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N·m
5.按规定加注,直至液位到达加油口塞孔的下部。
规定的分动器油:Dia Queen 限滑式差速器齿轮油
用量:0.8 L
6.安装新的垫圈,然后将加油口塞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32 ± 2 N·m
7.安装发动机舱底盖前部 B 总成。
B12. 检查后差速器是否漏油
(如果泄漏,则检查油位)
M6020302700124
检查漏油
目视或用手感觉差速器周边区域是否漏油。
注:如果没有检测到漏油,则需要进行油位检查。
检查油位
1.拆下加注口塞。
2.检查确认齿轮油液位低于加注口塞孔底部不超过 8 mm。
3.如果齿轮油液位不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则加注规定的齿轮油,液位在加注口塞底部的下面。
4.将加注口塞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49 ± 9 N·m
B13. 检查 AYC 差速器是否漏油
定的齿轮油,液位在加注口塞底部的下面。
4.将加注口塞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49 ± 10 N·m
扭矩分配机构零部件
检查机油泄漏
目视或用手感觉差速器周边区域是否漏油。
注:如果没有检测到漏油,则不需要进行油位检查。
检查油位
1.拆下加注口塞。
2.检查确认齿轮油液位低于加注口塞孔底部不超过 6 mm。
3.如果齿轮油液位不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则加注规定的齿轮油,液位低于加注口塞底部。
4.将加注口塞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49 ± 10 N·m
B14. 检查储油箱中的液位 <装配 ACD>
M6020301500138
1.拆下行李箱右侧的行李箱侧装饰件盖。
<不使用 M.U.T.-III>
如果车辆已运转,则将其置于常温(10 30°C)下 90 分钟或更长时间,以使储液罐内部压力下降。
注:如果环境温度小于等于 10°C,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使车辆怠速。
之间。
3.如果液位低于 MIN,则加注规定的油液。
规定的油液:Dia Queen ATF-SP III
4.安装行李箱侧装饰件盖。
B15. 更换后差速器中的齿轮油
M6020302800068
1.拆下加注口塞。
2.拆下放油螺栓,以排放齿轮油。
3.安装放油螺栓,然后将其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64 ± 4 N·m
4.加注规定的齿轮油,直至加注口塞孔的底部。
规定齿轮油:Dia Queen LSD 齿轮油
用量:0.55 ± 0.05 L
5.安装加注口塞,并将其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49 ± 9 N·m
B16. 更换 AYC 差速器中的齿轮油
M6020302200055
差速器机构零部件
1.拆下加注口塞。
2.拆下放油螺栓,以排放齿轮油。
3.安装放油螺栓,然后将其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32 ± 2 N·m
4.加注规定的齿轮油,直至加注口塞孔的底部。
规定齿轮油:Dia Queen LSD 齿轮油
用量:0.55 ± 0.02 L
5.安装加注口塞,并将其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49 ± 10 N·m
扭矩分配机构零部件
1.拆下加注口塞。
2.拆下放油螺栓,以排放齿轮油。
3.安装放油螺栓,然后将其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32 ± 2 N·m
4.加注规定的齿轮油,直至加注口塞孔的底部。
规定齿轮油:Dia Queen ATF-SP III
1.确认排气管没有妨碍到任何车身部件。
2.检查排气管是否被石块等物损坏。
3.起动发动机,检查排气管连接是否漏气。
车内操作
C1. 检查制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是否存在自由间隙
M6020400100639
制动踏板自由间隙
1.在发动机停止的情况下,踩下制动踏板 2~3 次,以释放制动助力器中的真空。 然后用手指按压制动踏板,检查在踏板变沉之前的踏板行程(间隙)是否在标准值以内。
标准值(D):3 8 mm
2.当制动踏板间隙不在标准值以内时,检查制动踏板与 U 形夹销之间的松动度、U 形夹销与助力器分离推杆之间的松动度、制动踏板高度和制动灯开关位置,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制动踏板和地板之间的间隙
1.卷起制动踏板下的地毯。
2.使用针或类似工具测量插图中的尺寸 E(从仪表板衬垫表面至仪表板的距离)。
3.起动发动机并用约 500 N 的力踩下制动踏板,并且测量图中的尺寸 F(踏板垫表面中心至仪表板衬垫表面的距离)。
4.确保步骤 2 和 3 中测量的尺寸 E 和 F 之和(制动踏板和地板之间的间隙)在标准值以内。
标准值(E+F):大于等于 85 mm
5.当间隙不在标准值以内时,检查制动管路中有无空气和盘式制动器衬垫的厚度,根据需要进行校正或更换。
6.复原制动踏板下面的地毯。
AC505506AFD
AC706067ABEE + FF
车内操作
定期检查与维护 2-27
离合器踏板的检查与调整
注:此离合器踏板总成由于其结构的原因不可进行调整。
1.测量离合器踏板的松度(A)。
标准值(A):小于等于 4 mm
2.如果离合器踏板松度不在标准值以内,则离合器踏板总成可能发生异常。 在这种情况下,检查离合器踏板总成,如有必要,则进行更换。
3.当离合器分离时,检查确认离合器踏板间隙(B)、高度(C)和离合器踏板和踏板限位块之间的间隙(D)在标准值以内。
标准值(B):4 9 mm
标准值(C):
<左舵> 110 116 mm
<右舵> 79.5 84 mm
标准值(D):
<左舵>大于等于 13.5 mm
<右舵>大于等于 11 mm
4.如果离合器分离时,离合器踏板间隙、高度和离合器踏板和踏板限位块之间的间隙不在标准值以内,则液压系统可能吸入空气,也可能离合器总泵或离合器分泵存在异常。 在这种情况下,放气或检查离合器总泵或离合器分泵,如有必要,则进行更换。
C2. 检查驻车制动杆行程和间隙
M6020400200603
用大约 200 N 的力拉驻车制动杆,然后计数槽口数。
标准值:3 5 个槽口
如果驻车制动杆行程不在标准范围内,则按以下所述进行调整:
3.拆下后制动盘调整孔塞。 然后插入平头螺丝起子,以将调节器转至箭头方向(以扩展护套),直至驻车制动蹄接触并且制动盘不再转动。 反方松开调节器 5 个槽口。
小心驻车制动杆槽口数应该在标准范围内。 如果槽口数过低,则可能导致后制动器拖滞。
4.通过转动调整螺母将驻车制动杆行程调至标准值。 调整以后,检查确认调整螺母和驻车制动杆之间没有自由间隙。
5.调整驻车制动杆行程以后,升起车辆后部。 松开驻车制动器,并且转动后轮,以确认后制动器没有拖滞。
6.安装地板控制台杯架。
C3. 更换空气净化器滤清器
M6020400300387
1.拆下杂物箱。
2.松开图示的两个凸耳,以更换空气净化器滤清器。
3.安装杂物箱。
车外操作
D1. 检查车轮定位
M6020500100573
调整装配 ASC 的车辆的前轮定位后,对 ASC-ECU 进行标定,以学习方向盘角度传感器中间点(参阅车间维修手册第 35 组)。
前轮定位
用定位仪在水平路面上测量车轮定位情况。 测量车轮定位之前,应将前悬架、转向系、车轮和轮胎维护至正常状态。
前束
标准值:0 ± 2 mm
1.通过松开波纹管卡夹和锁紧螺母,并且将左和右横拉杆套筒螺母转动相同的量(方向相反),以调整前束。
注:向车辆前部转动左侧套筒螺母以及向车辆后部转动右侧套筒螺母时,前束会发生改变。
2.安装波纹管卡夹并将锁紧螺母拧紧至规定力矩。
认转向角处于标准值。
标准值:
外倾、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
标准值:
注:* 表示左右车轮的差值必须小于 30'。
为防止车轮轴承受到损坏,切勿在松动驱动轴螺母时使车轮轴承承受车重。
注:对于装配铝制车轮的车辆,使用专用工具车轮定位仪安装件(MB991004)将外倾/主销后倾角/主销仪表安装到驱动轴上。 将专用工具拧紧至与驱动轴螺母相同的扭矩 160 ± 16 N·m。
注:外倾和主销后倾角都是在工厂中预设的,并且不可调整。
后轮定位
1.在进行车轮定位测量以前,将后悬架、车轮和轮胎调整至良好状态。
2.将车辆停在水平路面上,以测量车轮定位。
外倾
标准值: 1°00' ± 0°30'*
注:* 表示左右车轮的差值必须小于 30'。
注:对于装配铝制车轮的车辆,使用专用工具车轮定位仪安装件(MB991004)将外倾/主销后倾角/主销仪表安装到驱动轴上。 将专用工具拧紧至与驱动轴螺母相同的扭矩 160 ± 16 N·m。
如果外倾不在标准值范围内,则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调节。
1.转动下摆臂调节螺栓(外倾调节螺栓)以进行调整。
左轮:顺时针转动(+)外倾
右轮:顺时针转动(-)外倾
2.在调整外倾之后,应调节前束。
前束
标准值:3 ± 2 mm
如果前束不在标准值范围内,则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调节。
项目
规范
内侧车轮
33°10' ± 1°30'
外侧车轮
(供参考)
28°10'
项目
规范
外倾
1°00' ± 0°30'*
主销后倾角
4°25' ± 0°30'*
主销内倾角
13°50' ± 1°30'
要调节外倾。
左轮:顺时针转动(+)前束
右轮:顺时针转动(-)前束
D2. 检查前轮和后轮轴承是否存在间隙
M6020500900278
<前轮>
1.拆下制动钳总成、制动盘并用金属丝将其固定住,以防止跌落。
2.按图示方式放置千分表。沿轴向移动轮毂并测量轴向间隙。
限值:0.05 mm
3.如果间隙超过限值,则分解转向节总成,以检查每个部件。 如果车轮轴承发生故障,则进行更换。
<后轮>
1.拆下制动钳总成和制动盘。
用金属丝固定制动钳总成,以防止其跌落。
2.按图示方式放置千分表。沿轴向移动轮毂并测量松弛度。
2-31
D3. 检查制动软管和制动管路是否泄漏
M6020500300469
1.检查软管和管路的整个周长和长度。
2.检查所有夹子是否夹紧以及连接是否泄漏。
D4. 检查制动衬块和制动盘是否磨损
M6020500400682
1.通过制动钳体检查孔检查制动衬块的厚度。
标准值:
<前> 10.0 mm(15 英寸盘式制动器)
<前> 9.85 mm(18 英寸盘式制动器)
<后> 9.0 mm
限值:
4.如果制动盘厚度小于限值,则将其更换。
检查制动盘跳动
1.拆下制动器总成,然后用绳线将其固定。
2.临时用轮毂螺母安装制动盘。
3.在距离制动盘外圆周约 5 mm 处放置一个千分表,然后测量制动盘的跳动。
限值:
<前> 0.06 mm
<后> 0.08 mm
D5. 检查制动蹄衬片和制动鼓(制动盘中的制动鼓)是否磨损
M6020500500515
制动衬片厚度的检查
1.测量制动衬片磨损最严重位置的厚度。
标准值(A):2.8 mm
限值(A):1.0 mm
2.如果制动衬片厚度小于限值,则作为车桥套件更换制动蹄和衬片总成。
制动盘内径的检查
1.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置处测量制动盘内径。
标准值(A):190.0 mm
限值(A):191.0 mm
2.当内径超过限值或者制动盘磨损不均匀时,更换制动盘。
项目
制动盘厚度
限值
前
15 英寸盘式制动器
24.0 mm
22.4 mm
18 英寸盘式制动器
32.0 mm
30.0 mm
后
15 英寸盘式制动器
18.0 mm
16.4 mm
17 英寸盘式制动器
22.0 mm
20.0 mm
ACX00669AF
ACX00708AAE
ACX00709AAD
发动机暖机后的操作
定期检查与维护 2-33
D6. 检查燃油软管和管路是否泄漏或老化
M6020500600471
1.检查软管和管的整个周长及长度。
2.检查所有夹子是否夹紧以及连接是否泄漏。
发动机暖机后的操作
E1. 更换发动机油
M6020600301038
1.起动发动机并使其暖机,直至冷却液温度达到 80 °C~90 °C。
由于发动机油较热,操作时一定要小心。
2.拆下发动机油加油口盖。
3.拆下发动机舱底盖延长部分。
4.拆下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栓,以排放发动机油。
5.安装新的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栓垫圈,使其朝向图示方向,然后将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栓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39 ± 5 N·m
6.重新添加规定量的发动机油。
规定的发动机油
· ACEA 等级:A1/B1、A3/B3、A3/B4 或
A5/B5
9.停止发动机并检查油位。
10.安装发动机舱底盖延长部分。
E2. 更换机油滤清器
M6020600400623
1.起动发动机并使其暖机,直至冷却液温度达到 80 °C~90 °C。
由于发动机油较热,操作时一定要小心。
2.拆下发动机油加油口盖。
3.拆下发动机舱底盖延长部分。
4.拆下发动机油底壳以排放机油。
5.使用专用工具机油滤清器扳手(MB991610)拆下机油滤清器。
6.清洁滤清器支架侧面安装面。
7.在新机油滤清器的 O 形圈上涂抹少量的发动机油。
机油滤清器编号:MD356000
8.机油滤清器的 O 形圈一旦接触到法兰,即使用专用工具机油滤清器扳手(MB991610)拧紧至规定力矩。
拧紧扭矩:约 3/4 圈(14 ± 2 N·m)
9.安装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栓,然后重新加注发动机油。
10.运转发动机几次,检查确保机油滤清器的安装部位没有机油泄漏。
11.安装发动机舱底盖延长部分。
注:点火正时在
±7°的范围内波动。 这很正常。
注:海拔更高时,点火正时会比标准值提前约 5°。
注:发动机起动后等待约 1 分钟,然后在发动机稳定运转的情况下检查点火正时。
6.检查怠速转速。
标准值:700 ± 100 r/min
注:怠速转速由怠速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注:使用 M.U.T.-III 时,选择项目编号 2 并读取怠速转速。
7.如果怠速转速不在标准值范围内,则检查 MPI 系统(参阅车间维修手册第 13 组 故障排除)。
8.拆下正时灯。
9.将点火开关转至“LOCK”(OFF)位置,然后断开 M.U.T.-III。
E4. 检查 CO 浓度
M6020601000413
1.检查之前,使车辆处于检查前状态。
2.将点火开关转至“LOCK”(OFF)位置,然后将 M.U.T.-III 连接到诊断插接器上。
3.将正时灯置于 1 号点火线圈的 4 号端子供电线(白色-绿色)上。
4.起动发动机,并使其怠速运转。
5.检查确认点火正时为标准值。
标准值:约为上死点前 10°
注:点火正时在±7°的范围内波动。 这很正常。
注:海拔更高时,点火正时会比标准值提前约 5°。
注:发动机起动后等待约 1 分钟,然后在发动机稳定运转的情况下检查点火正时。
6.以 2,000 3,000 r/min 的速度运行发动机 2 分钟。
7.调节 CO、HC 测试仪。
8.检查怠速时的 CO 浓度和 HC 浓度。
M6020700200507
驾驶车辆并且检查状况。
1.检查方向盘的自由间隙。
2.检查行车制动器和驻车制动系统的效率。
3.检查发动机的驱动性能。
4.检查仪表、指示灯、车外灯、加热器和通风装置的状况。
5.检查各部件是否存在异常噪声。
6.检查轮胎是否磨损以及空气压力是否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