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枢的检查与测试
1. 拆下起动机(参见第4-10 页)。
2.在本程序开始时,如图所示拆解起动机。
3.通过接触永久磁铁检查电枢是否磨损或损坏。如有磨损
或损坏,则更换电枢。
4.检查换向器(A) 表面。如果表面污脏或烧蚀,则在以下
规格内用金钢砂布或车床重新修整表面,或者用#500
或#600 的砂纸(B) 重新修复。
5.检查换向器直径。如果测得直径在使用极限以下,则更
换电枢。
换向器直径
标准(新):28.0 mm (1.10 in.)
维修极限: 27.0 mm (1.06 in.)
6.测量换向器(A) 的径向跳动量。
• 如果换向器的径向跳动量在使用极限内,则检查换向
器整流片之间是否有碳屑或黄铜碎片。
• 如果换向器径向跳动量不在使用极限内,则更换电枢。
换向器径向跳动量
标准(新):最大0.02 mm (0.001 in.)
维修极限: 0.05 mm (0.002 in.)
A
B
A
62TM020W-1.book Page 14 Monday, December 1, 2008 2:33 PM
4-15
7. 检查云母深度(A)。如果云母过高(B),则用钢锯条将云
母凹槽切至适当的深度。切除换向器整流片之间的所有
云母(C)。凹槽不能太浅、太窄或呈V 形(D)。
换向器云母深度
标准(新): 0.50–0.80 mm
(0.020 –0.031 in.)
维修极限: 0.2 mm (0.008 in.)
8.检查换向器整流片之间是否导通。如果任何整流片之间
断路,则更换电枢。
9.将电枢(A) 放在一个电枢测试器(B) 上。将钢锯条(C) 放
在电枢芯上。当电枢芯转动时,如果锯条被吸引或振
动,则电枢短路。更换电枢。
10. 使用欧姆表检查换向器(A) 与电枢线圈芯(B) 之间以及
换向器与电枢轴(C) 之间是否导通。如果导通,则更换
电枢。
A
B
C
D
A
B
C
B
A
C
(续)
62TM020W-1.book Page 15 Monday, December 1, 2008 2:33 PM
起动系统
4-16
起动机大修(续)
起动机电刷的检查
11. 测量电刷的长度。如果不在维修极限内,则更换电刷架
总成。
电刷长度
标准(新):14.0–14.5 mm (0.55–0.57 in.)
维修极限: 9.0 mm (0.35 in.)
起动机励磁绕组测试
12. 检查电刷(A) 之间是否导通。如果不导通,则更换电枢
壳体(B)。
13. 检查每个电刷和电枢壳体之间是否导通。如果导通,则
更换电枢壳体。
起动机电刷架的测试
14. 检查(+) 电刷架(A) 与() 电刷架(B) 之间是否导通。如
果导通,则更换电刷架总成。
电刷弹簧检查
15. 将电刷(A) 插入电刷架内,并使电刷与换向器接触,然
后将弹簧秤(B) 放在弹簧(C) 上。当弹簧提起电刷时测量
弹簧拉力。
弹簧拉力: 13.7–17.7 N
(1.40–1.80 kgf, 3.09–3.97 lbf)
A
B
A
B
A
B
A
B
C
62TM020W-1.book Page 16 Monday, December 1, 2008 2:33 PM
4-17
超速离合器检查
16. 沿轴滑动超速离合器(A)。如果不能平稳地滑动,则将其
更换。
17. 固定主动齿轮(B),按图示方向转动超越离合器,确保其
自由转动。同时确保超速离合器在相反方向锁止。如果
不能在任一个方向锁止或从两个方向都锁止,则将其更
换。
18. 如果起动机主动齿轮磨损或损坏,则更换超速离合器总
成;齿轮不能单独更换。检查飞轮齿圈或变矩器齿圈的
工作状况,以确定起动机主动齿轮轮齿是否损坏。
起动机重新组装
19. 用螺丝刀撬起每个电刷弹簧后,将电刷半拉离电刷架,
松开弹簧使其保持在此处。
注意:为了放置新电刷,在换向器与每个电刷之间滑入
一条#500 或者#600 砂纸,砂面朝上,然后平稳地旋转
电枢。电刷的接触面将被打磨成与换向器相同的轮廓。
20. 在壳体内安装电枢,并安装电刷架。然后,再次撬动每
个电刷弹簧,并将电刷推下直至固定在换向器上,然后
松开电刷端的弹簧。
21. 安装起动机端盖以固定电刷架。
B
A
62TM020W-1.book Page 17 Monday, December 1, 2008 2:33 PM
点火正时检查
1. 将本田诊断系统(HDS) 连接到数据插接器(DLC) 上(参
见第11-9 页的步骤2)。
2.将点火开关转至ON (II) 位置。
3.确保HDS 与车辆和PCM 通信。如果不能进行通信,
对DLC 电路进行故障排除(参见第11-174 页)。
4.起动发动机。无负载(在P 或N 位置)时,将发动机转
速保持为3,000 转/ 分,直至散热器风扇运转,然后使
其怠速。
5.检查怠速转速(参见第11-262 页)。
6.使用HDS 选择“SCS”模式。
7. 将正时灯连接到1 号点火线圈线束上。
8.将正时灯对准凸轮链条箱上的指针(A)。在无负载的情
况下(大灯、鼓风机风扇、后窗除雾器和空调全部关闭)
检查点火正时。
9.如果点火正时与规格不同,检查凸轮轴正时情况。如果
凸轮轴正时正常,若动力系统控制单元(PCM) 软件版本
不是最新,则将其更新(参见第11-197 页),或者用已
知良好的PCM 替换(参见第11-13 页),然后重新检
查。如果系统工作正常,且PCM 已经替换,则更换原安装
1. 断开点火线圈插接器(A),然后拆下点火线圈(B)。
2.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点火线圈。
6 x 1.0 mm
12 N·m
(1.2 kgf·m, 8.7 lbf·ft)
A
B
62TM020W-1.book Page 20 Monday, December 1, 2008 2:33 PM
4-21
火花塞检查
1. 拆下火花塞并检查电极与陶瓷绝缘体。
• 电极烧蚀或烧损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点火正时提前
– 火花塞松动
– 火花塞热量程过高
– 冷却不足
• 火花塞脏污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点火正时延迟
– 燃烧室中的机油
– 火花塞间隙不当
– 过冷型的火花塞
– 怠速过高/ 低速运行
– 空气滤清器芯阻塞
– 点火线圈受损
2.如果火花塞电极脏污或受到污染,用火花塞清洁器清洁
电极。
注意:
• 切勿使用钢丝刷或刮擦铱电极,因为这将损坏电极。
• 使用喷砂型火花塞清洁器时,清洁时间切勿超过20 秒
钟以免损坏电极。
3.不要调整铱金型火花塞的间隙(A),如果间隙与规定不
符,则更换火花塞。
电极间隙
标准(新):1.0–1.1 mm (0.039–0.043 in.)
4.当电极中心变圆时(A),更换达到规定工作时间的火花
塞。只允许使用下列火花塞。
火花塞
NGK: IZFR6K-11S
5.在火花塞螺纹上涂抹少量防粘剂,并将火花塞拧入气缸
盖,用手指拧紧。然后将其紧固至25 N·m (2.5 kgf·m,
症状故障排除索引
症状诊断程序并检查
点火开关置于ON (II) 位
置,充电指示灯不点亮
对充电系统指示灯电路进行故障排除(参见第4-25 页)。
充电系统指示灯始终点亮1. 检查是否显示PGM-FI DTC (参见第11-9 页)。
2. 检查传动皮带自动张紧器(参见第4-31 页)。
3. 检查传动皮带是否有裂纹(参见第4-30 页)。
4. 对充电系统指示灯电路进行故障排除(参见第4-25 页)。
蓄电池放电1. 检查蓄电池端子是否连接不良。
2. 测试蓄电池(参见第22-35 页)。
3. 检查传动皮带自动张紧器(参见第4-31 页)。
4. 检查传动皮带是否有裂纹(参见第4-30 页)。
5. 检查寄生电流消耗是否过大。
6. 对交流发电机和调节器电路进行故障排除(参见第4-27 页)。
蓄电池过度充电1. 测试蓄电池(参见第22-35 页)。
2. 对交流发电机和调节器电路进行故障排除(参见第4-27 页)。
至ON (II) 位置。
充电系统指示灯是否点亮?
是– 转至步骤2。
否– 转至步骤14。
2.起动发动机。将发动机转速保持为2,000 转/ 分并持续
1 分钟。
充电系统指示灯是否熄灭?
是– 充电系统指示灯电路正常。转至交流发电机和调节
器电路故障排除(参见第4-27 页)。
否– 转至步骤3。
3.执行仪表控制单元自诊断功能程序,参考维修手册
P/N 62TM000B (参见第22-248 页)。
充电系统指示灯是否闪烁?
是– 转至步骤4。
否– 更换仪表控制单元。
4.将点火开关转至LOCK (0) 位置。
5.断开交流发电机4 针插接器。
6.将点火开关转至ON (II) 位置。
注意:充电系统指示灯可能点亮然后熄灭。
充电系统指示灯是否熄灭?
是– 更换交流发电机(参见第4-33 页)或修理交流发
电机(参见第4-35 页)。
否– 转至步骤7。
7. 将点火开关转至LOCK (0) 位置。
8.将本田诊断系统(HDS) 连接到数据插接器(DLC) 上(参
见第11-9 页的步骤2)。
9.将点火开关转至ON (II) 位置。
10. 确保HDS 与车辆和PCM 通信。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对
DLC 电路进行故障排除(参见第11-174 页)。
11. 将SCS 线路跳接至HDS,然后将点火开关转至
LOCK (0) 位置。
注意:必须执行该步骤以防止损坏动力系统控制单元
(PCM)。
12. 断开PCM 插接器B (49 针)。
13. 检查PCM 插接器端子B46 和车身搭铁之间是否导通。
是否导通?
是– 修理交流发电机与PCM (B46) 之间线束的短路。
否– 如果PCM 软件版本不是最新(参见第11-197 页),
则将其更新(参见第11-197 页),或者用已知良好的
充电系统指示灯电路故障排除(续)
14. 执行仪表控制单元自诊断功能程序,参考维修手册
P/N 62TM000B (参见第22-248 页)。
充电系统指示灯是否闪烁?
是– 转至步骤15。
否– 更换仪表控制单元。
15. 将点火开关转至LOCK (0) 位置。
16. 断开交流发电机4 针插接器。
17. 用跨接线将交流发电机4 针插接器3 号端子连接到车身
搭铁上。
18. 将点火开关转至ON (II) 位置。
充电系统指示灯是否点亮?
是– 更换交流发电机(参见第4-33 页)或修理交流发
电机(参见第4-35 页)。
否– 转至步骤19。
19. 将本田诊断系统(HDS) 连接到数据插接器(DLC) 上(参
见第11-9 页的步骤2)。
20. 将点火开关转至ON (II) 位置。
21. 确保HDS 与车辆和PCM 通信。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对
DLC 电路进行故障排除(参见第11-174 页)。
22. 将SCS 线路跳接至HDS,然后将点火开关转至
LOCK (0) 位置。
注意:必须执行该步骤以防止损坏PCM。
23. 断开PCM 插接器B (49 针)。
24. 检查PCM 插接器端子B46 和车身搭铁之间是否导通。
是否导通?
是– 如果PCM 软件版本不是最新,则将其更新(参见
第11-197 页),或者用已知良好的PCM 替换(参见
第11-13 页),然后重新检查。换上已知良好的PCM后,
交流发电机和调节器电路故障排除
1. 确保蓄电池充足电(参见第22-35 页)。
2.连接以下设备:
• 电流表, 0–400 A
• 电压表, 0–20 V (精度在0.1 V 内)
3.起动发动机。无负载(换档杆置于驻车档或空档)时,
将发动机转速保持为3,000 转/ 分,直至散热器风扇运
转,然后使其怠速运转。
4.将发动机转速增加至2,000 转/ 分,并保持转速。
5.打开大灯(远光)并测量交流发电机端子电压。
电压是否在13.9 和15.1 V 之间?
是– 转至步骤6。
否– 更换交流发电机(参见第4-33 页)或修理交流发
电机(参见第4-35 页)。
6.读取13.5 V 时的电流读数。
注意:打开鼓风机电机、后窗除雾器、制动灯等,调节
电压。
电流是否为87.5 A 或更大?
是– 充电系统正常。转至交流发电机控制电路故障排除
(参见第4-28 页)。
否– 更换交流发电机(参见第4-33 页)或修理交流发
电机(参见第4-35 页)。
62TM020W-1.book Page 27 Monday, December 1, 2008 2:33 PM
充电系统
4-28
交流发电机控制电路故障排除
1. 将本田诊断系统(HDS) 连接到数据插接器(DLC) 上(参
见第11-9 页的步骤2)。
2.将点火开关转至ON (II) 位置。
3.确保HDS 与车辆和PCM 通信。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对
DLC 电路进行故障排除(参见第11-174 页)。
4.检查是否显示DTC(参见第11-9 页)。如果DTC 出现,
则在继续测试前对故障原因进行诊断和修理。
5.将交流发电机4 针插接器从交流发电机上断开。
6.起动发动机,并打开大灯至远光。
7. 测量交流发电机4 针插接器2 号端子与蓄电池正极端子
之间的电压。
是否为1 V 或更低?
是– 转至步骤11。
否– 转至步骤8。
8.将SCS 线路跳接至HDS,然后将点火开关转至
LOCK (0) 位置。
注意:必须执行该步骤以防止损坏动力系统控制单元
(PCM)。
9.断开PCM 插接器B (49 针)。
10. 检查PCM 插接器端子B45 和车身搭铁之间是否导通。
是否导通?
是– 修理交流发电机与PCM 之间线束的短路。
否– 如果PCM 软件版本不是最新(参见第11-197 页),
则将其更新(参见第11-197 页),或者用已知良好的
PCM 替换(参见第11-13 页),然后重新检查。换上已
知良好的PCM 后,如果症状/ 指示消失,则更换原来的
PCM (参见第11-198 页)。
11. 将SCS 线路跳接至HDS,然后将点火开关转至
LOCK (0) 位置。
注意:必须执行该步骤以防止损坏动力系统控制单元
(PCM)。
12. 断开PCM 插接器B (49 针)。
|