。
紧固
将螺栓紧固至 240 牛 米(177 磅力英尺)。
2221013059019
2221013059018
2221013059017
6-166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221013059020|243|223!/G!
23. 将副车架加强板 (3) 安装至副车架 (1)。
24. 安装副车架加强板至副车架的固定螺栓 (2)。
紧固
将螺栓紧固至 17 牛 米(13 磅力英尺)。
25. 降低升降台和/ 或提升车辆,以将支撑从车架、
发动机和变速器上移开。
26. 将动力系统和/ 或发动机升降台从车架、发动机
和变速器移开。
27. 部分降低车辆。
!G!9000195|248|222!/G!
特别注意事项:参见“告诫和注意事项”中“紧固件
的特别注意事项”。
重要注意事项:将支柱总成安装到车辆前,必须检查支
柱总成固定螺母 (1) 的扭矩是否正确。 支柱总成固定螺
母的扭矩必须是 75 牛 米 (55 磅力英尺)。
28. 检查支柱总成固定螺母 (1) 的扭矩,必要时予以
校正。
!G!9000133|243|222!/G!
29. 将支柱总成 (3) 安装至车辆 (4) 。
30. 安装支柱总成至车身的固定板 (1)。
31. 紧固支柱总成至车身新的固定螺母 (2)。
紧固
将螺母紧固至 55 牛 米(40 磅力英尺)。
2221013059020
9000195
9000133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67
!G!9000315|243|222!/G!
32. 将防尘盖 (1) 安装至支柱总成至车身的固定螺母
(2) 。
33. 部分升起车辆。
!G!2221013061983|243|223!/G!
34. 拆下将支柱总成 (1) 固定至副车架 (3) 的粗钢丝或
同等工具 (2)。
!G!2221013061400|243|222!/G!
重要注意事项:中间转向轴和齿轮轴花键必须安装在拆
卸时记录的位置上,并与先前所作的标记对准。
35. 将中间转向轴 (1) 连接至小齿轮轴 (3) 上。
36. 安装中间转向轴至齿轮轴的新的固定螺栓 (2)。
紧固
将螺栓紧固至 25 牛 米(18 磅力英尺)。
9000315
2221013061983
2221013061400
6-168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221013061090|243|222!/G!
37. 连接车轮转速传感器跨接线束电气连接器 (1)。
!G!20211402846|243|223!/G!
38. 将粗钢丝或同等支撑工具 (2) 从制动钳 (1) 上拆
下。
39. 拆下将制动盘 (3) 固定至轮毂 (5) 的车轮螺母
(4)。
!G!202114022182|243|223!/G!
特别注意事项:确保制动软管安装后不扭弯或扭结。 否
则会损坏软管。
40. 将制动钳总成 (2) 安装至转向节 (3) 。
41. 安装新的制动钳锚定板至转向节的固定螺栓 (1)。
紧固
紧固至 60 牛 米 +120° (44 磅力英尺 +120
°)。
2221013061090
20211402846
202114022182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69
!G!2221013060951|243|223!/G!
特别注意事项:确保制动软管安装后不扭弯或扭结。 否
则会损坏软管。
42. 将制动软管 (1) 连接至支柱座制动软管固定托架
(2)。
43. 安装前轮。 参见“轮胎和车轮”中的“3.5.3.3
轮胎和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G!2221013059013|243|223!/G!
44. 将换档连杆 (1) 安装至换档轴 (2) 。
45. 安装换档连杆至换档轴的固定螺母 (3)。
紧固
将螺母紧固至 25 牛 米(18 磅力英尺)。
46. 安装起动机电机。 参见“发动机电气系统”中的
“6.3.5.7 起动机电机的更换”。
47. 安装传动轴。 参见“传动轴”中的“4.1.4.1 传
动轴的更换”。
48. 安装中间排气隔热罩。 参见“发动机排气系统”
中的“6.5.4.17 排气隔热罩的更换 - 中间”。
49. 安装排气系统。 参见“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
“6.5.4.5 排气系统的更换”。
!G!2221013058845|243|223!/G!
50. 连接低机油油位传感器电气连接器 (1)。
2221013060951
2221013059013
2221013058845
6-170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01523021134|243|223!/G!
51. 拆下动力转向冷却器软管 (1) 端部的螺塞或盖子。
52. 连接动力转向冷却器软管 (1)。
53. 将堵塞和盖子从冷却系统软管和进口上拆下。
54. 连接散热器进口软管。 参见“发动机冷却系统”
中的“6.2.5.8 散热器进口软管的更换”。
55. 安装发动机防溅罩。 参见“车身前端”中的
“8.1.2.21 发动机防溅罩的更换”。
56. 安装前导流板。 参见“车身前端”中“8.1.2.17
前导流板的更换”。
57. 降下车辆。
!G!2221013059008|243|223!/G!
58. 拆下将散热器和冷凝器总成 (3) 固定至前端总成
(1) 的系带扣 (2) 或同等物。
!G!202506020050|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安装时,不需要使用工具 AU525。
59. 取下变速器冷却器管路 (2) 和挠性软管 (1) 上的不
起毛的干净抹布。
重要注意事项:挠性软管不可单独维修: 因此,如果需
要更换软管,必须安装软管和散热器至软管冷却器软管
总成。
60. 将两个挠性软管和两个冷却器钢质管路对准。
重要注意事项:倾听发出咔嗒声以确认接合。
61. 握住冷却器管路 (2),通过推到一起来连接挠性软
管 (1)。 对于其他软管,重复此程序。
重要注意事项:在添加或更换变速器油时,只使用推荐
的自动变速器油。
62. 检查变速器液位,必要时加注。
201523021134
2221013059008
202506020050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71
!G!2221013058973|243|223!/G!
63. 将堵塞或盖子从燃油供油软管 (1) 和燃油供油管
(2) 端部取下。
64. 将燃油供油软管 (1) 连接至燃油供油管 (2) 上。 参
见“6.4.5.14 金属凸缘快速连接接头的维修”或
“6.4.5.15 塑料凸缘快速连接接头的维修”。
65. 将堵塞或盖子从蒸发排放吹洗管路 (4) 和吹洗电
磁阀 (3) 端部取下。
66. 将蒸发排放吹洗管路 (4) 连接至吹洗电磁阀 (3)
上。 参见“6.4.5.14 金属凸缘快速连接接头的维
修”或“6.4.5.15 塑料凸缘快速连接接头的维
修”。 10H0601020
!G!201523021117|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切勿将机油涂在新的密封垫圈上。 它们
必须干燥安装。 使用矿物油会使垫圈无法使用,因为垫
圈会膨胀导致制冷剂泄漏。
67. 将新的密封垫圈 (3) 安装至吸入管接头。
68. 将上吸入管 (1) 放到下吸入管 (2) 上。
!G!201523021118|242|223!/G!
69. 安装空调吸入管接管板至空调吸入管的固定螺母
(1)。
紧固
将螺母紧固至 22 牛 米(16 磅力英尺)。
201523021117
201523021118
6-172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221013058971|243|223!/G!
70. 拆下空调吸入/ 排出管 (1) 端部和压缩机 (3) 端口
上的堵塞或盖子。
重要注意事项:空调 O 形密封圈必须干燥安装。 不要
润滑空调 O 形密封圈。
71. 将新的空调吸入/ 排出管 O 形密封圈 (2) 安装至
吸入管。
72. 将空调吸入/ 排出管路接管板 (1) 连接到空调压缩
机 (2) 上。
!G!201523021099|243|223!/G!
73. 安装吸入/ 排出管路接管板至空调压缩机的固定
螺母 (1)。
!G!201523021098|243|223!/G!
74. 连接空调压缩机电气连接器 (1)。
2221013058971
201523021099
201523021098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73
!G!201523021148|243|223!/G!
75. 连接空调压力传感器电气连接器 (1)。
!G!2221013058970|243|223!/G!
76. 安装线束 (2)。
77. 安装蓄电池远端正极接线柱至线束的固定螺栓
(1)。
紧固
将螺栓紧固至 15 牛 米(11 磅力英尺)。
!G!2221013058969|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确保蓄电池远端正极接线柱盖 (1) 上的
卡夹接合,以避免诱发卡嗒声故障。
78. 安装蓄电池远端正极接线柱盖 (1)。
201523021148
2221013058970
2221013058969
6-174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221013058968|243|223!/G!
79. 将车身搭铁电缆 (1) 放在气缸盖 (2) 上。
80. 安装车身搭铁电缆至气缸盖的固定螺栓 (3)。
紧固
将螺栓紧固至 10 牛 米(89 磅力英寸)。
!G!2221013058967|243|223!/G!
重要注意事项:倾听锁紧凸舌 (2) 是否有咔嗒声以确认
已装好。
81. 将发动机连接器 (3) 滑进车身线束连接器 (1) 以连
接。
!G!2221013058966|243|223!/G!
82. 将保护器 (1) 连接至发动机舱盖下车身电气中心
连接器基座上。
2221013058968
2221013058967
2221013058966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75
!G!2221013058963|243|223!/G!
83. 将发动机舱盖下车身电气中心上板 (1) 安装至发
动机舱盖下车身电气中心下板 (3)。
重要注意事项:发动机舱盖下车身电气中心上板至下板
的固定螺栓 (2),没有扭矩规格。 在紧固发动机舱盖下
车身电气中心上板至下板的固定螺栓 (2) 时,倾听是否
发出一声咔嗒声以确认正确安装。
84. 安装发动机舱盖下车身电气中心上板至下板的固
定螺栓 (2)。
!G!2221013058961|243|223!/G!
85. 将正极电缆 (2) 连接到发动机舱盖下车身电气中
心上板 (4) 。
86. 安装正极电缆至发动机舱盖下车身电气中心板的
固定螺母 (5)。
紧固
将螺母紧固至 10 牛 米 (89 磅力英寸)。
87. 安装正极电缆防护罩 (3)。
88. 安装发动机舱盖下车身电气中心 (BEC) 盖 (1)。
!G!2221013058956|243|223!/G!
89. 连接 56 针发动机线束至主线束的电气连接器
(1)。
90. 连接 2 针发动机线束至主线束的电气连接器 (2)。
2221013058963
2221013058961
2221013058956
6-176 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发动机
!G!2221013058955|243|223!/G!
91. 连接发动机控制模块电气连接器 (2)。
92. 转动发动机控制模块 (ECM) 电气连接器操纵杆
(1) 到锁止位置。
!G!2221013061930|243|223!/G!
93. 将真空软管 (3) 和真空制动助力器单向阀 (5) 连接
至真空制动助力器 (2) 上。
重要注意事项:确保真空软管 (3) 不扭绞。 必要时,按
压真空软管固定卡夹 (1) 并转动真空制动助力器单向阀
(5)。
94. 将真空软管 (3) 连接至隔板安装真空软管固定托
架 (4) 上。
!G!2221013034073|243|223!/G!
告诫:参见“告诫和注意事项”中的“安装软管时不
要扭曲或弯曲的特别注意事项”。
重要注意事项:在两处,倾听是否有咔嗒声以确认安
装。
95. 通过将软管推到加热器管 (2) 上,连接加热器软
管 (1) 快速连接接头 (3)。
2221013058955
2221013061930
2221013034073
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系统 - 3.0 升(LF1) 6-177
!G!2221013058947|243|223!/G!
96. 取下冷却系统软管和进口上的堵塞或盖子。
97. 将冷却液放气软管 (3) 安装至出水口壳体 (1) 。
98. 挤压冷却液放气软管固定卡箍 (4) 并将其放回在
冷却液放气软管 (3) 上的原始位置。
99. 将冷却液回收软管 (2) 连接至出水口壳体 (1) 上。
100. 安装散热器出口软管。 参见“发动机冷却系统”
中的“6.2.5.7 散热器出口软管的更换”。
101. 连接蓄电池搭铁电缆。 参见“发动机电气系统”
中的“6.3.5.1 蓄电池负极电缆的断开/ 连接程
序”。 10H0601019
102. 重新加注冷却系统。 参见“发动机冷却系统”中
的“6.2.5.1 排出和加注冷却系统”。
103. 安装进气管。 参见“6.4.5.49 空气滤清器进气管
的更换”。
104. 重新加注空调系统。 参见“暖风、通风与空调系
统”中的“1.1.3.2 制冷剂的回收和重新加注”。
105. 安装散热器进气导流板。 参见“车身前端”中的
“8.1.2.17 前导流板的更换”。
106. 安装发动机盖。 参见“6.1.5.9 进气岐管盖总成
的更换”。
107. 停用点火系统。
108. 起动发动机数次。 倾听是否有任何异常噪声或零
件卡滞的迹象。
109. 启用点火系统。
110. 起动发动机,倾听是否有异常噪声。
111. 检查车辆机油压力表并确认发动机具有可接受的
机油压力。
必要时,安装机油压力表并测量发动机机油压
力。
112. 以约 1,000 转/ 分的转速运行发动机,直到发动
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113. 倾听固定式液压间隙调节器 (SHLA) 、气门挺杆
是否有卡滞和其他异常噪音。
114. 在发动机运行时,检查燃油、机油和/ 或其他冷
却液是否泄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